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5)
- 2023(7478)
- 2022(6001)
- 2021(5925)
- 2020(4587)
- 2019(10306)
- 2018(10265)
- 2017(16991)
- 2016(10032)
- 2015(11122)
- 2014(10766)
- 2013(9558)
- 2012(9052)
- 2011(8335)
- 2010(8861)
- 2009(8125)
- 2008(8099)
- 2007(7721)
- 2006(6916)
- 2005(6352)
- 学科
- 管理(30248)
- 济(30040)
- 经济(30007)
- 业(29552)
- 企(27875)
- 企业(27875)
- 教育(20664)
- 中国(16219)
- 技术(15893)
- 理论(13420)
- 技术管理(11384)
- 学(10973)
- 方法(10204)
- 业经(9512)
- 财(8263)
- 教学(7899)
- 农(7742)
- 制(7120)
- 数学(6485)
- 数学方法(6337)
- 发(6184)
- 银(6091)
- 银行(6078)
- 和(6064)
- 策(5914)
- 行(5881)
- 融(5799)
- 金融(5795)
- 发展(5439)
- 展(5314)
- 机构
- 大学(143271)
- 学院(136682)
- 研究(48159)
- 济(48156)
- 管理(46979)
- 经济(46918)
- 理学(39904)
- 理学院(39350)
- 管理学(38708)
- 管理学院(38385)
- 京(31238)
- 教育(30796)
- 中国(30222)
- 范(29582)
- 师范(29443)
- 科学(27208)
- 财(24752)
- 师范大学(24198)
- 江(23032)
- 所(22921)
- 研究所(20632)
- 北京(20578)
- 中心(19780)
- 财经(19149)
- 州(18184)
- 技术(18088)
- 经(17262)
- 院(17108)
- 职业(16349)
- 经济学(15062)
- 基金
- 项目(82850)
- 研究(71213)
- 科学(68696)
- 基金(57040)
- 家(47933)
- 国家(47305)
- 社会(44146)
- 社会科(41435)
- 社会科学(41427)
- 科学基金(41036)
- 教育(41001)
- 省(34677)
- 划(30762)
- 编号(30578)
- 基金项目(28769)
- 成果(28590)
- 课题(25310)
- 创(23901)
- 自然(22887)
- 自然科(22418)
- 自然科学(22414)
- 自然科学基金(22072)
- 年(21388)
- 创新(21026)
- 资助(20404)
- 重点(20288)
- 规划(19969)
- 部(19819)
- 项目编号(19171)
- 发(19145)
共检索到222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是探究性的社会活动,"必然无知"驱动着教育行动,使其有了多种发展可能。通过探究教育活动的"必然无知"不仅可以更好地揭示教育行动的逻辑,也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需要。教育行动是沿着自身的实践逻辑展开的,充分揭示默会知识之于行动的价值是重构教育理论的必要条件。为此,教育理论要具有情境适应性,能够准确地揭示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并深度介入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植根于坚实的民族文化传统,创新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和方式,回归教育原点讨论问题;要用符合自身学科立场的思想方法去审视教育理论,追求教育理论自身的品格和特性,始终把人作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大虎 许晨曦 吴克明 王琦
基于200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教育的创新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第二产业、高科技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人力资本聚集效应是教育的创新效应得以激发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以强化教育的创新效应为主线,重塑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实现高技能劳动力的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将高技能劳动力更多地配置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第二产业、高科技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有与时俱进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必须坚守公有制这个硬核,才能避免游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公有制 硬核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行动是人以言行为媒介、直面相对并相互影响的活动,具有包容各种异质性因素的品格,使之得以在边界内富有个性地生长,这是教育的专业性。古典教育理论深刻地挖掘了教育的行动性,揭示其中的关键是要通过"我"的言行的改变实现对他人的影响并使之发生期待中的变化。近代以来的教育理论背离了古典教育理论的行动性,教育理论的行动性被消解,在理论和实践上给教育带来了诸多后遗症。教育理论要蕴涵人们独特的精神追求与意义,要参与到教育活动的意义的建构之中,引领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去把握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和对生活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理论是个别化的,生成并适用于特定的场域,它对于认识和把握教育活动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关键词:
教育理论 行动性 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炜炜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外语教育带来了持续、全面、系统的变化,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教学热情被激发,个性化学习与评测路径得以搭建。外语教育应在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创新教学理念,制定行动逻辑,加快人机协同,促进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国庆
非逻辑认知是指从想象、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方式获得的认知,是一种试误的认知方式,是对逻辑演绎的否定。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尊重、宽容、激励、赞美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猜想,在“无为”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创造才能。
关键词:
非逻辑 非逻辑认知 教育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继国
