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4)
- 2023(15792)
- 2022(13103)
- 2021(12319)
- 2020(10136)
- 2019(23070)
- 2018(22745)
- 2017(41819)
- 2016(22976)
- 2015(25833)
- 2014(25244)
- 2013(23660)
- 2012(21690)
- 2011(19622)
- 2010(19589)
- 2009(17400)
- 2008(16659)
- 2007(14708)
- 2006(12753)
- 2005(11074)
- 学科
- 济(86290)
- 经济(86220)
- 管理(65009)
- 业(61012)
- 企(49939)
- 企业(49939)
- 方法(34079)
- 中国(31275)
- 数学(29471)
- 数学方法(29034)
- 农(24444)
- 地方(23335)
- 教育(22587)
- 技术(21584)
- 业经(21020)
- 财(19884)
- 理论(17234)
- 农业(16871)
- 学(16405)
- 发(15372)
- 制(14885)
- 贸(14369)
- 贸易(14354)
- 银(14252)
- 银行(14235)
- 环境(14117)
- 和(14026)
- 融(13861)
- 金融(13860)
- 易(13856)
- 机构
- 大学(302391)
- 学院(299749)
- 济(117974)
- 管理(115814)
- 经济(115400)
- 研究(100831)
- 理学(99581)
- 理学院(98475)
- 管理学(96736)
- 管理学院(96133)
- 中国(72042)
- 京(64399)
- 科学(58824)
- 财(53542)
- 范(49676)
- 师范(49326)
- 所(47639)
- 中心(46951)
- 江(46389)
- 研究所(43141)
- 财经(42158)
- 农(41614)
- 北京(40954)
- 业大(39847)
- 师范大学(39703)
- 教育(38877)
- 经(38457)
- 州(37438)
- 院(37065)
- 经济学(35527)
- 基金
- 项目(204020)
- 科学(164252)
- 研究(159862)
- 基金(144582)
- 家(123413)
- 国家(122188)
- 科学基金(107093)
- 社会(101210)
- 社会科(95913)
- 社会科学(95893)
- 省(83091)
- 教育(80140)
- 基金项目(76368)
- 划(70012)
- 编号(67115)
- 自然(65805)
- 自然科(64283)
- 自然科学(64268)
- 自然科学基金(63120)
- 资助(56602)
- 成果(55600)
- 发(49160)
- 课题(48726)
- 创(47432)
- 重点(46682)
- 部(46116)
- 创新(43413)
- 国家社会(41095)
- 项目编号(41079)
- 教育部(40870)
- 期刊
- 济(129857)
- 经济(129857)
- 研究(95659)
- 中国(72537)
- 教育(66482)
- 管理(44953)
- 财(41239)
- 学报(38845)
- 科学(38238)
- 农(37602)
- 大学(32153)
- 技术(31874)
- 学学(27775)
- 农业(26500)
- 融(26098)
- 金融(26098)
- 业经(23408)
- 经济研究(20366)
- 财经(20252)
- 图书(18760)
- 经(17622)
- 职业(16857)
- 问题(16348)
- 坛(15502)
- 论坛(15502)
- 科技(15339)
- 业(14676)
- 技术经济(14561)
- 发(14428)
- 书馆(13356)
共检索到459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宏伟 钟粤俊
本文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政策,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对高校创新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合并显著提高了高校创新研发产出,且部属院校所受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高校合并通过影响科研经费投入、学科发展水平和基础研发能力进而增加创新研发产出。进一步讨论发现,规模依赖和互补类型的高校合并对创新研发的影响效应更大。本文对于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高校创新研发潜能和建设“双一流”高校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校合并 创新研发 教育资源再配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梓睿
产业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地级市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再配置效率角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实施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来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等不同会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提升产业政策实施的质量效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不同产业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重点产业政策和一般产业政策的协同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翔 陈仲常
使用中国省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数据的分析在总体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也揭示了技术创新发挥影响的区域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雪 刘佐菁 徐勇 林琛尧
基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视角,通过分析黄埔区引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广州黄埔区政府主导引进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提出进一步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二震 蒋佩晔
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技术具有外溢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通过开辟知识的跨国流动途径加速国际知识交流,增加本国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价格信号影响人力资源在传统工业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之间的流动,并对人力资本投资发生作用。这种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及投资行为最终会对长期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贸易 技术外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奕俊 王建初
为克服职教主流发展模式的弊端,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探索优化资源配置的职教新模式,主要包括职教园区模式、职教集团模式、行业协会模式、定岗双元模式和城校互动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这些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创新职教发展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三点:探寻不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发挥政府部门在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资源配置优化 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黎绍凯 朱卫平 刘东
高铁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交通网络体系,这对地区经济时空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采用2000-2016年地级市辖区数据构建"反事实"框架下的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开通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净效应。结果发现,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地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高级化进程,且东、中部地区高铁开通的净效应显著,西部地区却不明显,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进一步从资源再配置视角检验高铁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加速了地区劳动力流通和资本积累,并且高铁建设主要通过提升资本和劳动力再配置效应来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转化。同时劳动力和资本再配置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即东、中部地区劳动力和资本再配置效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具有潜在的"俱乐部收敛"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春杨 许浩楠
