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3)
2023(15724)
2022(12942)
2021(12414)
2020(10162)
2019(23364)
2018(23289)
2017(43090)
2016(23916)
2015(27039)
2014(26628)
2013(25279)
2012(23113)
2011(20673)
2010(20703)
2009(18706)
2008(18326)
2007(16394)
2006(13742)
2005(11971)
作者
(62650)
(52400)
(52013)
(49985)
(33083)
(25069)
(23972)
(20470)
(19883)
(18572)
(17712)
(17400)
(16423)
(16303)
(16302)
(16206)
(15937)
(15595)
(15158)
(14851)
(12828)
(12825)
(12637)
(11974)
(11884)
(11843)
(11718)
(11561)
(10519)
(10398)
学科
(86638)
经济(86552)
管理(67831)
(64842)
(54887)
企业(54887)
方法(41685)
数学(36558)
数学方法(36048)
中国(27897)
(24228)
(23632)
教育(22593)
技术(20789)
业经(20448)
理论(18513)
(18314)
地方(17114)
农业(16182)
(15834)
(15641)
贸易(15632)
(15196)
(15081)
财务(15037)
财务管理(15003)
企业财务(14203)
(13420)
(13326)
银行(13299)
机构
大学(319346)
学院(318311)
(123561)
管理(122376)
经济(120679)
理学(106234)
理学院(105072)
管理学(103175)
研究(102538)
管理学院(102532)
中国(72682)
(66683)
科学(61187)
(56429)
(49585)
师范(49196)
(48875)
(48793)
中心(48547)
(46343)
财经(45106)
业大(44584)
研究所(44553)
北京(41898)
(40997)
师范大学(39792)
教育(39150)
(38661)
技术(38202)
经济学(37824)
基金
项目(215911)
科学(172557)
研究(165800)
基金(153502)
(131890)
国家(130630)
科学基金(113463)
社会(103801)
社会科(98220)
社会科学(98196)
(87786)
教育(83910)
基金项目(80919)
(74520)
自然(71248)
编号(69741)
自然科(69632)
自然科学(69614)
自然科学基金(68396)
资助(60757)
成果(57484)
课题(50487)
(49783)
重点(49587)
(48897)
(47602)
创新(45677)
教育部(43093)
项目编号(42631)
国家社会(42044)
期刊
(128755)
经济(128755)
研究(96240)
中国(69179)
教育(65863)
(45931)
管理(44961)
学报(44027)
科学(41645)
(40956)
大学(35343)
技术(34829)
学学(31702)
农业(28031)
(25004)
金融(25004)
业经(22400)
财经(21939)
经济研究(20706)
(18875)
职业(18213)
问题(16744)
(15933)
技术经济(15933)
科技(15506)
图书(15336)
(14824)
论坛(14824)
(14428)
统计(14417)
共检索到465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宏强  
推动我国教育行政由传统范式向公共治理转型顺应了国际公共治理变革的趋势,并契合我国教育制度创新实践的要求。山东潍坊教育行政创新实践是我国一个区域推动公共教育治理"微改革"的鲜活样式。基于潍坊经验,从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位,从管制走向服务,从统治走向治理,必将会以公共治理的新规制推动我国教育行政静态结构和动态流程的深刻变革,朝着现代公共服务型教育行政的目标迈出重要步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翠萍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并建立了联邦、州、学区三级教育行政机构。其中,州为权力核心,学区为执行主体,联邦进行平衡和监督。这样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民间自治、纵向分权的政治理念,也反映了该国对于教育的功能、属性的基本认识。通过对这些制度表象的分析,挖掘其中对于教育产品属性的本质认识,对于其他关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公共治理",预示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其中,教育行政职能转变是关键环节。本文对我国教育行政环境和部分地区教育局职能履行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SWOT分析工具,提出我国公共治理范式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可选择的战略组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杭  
构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是新时代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实践表明,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生成与效能发生受到环境要素、行政资源要素、条件性要素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棘手问题"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营造了目标情境,资源依赖关系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提供方式指引,内外部刺激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初始性领导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提供直接契机。构建系统完备的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需要秉持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协同机制效果的可持续性,突出价值引领,实现协同活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耀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其中的核心又指向教育行政权力太大的问题。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有其边界,主要应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以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很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要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誉  
国家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上的分权趋向到了县一级政府变成了新的集权,这使得中央下放到地方的权力偏移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正确方向,集权成为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问题的主要根源。本文借鉴公共行政发展的理论,结合我国教育行政发展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以分权、服务为方向的二维分析模型反映县级教育行政改革的实然和应然状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教育行政结构关系反映教育行政体制所要处理的各种基本关系,包括教育行政与母行政之间、教育行政上级与下级之间、教育行政同级之间、教育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教育行政中的公法与私法之间等主要关系范畴,这些结构关系从深层影响着教育行政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运行方式,决定着教育行政活动的基本面貌及发展动向。各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种种差异,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教育行政结构关系的差异,这一结论为研究者具体分析教育行政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切入视角、分析框架和方法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以国家治理的"控制权"理论与纵向权力约束机制、横向权力约束机制为理论指导,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八个国家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与职能,总结了我国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特点和职能定位。教育分权制和集权制并不表明机构的多少和人员的数量,分权制国家的机构和人员不一定少于集权制国家,而是机构设置的不同、职能分配的不同、人员配置的不同。我国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是全面和充分的,拥有目标设置权、检查评价权与激励分配权,而核心权力是目标设置权。教育部是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负有对全国教育事业进行宏观规划与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的权责,必须确保"目标设定权"的实现。除了核心的"目标设立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衡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政府教育治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自主权下放激发了院校组织的创新热情。但就现实而言,在政府治理与院校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张性,突出表现为教育行政规制与院校跨界创新的对立冲突。反思两种行为,藉此实现张力平衡,对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显著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从春侠  
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化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主要体现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业化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两个方面。本文基于对我国地县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结合对国际经验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毛新  
依法治国进程中,教育行政权力导向模式将会逐步转变为教育行政法规导向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加强行政法治化建设,可以有效均衡行政机关、高校、师生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利边界,可以使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使内容和行使程序得到合理约束,使高校办学自主权更加明晰,使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保障。过去20年中,行政机关高频使用行政政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需要灵活回应;高效运用行政指导,对高校和其他主体实施柔性影响;适度采用行政检查,对探索中的争议做法包容试错,这些做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形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行政法律规范系统化建设和教育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实施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快该领域教育行政法治化建设,对促进我国教育行政法治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迫切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山东在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前提条件,并且上升到"行政问责"层面。山东提出,要完善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加强对辖区规范办学情况的随机督导,建立全方位、经常化的督查机制。对违规学校,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兴旺  
教育行政权的行使,是教育行政主体运用国家教育权力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的活动。笔者探析了教育行政权行使的特点,分析了教育行政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育行政权有效行使的对策:明确教育行政权行使的主体,进一步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公开教育行政政务,建立教育行政协同机制,培育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教育行政权行使的监督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制度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