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1)
- 2023(12190)
- 2022(10141)
- 2021(9662)
- 2020(7764)
- 2019(17762)
- 2018(17169)
- 2017(31355)
- 2016(18298)
- 2015(19979)
- 2014(19843)
- 2013(18811)
- 2012(17425)
- 2011(15399)
- 2010(15793)
- 2009(13991)
- 2008(13958)
- 2007(12371)
- 2006(11069)
- 2005(9840)
- 学科
- 济(58974)
- 经济(58916)
- 管理(52850)
- 业(47486)
- 企(38390)
- 企业(38390)
- 财(31626)
- 方法(25649)
- 中国(24195)
- 数学(23220)
- 数学方法(22924)
- 教育(20485)
- 农(19337)
- 贸(17269)
- 贸易(17262)
- 易(16970)
- 务(15541)
- 财务(15527)
- 财务管理(15475)
- 制(15431)
- 企业财务(14753)
- 学(14450)
- 财政(14262)
- 出(13820)
- 业经(12789)
- 地方(12704)
- 农业(12001)
- 政(11791)
- 理论(11765)
- 策(11334)
- 机构
- 大学(241768)
- 学院(238590)
- 济(95054)
- 经济(93019)
- 管理(86862)
- 研究(84849)
- 理学(75278)
- 理学院(74379)
- 管理学(73094)
- 管理学院(72624)
- 中国(59250)
- 财(52564)
- 京(50940)
- 科学(50395)
- 所(42446)
- 农(41225)
- 范(38690)
- 研究所(38348)
- 师范(38299)
- 江(38234)
- 财经(37890)
- 中心(37843)
- 业大(35208)
- 经(34497)
- 教育(33661)
- 北京(32401)
- 农业(32334)
- 师范大学(31183)
- 院(30806)
- 经济学(29763)
- 基金
- 项目(158727)
- 科学(126194)
- 研究(119368)
- 基金(113876)
- 家(99944)
- 国家(98967)
- 科学基金(83926)
- 社会(75698)
- 社会科(71726)
- 社会科学(71710)
- 省(62473)
- 教育(61584)
- 基金项目(59104)
- 划(54584)
- 自然(53131)
- 自然科(51952)
- 自然科学(51934)
- 自然科学基金(51035)
- 编号(49329)
- 资助(46215)
- 成果(42178)
- 部(37114)
- 重点(37048)
- 课题(36741)
- 发(34797)
- 创(33324)
- 教育部(32434)
- 性(31115)
- 国家社会(30984)
- 创新(30945)
共检索到369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海华 刘玉拴 赵础昊
财政分权能够深刻影响政府公共支出行为的偏好,教育领域的财政分权对于我国现有的公共教育支出层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特有的教育财政分权模式下,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度要远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这就使得高等教育支出比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拥有更加充足的财政保障;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努力程度也远高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将公共教育支出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要比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有更高的积极性。由此形成了长期以来我国以高等教育支出为主导的公共教育支出层级结构。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财政分权以优化公共教育支出层级结构的配置,促进三级教育层级实现有效衔接,实现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柏檀 周德群 王水娟
实行"地方为主、分级管理"的分权管理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重中之重"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公共经济学中关于财政分权、标尺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偏向的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制度原因。通过构造教育财政分权指标、并基于1998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明重心偏下的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制度以及对"普九"政绩考核的标尺竞争,在公共支出结构上造就了地方教育部门"重义务教育、轻学前教育"的严重偏向,这是导致"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制度诱因。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财政分权 教育公共支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磊
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中国省级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经济绩效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展开标尺竞争,这种竞争和财政分权制度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自给度对教育支出比重具有正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则具有负效应。研究还发现,转移支付比重过高会扭曲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形成预算软约束,从而对教育支出比重具有显著的负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地方政府竞争、政府治理是分权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的两种形式。通过分析表明:前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后者对公共教育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在经济分权政治集权的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下级负责,更倾向于以GDP为主要目标进行竞争,而不是地方治理,这是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动机不足,导致公共教育支出偏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桂芬 刘欢 王佳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分权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对教育等公共物品供给。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方法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存在非线性双重门槛特征,当财政分权度提高跨越门槛值,其对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程度随之降低。此外本文研究同时发现,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龙见 尹恒
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是完善财政体制的关键。本文综合考虑各地区税收收入、转移支付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纠正了用实际财政支出评价支出责任时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财力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度指标。使用中国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层级改革对财力与支出责任匹配度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方法(DID-PSM)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提高了县级财力与支出责任匹配度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地级市对转移支付的截留,增加了县级转移支付的可达性;财政层级改革使县级财政匹配度平均提高了10.2个百分点;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层级 转移支付 财政匹配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倩 康建英
文章构建了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相关年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抑制作用减弱;西部大开发战略、两次分税制改革及其它经济因素对教育支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实行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更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西部大开发 教育支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建英
文章通过构建财政分权及国家政策对于教育支出影响的模型,利用1995~2005年间西部地区各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抑制作用在减弱;2002、2003年两次税改缓解了西部地区对教育支出的抑制;另外,还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他经济发展因素对教育支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实行一定程度的财政集权更加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西部大开发 教育支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建英 田茹
文章利用DEA模型对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此外,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对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也起到不同作用。
关键词:
DEA 财政分权 义务教育 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依赖于特定的概念,离开了这些概念,我们的思维就会中断。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基础之上的,财政领域也不例外。对一些新问题的探讨,也就是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往往依赖于新概念的提出。更新知识和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更新概念,按照新概念的新内涵去理解我们原来认识的事务,从而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这种新认识如果与现实过程相吻合,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华
本文认为,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投资比例明显偏高,而初、中等教育投资比例较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优化财政性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应加大国家对初、中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鼓励个人和企业向现有高校进行投资;二是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关键词:
教育结构 支出结构 教育投资 投资收益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陈建伟
基于县级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994年推行分税制后中国县级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县级财政支出的激励不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中国特有的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基于自身政绩考核和升迁的需要,而将有限的财政资源优先安排给不断扩张的财政供养人口,以确保社会稳定,其次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建支出,从而挤占了教育支出。同时还发现,这两方面的支出对东部与中西部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替代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由于不注重干预机制的设计,上级基于县乡财政困难为由而加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负激励。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义务教育 县级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世军 郭慧芳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无论是绝对收入差距还是相对收入差距都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出规模能有效影响整个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财政支出结构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本文基于2002~2012年全国层面农村五等分收入和部分财政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测算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农林水事务支出和人均转移性支出对每一层级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各层级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良松 任超然
县乡级政府负担着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财政分权对它们的激励和行为有重要影响。本文从财政支出分权与财政自主性的视角研究了省级和市级政府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分权对于义务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2000-2006年市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各省内部与各市内部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分权对义务教育支出均有显著正的影响,但县乡级财政自主性有显著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分工理论"和"控制理论"解释分权的有利影响,使用"激励理论"解释分权的不利影响。结论表明,应当重视县乡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但要区分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主性两种财政分权的差异,且应注意县乡级政府忽视教育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本文利用1999~2005年中国内地地区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联立估计了教育支出等7类公共支出的需求函数,并据此构建7类公共支出的供需匹配指数;进而,运用多选项Log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程度与公共支出供需匹配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财政分权程度与教育支出以及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费供给不足指数正相关。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政府供给的消费型公共服务低于居民实际偏好的需求水平的可能性将增大;(2)财政分权程度与行政管理费以及基本建设支出过度供给指数正相关。随着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权力的扩大,地方政府具有不顾居民实际需求偏好而膨胀行政成本和扩张基建支出的双重倾向。本文的政策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