基于2009~2015年我国省域创新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研发资源配置及其溢出效应对企业创新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地理集中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空间依赖程度却不断增强。大学研究经费的集聚对促进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备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的创新产出。但是,"产学"合作无论是在区域内还是在区域间,对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大学研发经费集聚对工业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提出了合理配置大学研发资源及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研发 知识溢出 企业创新 资源配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涵月 孙慧 王慧 辛龙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以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政策(两控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三重差分法从企业间和企业内两个层面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提高了控制区内重点治理行业的总生产率水平,但是并非通过创新补偿发生,而是通过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并且加强环境监管力度能使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再配置的作用。微观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两控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滞后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两控区政策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的市场退出概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补贴收入向高生产率企业再配置,扩大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了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还发现,两控区政策提高了非控制区重点治理行业的市场进入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涵月 孙慧 王慧 辛龙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以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政策(两控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三重差分法从企业间和企业内两个层面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提高了控制区内重点治理行业的总生产率水平,但是并非通过创新补偿发生,而是通过优化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并且加强环境监管力度能使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源再配置的作用。微观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两控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滞后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两控区政策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的市场退出概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补贴收入向高生产率企业再配置,扩大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了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还发现,两控区政策提高了非控制区重点治理行业的市场进入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鹰飞 王毓媛 李苑菲
本文以高校划转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高校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中国高等教育择优支持策略对高校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择优支持策略提高了重点建设高校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提升了其技术创新原创度和通用度。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是择优支持促进重点建设高校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受支持高校能够借此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择优支持策略对与地方技术结构相近高校的影响相对较弱,财政性研发资助能增进择优支持对重点建设高校发明专利占比的影响。本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政策如何重置教育资源并影响高校技术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择优支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高校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鹰飞 王毓媛 李苑菲
本文以高校划转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基于高校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中国高等教育择优支持策略对高校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择优支持策略提高了重点建设高校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提升了其技术创新原创度和通用度。高等教育资源再配置是择优支持促进重点建设高校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受支持高校能够借此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择优支持策略对与地方技术结构相近高校的影响相对较弱,财政性研发资助能增进择优支持对重点建设高校发明专利占比的影响。本研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政策如何重置教育资源并影响高校技术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择优支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高校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研发创新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研究与开发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收益回报周期长特点,使其高度依赖于外部融资,因而需要金融市场有效发挥要素配置功能。有效率的金融市场是影响研发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和中国省级宏观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化对地区自主研发创新的影响,是一个新尝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通过改善外部融资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地区研发创新水平,平均而言,正规金融融资便利化程度提高1个标准差,人均专利申请量和人均专利批准量分别提高19.23%和16.39%;民间金融便利化程度提高1个标准差,人均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研发 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同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慧娟 兰宗敏
基于地理邻接、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人口流动权重矩阵,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了高校资源配置对城市创新的影响,识别出高校资源影响创新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在地级市尺度下,高校资源集聚在带动本地城市创新的同时,通过空间溢出机制抑制了周边城市创新。高校资源配置对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人口流动空间传导路径下存在显著差异。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高校发展对区域创新影响的“直接效应”在空间上呈现出典型的“梯度”特征。占据枢纽地位城市的高校资源集聚将对周边地区创新要素产生极大“虹吸效应”,进而抑制全国整体创新涌现。未来对于偏向枢纽城市的高校资源配置政策应保持审慎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