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9)
- 2023(6403)
- 2022(5436)
- 2021(5408)
- 2020(4436)
- 2019(10628)
- 2018(11159)
- 2017(18625)
- 2016(11713)
- 2015(13046)
- 2014(13209)
- 2013(12011)
- 2012(11062)
- 2011(10041)
- 2010(10453)
- 2009(9514)
- 2008(9175)
- 2007(8166)
- 2006(7760)
- 2005(7165)
- 学科
- 济(33673)
- 经济(33616)
- 管理(25458)
- 业(21615)
- 教育(20575)
- 企(18497)
- 企业(18497)
- 中国(15796)
- 制(11408)
- 农(11286)
- 方法(10899)
- 地方(10291)
- 财(10288)
- 理论(10169)
- 数学(9270)
- 教学(9122)
- 数学方法(9010)
- 学(8848)
- 业经(8745)
- 体(8313)
- 农业(7275)
- 体制(6801)
- 发(6322)
- 银(6317)
- 银行(6316)
- 技术(6088)
- 行(6056)
- 和(5682)
- 融(5603)
- 金融(5601)
- 机构
- 大学(144120)
- 学院(139219)
- 研究(52816)
- 管理(46758)
- 济(46046)
- 经济(44491)
- 理学(38594)
- 理学院(37997)
- 管理学(37206)
- 管理学院(36895)
- 中国(36255)
- 京(33862)
- 教育(31590)
- 范(31340)
- 师范(31200)
- 科学(30577)
- 财(25750)
- 所(25737)
- 师范大学(25727)
- 江(25700)
- 中心(24210)
- 研究所(22929)
- 北京(22545)
- 州(20028)
- 院(19520)
- 农(19416)
- 技术(18993)
- 财经(18501)
- 职业(18322)
- 业大(17394)
- 基金
- 项目(85737)
- 研究(73225)
- 科学(68109)
- 基金(56125)
- 家(47073)
- 国家(46431)
- 社会(42045)
- 教育(41780)
- 社会科(39320)
- 社会科学(39308)
- 科学基金(39297)
- 省(36093)
- 编号(33687)
- 划(31983)
- 成果(30953)
- 基金项目(28958)
- 课题(27202)
- 年(23240)
- 自然(23143)
- 自然科(22519)
- 自然科学(22512)
- 资助(22510)
- 自然科学基金(22056)
- 重点(20615)
- 规划(20396)
- 部(20146)
- 发(19836)
- 项目编号(19625)
- 性(19380)
- 教育部(17873)
共检索到240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十分复杂的活动。基于教育评价研究的复杂性、重要性、多因素性,将影响教育评价的各种变量概括为科学性与公共性两种约束。前者要求简明扼要,抓住评价对象的核心,并且受到价值、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后者要求扣住教育公平,将教育评价作为一个公共政策,并且从参与和分权的角度描述和分析实现公共性的途径。作为涉及面最大、利益相关者最多、影响变量最复杂的教育评价活动,高考改革同样具有科学性与公共性双重约束。
关键词:
教育评价 科学性 公共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 ,它还兼有社会考试性质 ,具有复杂的社会功能。除了为高校选拔新生、促进中小学生努力向学、规范中学办学方向以外 ,高考又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流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清末废科举时主要考虑教育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现代的高考改革不仅要着眼于教育本身 ,而且还应顾及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因素 ,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教育 社会 科举 公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家干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而高考的改革实际上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公平公正理念的诠释和践行,这既由高考的社会属性所决定,也是正确认识和评价高考改革的视角。 30年前,高考在被废止了10年之后终于得以恢复,事实上,这不是简单地恢复了一个考试的制度,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景安磊
在我国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关键期,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旨在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推动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追求适合的教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培育教育改革新动力。
关键词:
考试招生 高考改革 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因其所具有的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点,在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促使青少年努力学习、鼓励公平竞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也因统得过死、无法体现各地区各高校特色、加重应试的激烈程度等方面的局限,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比以往更具有迫切性,本组笔谈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高考改革的方向、路径及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成火 林瑞玉 严侃曼
"3+X"方案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制高点,具有跨时代意义。新高考改革是对"3+X"方案的继承和发展。要厘清新高考改革与"3+X"方案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传承,深刻认识"3+X"方案在当代高考改革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高考改革实践,为回归"3+X"方案开启了"窗口期"。回归"3+X"方案"开放、包容、多元、自主"的"本源"是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接轨高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回归"3+X"方案面临的学生偏科现象加重、选考科目"冷热不均"加剧、等级赋分"同分不同质"、高校招生录取体制不配套的挑战,要积极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学考制度,改革等级赋分办法,强化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牵引,切实赋予高校依法招生录取自主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念金
高考正义即高考的正当的、公正的道理。走向高考正义是必要的,因为:追求表面公平的高考实质上并不公平;追求表面公平的高考违背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考合理性的基本立足点是高考正义。高考正义的基本内容有:高考应该是一种有充分价值的评价;高考应该聚焦于学生的素质发展;高考所关注的学生素质发展应该相对地全面而有侧重。实现高考正义的主要途径有:转变思维方式;就高考进行合理的三重设计;实现素质发展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
高考 正义 必要性 内容 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成火
自1952年建立统一的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科目改革就从未停止过,无论是"3+2",还是"3+X",无论是"上海试点",还是"三南方案",高考科目改革始终以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螺旋式推进。2014年启动的"3+3"新高考科目改革是过去历次改革的持续与深化,6年的实践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也面临诸多挑战,利益相关者过度功利化博弈造成选考科目失衡,缺乏社会系统的保障支持,等级赋分方法有待改进等。为此,要加深对高考社会本质属性和矛盾根源的认识,坚持学考基础上推进高考科目改革基本策略,强化高校对选考科目的指引,优化等级赋分方法,加强改革的社会综合保障。
关键词:
高考改革 科目改革 轨迹 问题 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倪文锦
当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从考试实施的层面看,新机制下的高考改革需要同时从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两个方面作重点突破。在这方面,上海的高考改革过去有过成功的经验,今天的设想也有创新之处。本文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与现状、高考改革重心变化的依据、上海实施高考改革方案的优势和完善上海方案的一点提醒等四个方面作出评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方泉 叶志明 叶红
高考改革方案不仅对我国人才选拔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对我国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产生深远影响。高考在文理不分科后将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从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形成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高考招生改革考验高校的招生智慧,也倒逼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办出高校特色,招到适合自己的理想生源。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全面启动。这次改革聚焦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丽君 边新灿 卓奕源
高职院校长期依附于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招生,影响了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壮大。高职教育现存考试内容不科学、不公平,考试方式单一,招生批次"低本一等"等问题。新高考改革提出提高"职业技能"的考试内容占比,探索多元录取机制改革,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进一步适应了高职的人才培养需要。为此,高职教育应推动其体系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特色,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从专业撤并、院校调整切入推进现代职业学校治理。
关键词:
问题分析 高考改革 高职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考是中国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考改革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两难选择 ,如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的矛盾、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的矛盾。在高考改革中应把握全局观 ,对一些两难问题应兼顾两端 ,掌握平衡点 ,以避免矫枉过正。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大格局下 ,为兼顾多样性 ,可以考虑采用两次高考模式。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行高考改革
关键词:
高考改革 矛盾 全局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海峰
今年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颁布后的高考改革第一年。由于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因此格外受到关注。在各种教育改革方案中,高考改革方案是最难制定的,所以才会历经多年研制,"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一旦推出,便事关重大,影响广泛。无论何种媒体推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