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6)
2023(4592)
2022(3695)
2021(3703)
2020(2895)
2019(6658)
2018(6907)
2017(10469)
2016(7368)
2015(8332)
2014(8832)
2013(7632)
2012(7045)
2011(6565)
2010(6846)
2009(5877)
2008(5658)
2007(5358)
2006(4822)
2005(4415)
作者
(20069)
(16569)
(16503)
(15846)
(10375)
(7891)
(7679)
(6660)
(6469)
(6088)
(5659)
(5585)
(5472)
(5415)
(5380)
(5238)
(5224)
(5009)
(4984)
(4680)
(4557)
(4370)
(4041)
(3978)
(3935)
(3889)
(3649)
(3578)
(3569)
(3466)
学科
教育(19629)
(13122)
经济(13094)
管理(12182)
中国(12129)
(8642)
(8467)
理论(8205)
教学(7037)
(6295)
企业(6295)
(5460)
(5356)
(5012)
(4363)
(4363)
发展(3903)
(3779)
研究(3714)
技术(3644)
高等(3564)
学法(3522)
教学法(3522)
思想(3500)
(3485)
(3470)
银行(3446)
政治(3396)
地方(3371)
(3359)
机构
大学(91809)
学院(87681)
研究(38873)
教育(28541)
科学(25051)
(23170)
师范(22923)
(22651)
中国(22224)
管理(22127)
(21637)
(20886)
经济(20642)
研究所(19193)
师范大学(18799)
(18537)
理学(18060)
理学院(17677)
技术(17206)
管理学(16990)
(16876)
管理学院(16799)
中心(15969)
北京(15248)
(14703)
农业(14692)
职业(14637)
业大(14436)
(12688)
(12222)
基金
项目(55822)
研究(46381)
科学(42837)
基金(33880)
(30785)
国家(30346)
教育(29922)
(24751)
社会(23973)
(23366)
科学基金(23055)
社会科(22155)
社会科学(22151)
编号(22010)
成果(21564)
课题(19968)
(16795)
基金项目(16576)
重点(14808)
自然(13875)
资助(13665)
(13511)
自然科(13505)
自然科学(13497)
规划(13434)
自然科学基金(13215)
(13199)
项目编号(12920)
(12685)
(12632)
期刊
教育(49271)
研究(37078)
中国(32636)
(27754)
经济(27754)
学报(18518)
(16648)
大学(14292)
科学(14049)
职业(12648)
技术(11807)
学学(11762)
农业(11068)
(9785)
技术教育(8260)
职业技术(8260)
职业技术教育(8260)
管理(8028)
(6498)
论坛(6498)
高等(5825)
(5692)
金融(5692)
(5603)
成人(5444)
成人教育(5444)
(5421)
图书(5141)
业大(5127)
高等教育(5051)
共检索到15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李艳莉  
教育身体史是专门研究历史上教育参与者因教育乃至时代、社会环境影响下"身体"的生成与改变及其"身体"变化对教育、社会、时代产生何种影响的新领域,是身体史、身体哲学等在教育史研究的综合性应用和发展。教育身体史以对教育参与者的生命关怀为精神内核,紧扣教育参与者的生命、生存、生活的研究诉求和主旨;以教育参与者"身体"关注其真实的生命体验,进而分析其中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主体身心的影响和主体主动调适与生成,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生存、实践、主体性的坚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斌贤等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撰文认为,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割孤立到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反映在民族国家内部教育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教育生活史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的情境下,以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体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它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升华。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教育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史料、研究方法还是学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教育生活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因素。教育生活中所流淌的人生感悟,历来受到教育亲历者的重视。教育生活史研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融合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突出表现在它的"鲜活的微观世界",在一个"跨界"的视野上,去窥视教育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浪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在教育学一百多年的发展中,教育学者们一直在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求索。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活动是人们在比较、鉴别、协调、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因此,教育学不应追求那种现实中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而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活动。这种价值选择有多种价值取向,为此,教育学注定会成为一个边界不断扩大的专门化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实际上,多学科的话语已经体现了教育学知识体系正在向开放的和多元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教育政策正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对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课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王晨  
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割孤立到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反映在民族国家内部教育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的不断强化。教育史研究应深刻反映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以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观念重新阐释教育的历史进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英美两国教育史学同属一个学术传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修正派教育史学的兴起,两国的教育史研究趋于成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美国教育史学界热衷于争论教育史研究的范围,批评、颠覆之风十分盛行;英国教育史学家则侧重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英国教育史学的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式的;另外,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都强调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但在具体研究中,英国教育史学比美国的更富有洞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斌贤  
近三十多年来探讨教育史学科重建的成效不彰,其关键原因在于忽视对教育史学科本体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梳理部分教育史教材和专题研究成果发现,受正统教育理论和线性历史现的双重影响,教育史学科将视野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变迁,导致研究领域狭窄和对教育史本质的曲解,从而使教育史学科陷于困境;主张更新对教育史本质的认识,强调作为教育史学科研究对象的教育史是过去一切时代人类所开展的社会化活动及其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受微观史学、心态史学、人类学等影响,20世纪70、80年代新叙事史学产生。新叙事史学有着与传统叙事史学、科学化史学以及新史学不同的特点。它更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意义,注重微观的历史叙事,重视研究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历史研究中,叙事有着独特的价值。叙事有利于人的身份建构,知识的合法性来自叙事,历史需要通过叙事来表现。新叙事史学对教育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在于,加深对人受教育过程的理解,促进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升研究者的反省意识。教育史研究者运用历史叙事时,应关注历史中"人"的生存境遇,进行差异叙事与批判性的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读《美国教育史》●任钟印1978年以来,外国教育史研究工作取得了迅猛发展。教材的编写,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多卷本的外国教育家系列研究的出版和多卷本的外国教育通史、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基础工程——史料建设都成绩斐然。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队伍正壮大起来,一批硕士、...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正>詹姆斯·鲍温著张斌贤领衔翻译、审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出版《西方教育史》是澳大利亚著名思想史、教育史学者詹姆斯·鲍温最为重要的著作。《西方教育史》“古代世界”卷重点梳理了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1世纪中叶古代东方国家和古希腊、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中期的文化与教育演变。“欧洲文明”卷着重讨论了中世纪早期到近代早期欧洲教育的变迁。“现代西欧与新世界”卷聚焦19世纪至20世纪70年代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教育演化过程展开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喻永庆  孟立军  
我国民族教育史研究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后,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期间,一大批有关民族教育史研究成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民族教育史研究的繁荣。然而,在繁荣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推动民族教育史研究工作,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加快民族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在学科性质、功能与价值、历史分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鶄  
新媒介的横空出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也开始正视媒介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力度,触及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也剧烈改变了音乐教育的学理结构。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生的结构性联合中,新媒介技术完成了对音乐"技艺"的祛魅,呼唤着媒介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统一;完成了对音乐教育方法的"去中心化",要求建立一种无中心、无权威的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完成了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去审美化",要求建立以反思性实践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范式。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该成为当下和未来音乐教育的学理生长的逻辑起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袁利平  
范式一般具有聚焦、筛选、规范等作用,因而学科发展与范式转换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学科发展在重要的转折时期,都需要实现范式的转换。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方法论等基本构件。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转换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在当前的任务之一,必须关注于元研究、方法论、学科意识和本体论等方面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