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24)
2023(15373)
2022(12976)
2021(12292)
2020(10229)
2019(23448)
2018(23407)
2017(43550)
2016(24556)
2015(27660)
2014(27676)
2013(27069)
2012(24804)
2011(22132)
2010(22431)
2009(20835)
2008(20749)
2007(18498)
2006(16509)
2005(14911)
作者
(69739)
(57628)
(57465)
(54846)
(36958)
(27687)
(26066)
(22705)
(22235)
(20728)
(19820)
(19546)
(18643)
(18370)
(17778)
(17621)
(17215)
(17189)
(16590)
(16571)
(14504)
(14432)
(13841)
(13408)
(13077)
(13018)
(12820)
(12803)
(11552)
(11411)
学科
(95372)
经济(95254)
(89855)
(81183)
企业(81183)
管理(80349)
方法(43809)
数学(33877)
数学方法(33367)
业经(30188)
(29626)
(29583)
中国(28272)
教育(24417)
理论(23378)
(21763)
(21692)
财务(21692)
财务管理(21666)
技术(20968)
农业(20962)
企业财务(20508)
(19228)
(18746)
地方(16654)
(16396)
(16055)
(15346)
贸易(15335)
(14842)
机构
大学(354713)
学院(351366)
管理(137794)
(132110)
经济(128949)
理学(118497)
理学院(117137)
管理学(115120)
研究(114550)
管理学院(114443)
中国(81830)
(77402)
科学(70557)
(62694)
(57568)
(54314)
(54142)
(54077)
师范(53978)
研究所(52140)
财经(50208)
中心(50189)
业大(49938)
北京(49686)
(45513)
师范大学(43791)
(43380)
农业(42234)
(41261)
教育(41128)
基金
项目(230162)
科学(182865)
研究(175796)
基金(164540)
(141350)
国家(139935)
科学基金(121115)
社会(108558)
社会科(102552)
社会科学(102525)
(91176)
基金项目(86430)
教育(85918)
自然(77525)
(77355)
自然科(75746)
自然科学(75729)
自然科学基金(74389)
编号(73887)
资助(67391)
成果(62217)
课题(52927)
重点(51835)
(51672)
(49538)
(49276)
项目编号(46125)
创新(45187)
教育部(44966)
大学(43603)
期刊
(152355)
经济(152355)
研究(113030)
中国(73477)
教育(66520)
管理(53723)
学报(52984)
(50803)
(50038)
科学(49091)
大学(41594)
学学(37682)
农业(35132)
技术(34946)
业经(25903)
(25789)
金融(25789)
财经(25674)
经济研究(22176)
(21995)
(19814)
图书(19344)
问题(19313)
技术经济(18438)
现代(16670)
科技(16353)
(16277)
理论(16036)
职业(16013)
(14980)
共检索到527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兴国  
陈桂生先生所著《孔子授业研究》以孔子授业为研究对象,把《论语》看作是有关孔子教育实践的记录,即通过语言来显现的教育实践(授业)。为把握孔子如何授业这一问题,《孔子授业研究》主要是从语境而不是从语义出发,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孔子授业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对象上,《孔子授业研究》将孔子授业行为而不是孔子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取向上,"历史"的研究与"哲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力图把孔子的授业行动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以回归我国教育文化的源头。在研究方法上,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相互支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述胜  
教育史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教育史研究应该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在"入境"、"构境"和"引人入境"上多下功夫。例如,在对孔子之"学"的阐释上,如果超越"规律—原则—方法"这一技术化进路,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之,我们将会发现:对于孔子来说具有根本意义的"学",并非服于任何外在目的、对象化、工具性的知识活动,而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的生命和生活历程,其间充满了精神张力和乐感韵律。学与不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进入此境;而教,不过是通过在境中言并引人入境,有效介入学者的精神世界,让学者进入居间引发、欲罢不能的状态。"入境"意味着进入时间(历史的时间而非物理的时间),感受并顺应"生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麦茹  
孔子的经济思想富含大量生态因子,因顺时节以时生产、节俭消费和以相对合理的分配政策来保证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并维持社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等思想都是这种生态因子的具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想是支撑着这一特色的两大根基,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身处生态困境的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铮  
外国在华资本与中国民族企业的关系,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著名企业史学者高家龙的经典著作《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中外竞争》,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该书从英美烟公司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这一对相互竞争的中外企业入手,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外国在华企业的关系、经济民族主义与中国民族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均提出了独到见解。即:帝国主义侵略、经济民族主义这一对概念比较符合外国在华企业和中国民族企业的行为,对各自的发展和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每一对关系之中,无法用某一个或几个概念概括其本质特征。这一研究结论,基本回应了学术界关于中外企业的"压迫"论与"平等"论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拉尔夫·波萨克  郝小斐  陈红燕  
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进展与文本阐释领域的兴起和发展直接相关。在全面重建其形式结构的基础上,文本被当作自我指涉系统中的自主领域。然而在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中,这一方法论的地位至今尚未在图片领域确立。文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尤其是德国教育学中最主要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为图片研究开辟了秩序井然的新途径。在此,艺术史的相关方法论和研究将十分必要,巴特、艾柯的苻号学理论及福柯的哲学理论对质性研究方法的影响也很大。在使用文件方法的阐释过程中,其方法论能够控制言语的上下文与前见。本文还通过实例,说明图片形式结构的重建将成为分析的核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渠敬东  
