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9)
- 2023(10879)
- 2022(9583)
- 2021(9454)
- 2020(7729)
- 2019(18224)
- 2018(18478)
- 2017(34246)
- 2016(19716)
- 2015(22519)
- 2014(22944)
- 2013(21892)
- 2012(20287)
- 2011(18240)
- 2010(18368)
- 2009(16351)
- 2008(15929)
- 2007(14080)
- 2006(12363)
- 2005(10749)
- 学科
- 济(70010)
- 经济(69931)
- 管理(51696)
- 业(47458)
- 企(40106)
- 企业(40106)
- 方法(32723)
- 数学(27961)
- 数学方法(27532)
- 中国(22811)
- 教育(22581)
- 农(18535)
- 学(18161)
- 财(16437)
- 理论(16194)
- 业经(14973)
- 地方(14025)
- 技术(12535)
- 农业(12196)
- 制(12108)
- 贸(12097)
- 贸易(12089)
- 和(11781)
- 易(11690)
- 教学(10537)
- 务(10504)
- 财务(10440)
- 环境(10419)
- 财务管理(10419)
- 企业财务(9846)
- 机构
- 大学(272609)
- 学院(266749)
- 管理(103331)
- 济(93953)
- 经济(91417)
- 研究(90470)
- 理学(89852)
- 理学院(88766)
- 管理学(86998)
- 管理学院(86507)
- 中国(60777)
- 京(59976)
- 科学(57543)
- 所(45427)
- 范(44998)
- 师范(44686)
- 财(42046)
- 研究所(41616)
- 农(41041)
- 中心(40169)
- 业大(39908)
- 江(39449)
- 北京(38661)
- 教育(37522)
- 师范大学(36610)
- 财经(34087)
- 院(32861)
- 技术(32856)
- 州(32302)
- 农业(31942)
- 基金
- 项目(182337)
- 科学(143508)
- 研究(139264)
- 基金(128427)
- 家(110894)
- 国家(109820)
- 科学基金(93568)
- 社会(82878)
- 社会科(78077)
- 社会科学(78056)
- 省(72420)
- 教育(70594)
- 基金项目(68329)
- 划(62666)
- 自然(60944)
- 编号(59996)
- 自然科(59499)
- 自然科学(59486)
- 自然科学基金(58378)
- 资助(53021)
- 成果(51179)
- 课题(43461)
- 重点(41387)
- 部(41281)
- 发(38955)
- 创(37707)
- 项目编号(36913)
- 教育部(35814)
- 年(35535)
- 大学(34925)
共检索到39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胡惠闵
中小学教师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中小学教师与理论工作者的合作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行动研究的必然选择。然而,现实中这一合作或者演变为"人大于人"的合作,或者"走样"为理论工作者与中小学校领导的合作,甚至成为理论工作者的"独舞"。本文根据大学-中小学合作研究的实践以及来自美国大学与小学合作研究的个案,认为权利的均衡、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交流与沟通,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合作有效开展的三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
合作 教育行动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核心素养的落实,是通过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在理论界虽然未形成定论,但在教育实践领域都有一定的体现,其典型表现便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综合课程的实施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课程的引进。但一般素养与学科素养的表述遵循着不同的思维路径,存在转化上的困难;同时,素养培养并不凝固于具体的内容载体,综合课程与素养培养也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于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仅从课程本身寻找依据,而要从其出发点即素养本位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谈起。素养本位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和谐、有灵魂、主动发展的“完整人”。“完整人”在宽度上要知、情、意和谐,在长度上要主动可持续发展,在深度上要突破知识技能的积累,转识成智、涵养生命。“完整人”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活动方式的转型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提升教育活动的态度品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真诚热爱;深化教育活动的智性品质,形成学生活跃的智慧;强化教育活动的化育品质,使学生知行结合、入心为行、内化成人。
关键词:
素养 素养本位的教育 完整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玉婷 李中国
科教融汇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宗旨,重点关注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合汇聚的新能量、新动态、新变化和新发展。科教融汇符合科学探究的底层逻辑,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也是推进新兴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智力保障。将“科与教”的制度、内容、载体相融合,资源、流程、成果相汇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科教共同体、完善科教制度设计等途径,强化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结合紧密度,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联系,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协同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知辉
[目的/意义]研究情报产品规范的概念、来源及构成,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情报产品规范框架,提高情报产品质量。[方法/过程]基于"何谓→为何→何为"的逻辑思路,依次阐述情报产品规范如何理解、从何而来、怎样构建。[结果/结论]情报表达和情报交流是情报编写的两个本质属性,由这些本质可推导出情报产品的基本原则,再根据这些原则确立情报产品的一系列规则,以及对这些规则加以描述的具体要求,并且针对某些具有强制性的规则制定出情报产品标准。根据情报产品规范的逻辑关系,即"本质→原则→规则→要求→标准",可以构建出情报产品规范的基本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伟 卢乃桂
何为教育质量,在理论上未曾达成共识。在实践层面,英、美、澳国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质量评估与报告、教师的认证与评价、统一课程与学业测试来保障公共教育质量。故教育质量被简化成教师绩效与学业成绩。本文试从问责角度对理论的迷思与实践的偏差做以解释,并指出理解教育质量需持多元的视角,保障教育质量应发展"共享的责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层面的系统工程,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且地方分权管理职业教育事务的背景下,鼓励区域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其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区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因,继而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制度建设层面提出了区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
