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5)
2023(16989)
2022(14269)
2021(13203)
2020(11242)
2019(25493)
2018(24880)
2017(45674)
2016(26004)
2015(28991)
2014(29131)
2013(27988)
2012(25519)
2011(22821)
2010(22622)
2009(20539)
2008(20204)
2007(17864)
2006(15142)
2005(13112)
作者
(73880)
(61937)
(61719)
(58861)
(38855)
(29889)
(28407)
(24373)
(23418)
(21844)
(20860)
(20849)
(19524)
(19445)
(19321)
(19289)
(19243)
(18520)
(17743)
(17696)
(15643)
(15000)
(14991)
(14082)
(14008)
(13791)
(13644)
(13608)
(12594)
(12472)
学科
(98125)
经济(98025)
管理(72583)
(66353)
(54418)
企业(54418)
方法(49098)
数学(44227)
数学方法(43676)
(36633)
中国(29745)
(26103)
(22653)
地方(21852)
教育(21500)
业经(20380)
(20114)
财务(20071)
财务管理(20009)
企业财务(19023)
(17796)
贸易(17794)
(17672)
农业(17324)
(17288)
理论(17265)
技术(15824)
环境(14760)
财政(14022)
(13858)
机构
大学(360097)
学院(356063)
(136566)
经济(133737)
管理(132976)
研究(119513)
理学(116744)
理学院(115363)
管理学(113023)
管理学院(112373)
中国(83291)
科学(77254)
(75112)
(67966)
(64899)
(60716)
业大(57732)
研究所(55773)
中心(55540)
(53497)
(53043)
师范(52450)
财经(52033)
农业(51781)
(47398)
北京(46346)
(42878)
师范大学(42713)
经济学(42410)
(41510)
基金
项目(250093)
科学(197409)
基金(180582)
研究(178327)
(160097)
国家(158746)
科学基金(135262)
社会(112471)
社会科(106648)
社会科学(106615)
(99884)
基金项目(95785)
自然(89554)
教育(88695)
自然科(87550)
自然科学(87521)
(86092)
自然科学基金(85953)
资助(73195)
编号(72116)
成果(58829)
重点(58163)
(55833)
(53869)
(52549)
课题(51761)
科研(49341)
创新(49054)
教育部(47854)
计划(47422)
期刊
(135600)
经济(135600)
研究(102933)
中国(70980)
学报(63377)
教育(58968)
(56970)
(55925)
科学(53770)
大学(47473)
学学(43893)
管理(43719)
农业(38019)
技术(32936)
财经(25389)
(25158)
金融(25158)
经济研究(23102)
业经(22288)
(21765)
(20589)
统计(18492)
(18456)
问题(18308)
(17111)
技术经济(16428)
科技(16269)
图书(16076)
业大(15891)
财会(15804)
共检索到509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欣怡  
文章基于2001年~2014年间全国县域层面教育财政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DEA非参数估计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了县域层面财政配置效率的整体状况。研究发现,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变化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东北地区和边疆省份地区县域教育配置效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其他省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效率变化,而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下降趋势,主要与技术变化率的下降密切相关。此外,县域教育财政配置效率变化呈现显著的阶段波动性特征。基于此,为全面提升县域教育财政效率,在保证县域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稳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加大对边远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县域教育财政投入,并且要积极发挥规模效应和纯技术效应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文哲  
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分析框架,文章运用DEA模型对中国2000—2019年的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从经济、人口、制度、地理等视角对影响中国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中存在浪费情况,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且不同区域的资金使用效率差距较大,不同年份教育资金投入产出绩效不稳定。从影响因素看,人均GDP和财政教育支出占比与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少儿抚养比与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负相关,人口密度、财政自主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无显著影响。最后,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改进中国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文哲  
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分析框架,文章运用DEA模型对中国2000—2019年的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Tobit模型从经济、人口、制度、地理等视角对影响中国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中存在浪费情况,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且不同区域的资金使用效率差距较大,不同年份教育资金投入产出绩效不稳定。从影响因素看,人均GDP和财政教育支出占比与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少儿抚养比与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负相关,人口密度、财政自主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无显著影响。最后,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改进中国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密  赵晓琳  黄利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公共产品主要供给制度。该制度以其筹补结合的供给方式,弥补了由于税费减免导致的财政资金短缺加之村民筹资不足带来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缺失,有效促进了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上村级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但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提供的村级供给产品需要农民、村集体承担一部分建设费用,且后期管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那么实施多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否真正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以及这种影响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其内在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探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作用路径。然后运用中国县域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在搜集2002年-2015年全国1869个县域经济数据基础上,从各省政府、省农委历年相关工作文件中查找1869个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起始年份,最终形成26166组县域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实施能够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探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程亮  李宗尧  成祥东  