主流企业理论是企业的合约理论 ,而合约的“不完全性”又是其逻辑前提。例如 :委托代理理论、股东至上论、剩余控制权的“独享”或“分享”论等都离不开合约的“不完全性”命题。但是 ,这些理论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研究发现 ,矛盾根源于“不完全合约”理论自身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进一步分析发现 ,合约理论的“悖论”又根源于企业产权理论中的“两权分离”说。本文提出“资本分裂”说 ,以解决“两权分离”导致的矛盾。“资本分裂”说要求对企业的本质及其相关企业理论做重新解释 ,进行企业理论创新。
关键词:
企业合约理论 两权分离 资本分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治理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仍然没有脱离静态治理和碎片化治理的窠臼,而旨在促进组织系统整体运作的整合性与协调性的整体性动态治理为此提供了借鉴范式,为职业教育治理理论及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大拓展空间。基于对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理论内涵的阐释和对其逻辑缘起的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治理创新,应该围绕树立横向思维模式以变革治理理念、确立组织优化方向以筑牢治理基础、夯实动态能力维度以打造治理优势、完善整体机制设计以优化治理模式、构建数据支撑机制以推进"循数治理"等思路搭建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廖敏伶 李明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三农”理论创新具有科学深邃、系统完备的逻辑理路。一是理论逻辑,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文化逻辑,在于对中华农耕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三是历史逻辑,在于对中国及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反思与借鉴;四是现实逻辑,在于对“新三农”问题的化解和回应;五是实践逻辑,在于对“三农”实践创新的指引和领航。通过以上“五重逻辑”审视习近平“三农”理论创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自觉自信。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飚 仇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阶段,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创新所造成的影响已成为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城市创新的理论机制,采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城市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抑制效应和要素成本效应对城市创新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高水平城市创新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协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市创新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建君
中国模式平稳转型的理论依据,是现有经济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的转型之谜。本文从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是指市场经济存在着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微观层次、以企业组织形式为核心的中观层次和以宪政性法律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层次。市场经济的这种层次性制度安排,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可行的逻辑线索,即通过微观层次价格机制的形成、中观层次企业制度的突破和宏观层次经济体制的完善这样三个改革阶段,实现向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平稳转型。中国模式正是通过微观先行、中观突破、宏观完善的转型次序,完整地体现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建构逻辑;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实践历程的实证考察,可以更清楚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振
农业经营体制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近年来派生出了许多创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型统分结合发展类型、形成逻辑、现实意义等的分析,形成以下研究结论:理论层面,新型统分结合更契合农业生产"统分结合"的需要;实践层面,新型统分结合解决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供给不足、适度规模经营不够、规模经济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意义层面,新型统分结合依托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以不同"统"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生产"模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巩固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鼓励形成多种类型的"统分结合"经营形式,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完善的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月梅
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杨月梅回顾本世纪各国会计研究史不难发现,人们关于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讨论大致可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这一时期会计研究的主题是公认会计原则,以归纳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金海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分析校长领导的行动逻辑提供了一种理论范式和分析框架,据此可以推理出校长的领导行为是学校场域、符号资本及校长惯习相互作用的结构化的产物,这一行动逻辑对认识、理解现实学校中多样化的校长领导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校长领导 行动逻辑 实践理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赫姣
数字交往具有“数据”核心而非“价值”核心原则,具有“技术逻辑”而非“实践逻辑”导向,应厘清数字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人的本质需求出发,超越对数字媒介的工具性运用以及对数字异化的有限规定。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提升创新逻辑、增强时代感召力为研究目的,加强人与物的要素关系、人与人的信任关系、数字话语与数字身份的全面关系建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