区域 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斌武 张婷婷 黄梦婷
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是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即开展一体化启蒙职业的教育。从价值逻辑来看,一体化是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理路,体现在塑造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遵循主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本质特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实践逻辑来看,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的实施需要与生涯规划一体化,体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劳动教育一体化,体现教育内容的持续性;与多元主体一体化,体现实施主体的协同性;与环境教育一体化,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珺 邓卓
随着英国系列创新举措及法案的实施,推动了全英对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关注。尤其自2022年开始实施的《技能与16岁后教育法》,为16岁及以上的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了清晰明确的发展道路。新法案的运行发端于不断完善的政策“组合拳”、永恒的公平与质量诉求及弥合“技能鸿沟”需要的叠加效应。从就业、保障、权责、理念四个维度阐释了新法案的运行框架,擘画了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新法案自运行以来,通过打破低技能均衡格局、实现教育全民化的实质价值和建立职业教育质量循环保障体系、完善技能形成视域下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形式价值的兼容并蓄,充分彰显了新法案的内生诉求。
关键词:
英国 技能 职业教育 教育法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国峰 张立场 汤保国
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开展养成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要求,也是技术人才规格需求变化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当代中职学生"五好、三差"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并提出了中职实施有效养成教育的途径:创新养成教育载体和途径,实现线上线下育人;以生为本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建章立制,实现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构建成长成才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翟金铭
当前,我国师德教育因循的主要是"规范"取向和"德性"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伦理决策方面。所谓伦理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在伦理情境中识别伦理问题,设想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伦理上更可辩护的行动方案。以此为支点的师德教育,更为凸显教师的道德能动性,促进教师从策略性语言转向伦理性语言,帮助他们形成"反思性均衡"。要发展教师的伦理决策,师德教育需要拓展和深化"规范"取向和"德性"取向,增进教师对既有规范或准则的伦理辩护,引导教师围绕案例展开伦理对话,强化对师德榜样专业生活的伦理叙事,促进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伦理反思。
关键词:
伦理决策 反思性均衡 师德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庆
国民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一直被视为多民族国家内在包容力、凝聚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团结教育因而成为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尽管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诸如公民团结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理解教育等方面的不同,但促进国民团结凝聚的主旨是一致的。具体就我国而言,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纵向上体现为自成体系的阶段性发展,横向上体现为与大的德育系统的嵌合,效能上反映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需求。时代性、专门性、针对性成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显著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政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其目的在于强化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形成的价值尺度和流通功能,减轻教育分流导致的社会教育焦虑;消除不同类型教育中人为设置的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人力资源统一大市场;以人的发展需求确定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重塑宏观教育政策的统一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三教统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高等学历教育治理统筹、非学历教育统筹、话语体系统筹、政策方向统筹四个方面。落实三教统筹,应探索不同类型高考制度的融合,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基础上的融合发展与评价改革,加强教育领域内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
三教统筹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喻自觉 凌文辁
长期以来,管理教育及管理研究都因其实用性不强而备受批判。人们普遍认为,传统的管理教育及研究的结果对于实际的管理操作贡献甚微。因为它们属于一种静态的教育方法,主要以书本内容为主导,相对于现代不断变化的环境来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大大提升了管理教育及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关键词:
行动研究 管理教育 管理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鲍道宏
教育行动研究问世70年来,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技术取向、实践取向和批判取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行动研究虽几经变更,但贯穿其中的却是不变的对话精神。它始终以理性的"行动研究"为基本形式与主要依据,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研究与行动之间谋求并达成对话。
关键词:
教育行动研究 取向 行动 对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