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3)
2023(16684)
2022(14361)
2021(13370)
2020(11109)
2019(25862)
2018(25456)
2017(47979)
2016(26615)
2015(29867)
2014(29934)
2013(28659)
2012(26314)
2011(23437)
2010(23181)
2009(20604)
2008(19829)
2007(17016)
2006(14620)
2005(12383)
作者
(72155)
(59908)
(59379)
(56919)
(38193)
(28748)
(27220)
(23606)
(22957)
(21299)
(20622)
(20007)
(18719)
(18716)
(18702)
(18099)
(18083)
(17826)
(17191)
(17148)
(14790)
(14720)
(14338)
(13710)
(13374)
(13347)
(13190)
(13172)
(11933)
(11870)
学科
(101889)
经济(101786)
管理(72411)
(68421)
(55170)
企业(55170)
方法(51376)
数学(45854)
数学方法(45256)
中国(30038)
(28462)
(28359)
教育(23001)
地方(22960)
业经(22246)
(21659)
农业(19781)
理论(18611)
(17381)
贸易(17370)
(16995)
财务(16922)
财务管理(16884)
技术(16834)
(16810)
企业财务(16046)
(15727)
环境(15428)
(14755)
(13284)
机构
大学(363625)
学院(359142)
管理(143003)
(138548)
经济(135482)
理学(125686)
理学院(124276)
管理学(121906)
管理学院(121244)
研究(116927)
中国(81259)
(77148)
科学(72343)
(62637)
(56421)
(55187)
师范(54782)
中心(53980)
(53704)
业大(53123)
研究所(51829)
(51802)
财经(51235)
北京(48456)
(46906)
师范大学(44897)
(42919)
经济学(42024)
(41889)
农业(41700)
基金
项目(256099)
科学(203668)
研究(191447)
基金(185007)
(160069)
国家(158685)
科学基金(137704)
社会(119937)
社会科(113616)
社会科学(113584)
(101192)
基金项目(98022)
教育(93855)
自然(89345)
自然科(87308)
自然科学(87288)
(85830)
自然科学基金(85687)
编号(79636)
资助(76326)
成果(64714)
重点(57920)
(57845)
课题(55873)
(54754)
(53153)
教育部(50584)
创新(49369)
科研(49050)
项目编号(48943)
期刊
(139461)
经济(139461)
研究(107892)
中国(69741)
教育(64154)
学报(54620)
科学(49765)
管理(49068)
(47203)
(46809)
大学(43134)
学学(39223)
技术(35067)
农业(33212)
(25644)
金融(25644)
财经(24098)
业经(23493)
经济研究(22307)
(20462)
图书(19552)
问题(18196)
统计(16853)
(16783)
理论(16604)
技术经济(16383)
科技(16315)
职业(16108)
资源(15800)
(15692)
共检索到51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腾飞  詹宇波  
本文研究教育质量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与大多数文献不同,本文以中国30个省份的985院校、211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数量来衡量该省的教育质量,并将所有变量分为五类。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得出的实证结果为:(1)从全国来看,985院校和211院校的数量与平均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普通本科院校的数量却与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从东中西部来看,985院校和211院校的数量与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3)教育质量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收入的影响不可忽视,性别比例和家庭结构可以忽略不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震  
本文测算近几年各省城乡收入差距,发现消费结构优化的直接效应有利于减小城乡消费差距,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结构优化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消费结构优化的偏效应将更加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减小消费差距的作用程度。各省与全国消费结构最优化前沿地区之间和各省内部城乡之间的消费结构优化程度差距越大,则城乡消费差距越大,并且将增大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正向作用程度。此外,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结构优化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郭文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讨收入分配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中部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度量,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紧密关系,应从加快城市化进程,构建中部地区的城市群或城市带;促进第二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发展;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三大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等方面缩小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谷秀娟  白君易  
文章以中国1990~2014年的省份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这三个层面来考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实证关系。估计结果表明:从金融发展的整体性来看,金融发展规模显著地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从金融发展的内部来讲,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金融发展结构的深化能显著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分类估计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具有区域差异性。文章的发现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文章基于1988-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就业率的提高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且外资依存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就业率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就业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分析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剧了各区域收入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文章基于1988-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就业率的提高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且外资依存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就业率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就业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分析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剧了各区域收入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懿  
文章基于1988-2014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贸易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就业率的提高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且外资依存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东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就业率和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进出口贸易、就业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分析认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剧了各区域收入差距。因此,必须重视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使开放利益在地区间的分配趋于合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菊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要求促进教育投入的公平化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前不少研究认为提升教育投入水平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采用1999-2012年面板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倒U字型波动关系,以提升教育投入水平来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我们改进当前的教育投入方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修岩  贺小海  殷醒民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地区工资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1998-2004年中国地级面板数据,主要着眼于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影响中国地区工资水平的新经济地理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潜能对其工资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欢  徐康宁  孙文远  
研究目标:对于城镇化、教育质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通过构建1960~2015年11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城镇化和教育与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减速的相关性不大;两者的联合交互作用对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影响最强,而且影响幅度由低分位到高分位呈现递增态势;高等教育对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和方向与其反之。其他影响因素中,政府干预、物价指数的负向作用对所有类别国家都较显著;对外开放、资本形成率则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有益;人口红利消失并非一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同时按OECD国家、非OECD国家、剔除非洲国家等标准重新分组,用系统GMM两步估计法所得结论同样一致和稳健。研究创新:以城镇化为依托的教育质量提升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研究价值: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刘慧  陈芸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教育扩展、教育分布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教育扩展和教育分布均对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分布越平等,居民收入差距越小,而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从长远来看,促进教育分布公平和扩大中高等教育规模都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修国义  张静  
为了合理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找出行业收入差距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对黑龙江省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进行测度,然后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国有经济的参与程度、资本密集程度、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劳动生产率和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与行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而行业就业规模与行业收入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据此提出合理调节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帆  李娜  董松柯  
运用超效率DEA与双边DEA衡量2006~2015年间垄断行业、非垄断行业及全行业的技术进步程度,并通过37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回答学界关于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扩大差距亦或缩小差距的争议,认为技术进步对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现阶段技术和产业结构的有偏发展长期来看可能会使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因此政府需更加注重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从而使技术进步能促使收入分配更趋合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