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1)
2023(10917)
2022(8978)
2021(8672)
2020(7036)
2019(16132)
2018(16365)
2017(28198)
2016(16748)
2015(18723)
2014(19226)
2013(17974)
2012(16431)
2011(14615)
2010(15278)
2009(14126)
2008(14070)
2007(12747)
2006(11461)
2005(10803)
作者
(43290)
(36268)
(35807)
(34772)
(22805)
(17184)
(16574)
(13805)
(13721)
(13133)
(12272)
(12163)
(11729)
(11668)
(11642)
(11198)
(10788)
(10777)
(10414)
(10204)
(9438)
(8996)
(8596)
(8432)
(8252)
(8211)
(7988)
(7967)
(7241)
(7236)
学科
管理(49214)
(48350)
经济(48211)
(40224)
(35322)
企业(35322)
(29957)
中国(22855)
教育(21404)
(19727)
方法(17009)
(15121)
(14761)
财政(14662)
(14238)
数学(14184)
财务(14178)
财务管理(14124)
理论(14010)
数学方法(13966)
企业财务(13369)
(13210)
贸易(13206)
(13010)
(12981)
(12945)
业经(12114)
(11849)
体制(11659)
(11209)
机构
大学(220475)
学院(215785)
(80511)
经济(78356)
研究(77643)
管理(71901)
理学(60172)
理学院(59409)
管理学(58212)
管理学院(57785)
中国(55782)
(51549)
(48497)
科学(43976)
(38552)
(37163)
师范(36831)
(36778)
财经(35557)
教育(35084)
中心(34394)
研究所(33911)
(32053)
北京(31437)
(31117)
师范大学(29922)
(28358)
(27804)
业大(27467)
技术(27352)
基金
项目(133443)
研究(108174)
科学(105572)
基金(92255)
(78543)
国家(77713)
社会(66116)
科学基金(65851)
社会科(62295)
社会科学(62285)
教育(58099)
(53476)
基金项目(46973)
编号(46672)
(46060)
成果(43025)
自然(38413)
自然科(37488)
自然科学(37474)
资助(37334)
自然科学基金(36771)
课题(36620)
(31833)
重点(31585)
(31174)
(30420)
(29744)
(28886)
项目编号(28814)
教育部(28317)
期刊
(96191)
经济(96191)
研究(81489)
中国(64015)
教育(60765)
(46774)
学报(31497)
管理(29226)
(29059)
科学(26944)
大学(26178)
技术(22961)
学学(22801)
(20958)
金融(20958)
农业(19147)
财经(18955)
(16311)
职业(16011)
经济研究(15477)
业经(14053)
问题(12309)
(11922)
会计(11865)
财会(11238)
(11225)
论坛(11225)
技术教育(10505)
职业技术(10505)
职业技术教育(10505)
共检索到363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晓宇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政策的提出和实现,有效促进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缓解了相当长时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投入不足问题,为我国教育事业规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在教育财政领域,4%不仅是一个投入的数字指标,为了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体制规范性水平,深化改革再造财政体制机制新优势,努力推动在财政体制改革发展上走在前列,全力支持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关键词: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锡平  陈英  唐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费短缺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财政体系势在必行,并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探索和建立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罗仙  
税费改革极大地影响着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收入规模及其投资规模和结构,使义务教育投资更依赖于县(市)级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而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收入非常有限,县级财政无法承担义务教育投资与财政收支、经济同步增长的重大责任。因此,伴随着税费改革和农村经济政策改革措施的实施与落实,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应该是改革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将义务教育发展责任上移,实行建立以中央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新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赵大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是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辖区财政责任"为核心的分税分级财政的构想,即建立辖区财政体制。该体制是一种立体的分级模式,不同于注重本级财政的平面分级模式,更适合我国以"中央决策,地方执行"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治理架构,也更有利于国家"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贯彻落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勇  
财政是有"魂"的,财政的"魂"就是财政理念,财政的理念是财政的价值观,是财政的宗旨。财政理念对财政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深刻地约束和推动着财政的进步。现代财政理念集中体现为"法治、民主、公共、效益"四种基本观念凝练现代财政理念应该寻找财政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财政的核心理念应该基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欧林宏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注重集权与分权,其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我国经过几次重大改革后,财政效率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国应该确立以财政效率为目标的改革战略,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预算内外、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结合分税制和公共财政建设,以保障我国财政体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向赤  
2005年7月16-17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课题组在江苏省东台市举行课题研讨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所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善迈教授、财政部预算司张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占斌  
广东先行先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重点突破,究其原因,在于勇敢承担起了"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采取了坚定不移的改革行动和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担负改革探路任务的高端定位与靠改革谋发展的自身需求能够实现有机的结合;把全局统筹规划和综合配套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层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多方联动的整体制度创新;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方向和标杆,加快政府职能的整合重塑,厘清政府间关系;自上而下、由略到详、分工明确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保证试点改革的纲举目张和依法推进;以增量改革与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协调起来;采取编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财政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变革。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其合理性、超前性得到了理论界专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肯定。但是,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针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分税制与财政体制改革姜继增1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两大类型的财政体制:一是1980年以前实行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统收统支为特点的财政体制。二是1980年以后实行了以地方财政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财政体制,都是与当...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李升  冯鸿雁  
改革开放之后财政管理体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但财政包干制存在各种弊端,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体制运行至今,虽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本文对分税制的改革动因、改革内容、改革效果、现存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林  徐丽萍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