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指出,教育是将家庭、社会、政治、宗教等一切文明之要件统合起来的枢纽。中等教育在曾经历史的生活总体中,对于国家之政治构造、民族之精神底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史的接续与重启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三个层面梳理了路易十四以前法国中等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从社会形态学出发,通过明确的历史分期总结了现代教育曾经经历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特有的历史条件和政教关系及其结构化和组织化的不同方式。从历史内在的辨证运动出发,考察了不同阶段内部的矛盾关联、其精神特质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个方面以及不同阶段相互转化中的辨证过程,特别强调了历史中的连续性及其发生转变的外部条件和内源性的契机。从文明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知辉  
[目的/意义]针对中西方理解与应用Disinformation概念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现状,提出中国语境下这一概念的对接、转换与重新阐释,为围绕中国问题开展Disinformation研究创造条件,进而在我国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法/过程]梳理分析中西方理解Disinformation概念的差异,然后基于这一概念的3种基本属性,提出Disinformation概念进入中国语境的基本路径,即“对接→转换→重新阐释”。[结果/结论]“信息”“误导”“意图”3种属性及施众、受众两个要素,是中西方Disinformation概念对接、转换的基础和依据;从“信息”和“信息活动”两个角度,提出中国语境下Disinformation概念的两种定义,Disinformation则译为“误导性信息”或“信息误导与反误导”。Disinformation概念经重新阐释,可应用于研究中国社会现象,解决中国现实问题。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立华  
差异性原理的运用是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文章阐释了差异性的哲学原理,差异性原理与后现代图书馆学创新发展的关系,后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发展中如何对待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原理运用等。后现代图书馆学创新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差异性,尊重差异并有效地防范差异带来的消极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玮  张娟  
"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践行"文化自信"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文化自信的内容,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如何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大机遇。孔子"信而好古""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终身教育"的教育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要使之与当今时代、国情现状有机结合,运用现代的推广模式,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金荣  
《论语》中孔子谈论饮食、食品的文字有数十处,涉及到营养素的形态、质量、种类、数量、比例等要素,既基本符合营养学原理,又讲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合"思想,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郭广  
“星座”概念既是本雅明早期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又是他后期“辩证意象”概念的前身。本雅明借用“星座”概念类比理念与现象之间的结构关系,阐明“星座”不是理念对现象的粗暴收编,而是理念对现象的分化重构,还是回到现象自身再现真理的思维方式,更是击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虚假整体性的有力武器。为了更形象化地阐释“星座”概念,本雅明引入“起源”和“单子”两个范畴,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分别阐释了星座的理念表征过程与现象救赎之路。通过创造性地解读“星座”概念,本雅明从“最微小”的现象碎片出发,开创出独具特色的星座式的哲学方法论,它不仅具有批判现实经验世界和预见未来新世界的双重功能,而且突破了近代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模式,为我们贡献了一种与西方传统哲学概念化的抽象演绎方式截然不同的真理表征方法。尽管本雅明的“星座”概念浸染着浓厚的神秘主义气息和形而上学色彩,但它依然为我们审视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和开展资本主义现代性文化批判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方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瑞涛  
在《资本论》当代阐释中,新辩证法学派援引黑格尔哲学将《资本论》阐释为一种“先验结构”,该路径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批判相左。秉持历史科学诉求,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视差中进行《资本论》的理论建构,《资本论》整体因此呈现出“科学性”与“类先验性”的双重特征,这使得马克思的“科学逻辑”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表现出立场上的差异与形式上的近似。可见,在《资本论》方法论阐释中,脱离历史唯物主义与去黑格尔主义两者皆不可取,我们需要站在马克思的理论立场上来考察“解释世界”的问题,继而从理论“旁观”视角切换至“行动”视角,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旨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红霞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解构主义、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主张"在解构基础上实施建构"。在此意义上,建设性后现代图书馆学的方法论阐释了反对"去本质化"、"去理性化"和"去主客二分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更新离不开方法论的更新,借鉴"建设性后现代"方法可以深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为更加详尽地阐释图书馆现象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平  
当下教育学研究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方面,教育学研究的传统几近消失,前辈教育学人治教育学的学统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既有的各种教育学说又面临着对教育现实失语的尴尬。本文尝试从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入手对陈桂生教育学研究思想进行梳理,以了解陈桂生以事实为研究对象,以概念构筑认识基础,行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方法,并感受陈桂生先生平实的治学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