文章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对生态效率的定义,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区域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政府生态行为视角实证研究财政节能环保投入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政府单一主体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一种过渡模式,财政节能环保投入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其作用具有非对称倒U型特征,且我国不同地区处于倒U型的不同阶段;(2)政府对环境政策执行力度与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东部政府对环境政策的执行力度促进生态效率的提高,而中西部则为抑制作用;(3)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与区域生态效率均呈负相关,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区域生态效率成正相关。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赖玥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增长差异,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长期以来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结果。基于我国1976个县(县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激励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现阶段县级政府财政自给权较弱,应逐步下放财权,通过财政激励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利  岳正华  
以1991~2010年中国财经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单位根检验,发现农民收入、财政支农资金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通过二阶差分后可变成平稳序列;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可能失衡。因此,长期来看,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当务之急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增刚  韩相仪  
教育对个人收入有重要影响,从而也对基尼系数有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在非理想状况下,教育财政支出的变化将在短期和长期中,通过产生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基尼系数产生不同影响。实证检验表明,在中国,短期教育财政支出的变化所产生的需求冲击,会使支出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其增加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而长期支出的变化同时产生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会使收入分配改善在长期中得以维持,并且两种冲击对于基尼系数的影响相互抵消,教育财政支出与基尼系数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飞琼  
基于河南省四县(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现有的供给模式下,县域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且县域之间严重失衡。究其原因,学业成绩不佳、家长外出务工不在家住时间、县域中职教育质量、普通高中校际质量差距等均对需求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的可能措施是:理性规划城镇化进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进程,使家长能陪伴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缩小县域中职教育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突破城市优质中职学校在县域招生的显性和隐性制度障碍,扩大其招生规模;调整淡化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校政策,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玉香  
教育财政效率是教育财政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具现实研究价值的问题,但已有的研究缺乏相关的科学阐释。教育财政效率是在满足教育财政支出根本目的基础上的支出的有效程度,是教育财政资金在不同环节所显现的效率,可以具体分解为教育财政配置效率、教育财政运行效率、教育财政技术效率。界定教育财政效率的内涵,明确测度教育财政效率的指标,分析影响教育财政效率的因素,对深化教育财政效率研究及寻求提高我国教育财政效率的途径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在评估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时,大部分文献是在同一个模型框架下进行研究,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作用的两种不同方式。采用两种不同假设下的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8-2010年中国省际建筑业技术效率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趋同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的技术非效率不显著而模型2显著,模型2更适合采用随机边界分析(SFA)方法。模型2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对技术效率产生正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则为负影响。趋同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和三大地区同时存在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条件趋同速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西部、全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传忠  韩元军  杨成林  
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中国东、中、西部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增长要素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西部较明显,东、中部并不明显;出口比率要素在东部和西部能显著影响就业;如果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依靠总投资拉动,会对本地就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需要更多通过扩大总消费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东、中部的物质资本积累能显著促进就业增长,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的政府规模扩大对于该区域就业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三个区域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就业增长都不明显,城镇化的内生就业创造功能在各区域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华红  殷冰洁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的虚位等特殊性可能对非效率投资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类型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了A股上市公司除金融行业外行业2003~2007年连续五年的数据,对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是否存在非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浩生  李春梅  刘桂花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财政体制的重大变革。文章利用2000年—2009年四川省59个"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县(市)的社会经济数据,就"省直管县"改革及转移支付细分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那些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县级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都显著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研究还发现,"省直管县"改革对试点县(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为我国全面推行"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证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邹琳   张亦清   赵翔   潘雨飘  
探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县级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驱动因素,能够为差异化、精细化的土地财税政策改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湖北省2008—2018年间的土地出让数据为基础,利用熵值法、K均值聚类法和地理探测器,定量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湖北省县域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驱动因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低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主要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影响;二是中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与财政压力、人口密度相关;三是高发展水平地区土地财政依赖度受人口密度影响。土地财政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随着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越发凸显,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追求动力呈现出了减弱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