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1)
2023(3112)
2022(2348)
2021(2538)
2020(1799)
2019(4497)
2018(4543)
2017(6598)
2016(4793)
2015(5460)
2014(5857)
2013(4811)
2012(4566)
2011(4398)
2010(4666)
2009(4025)
2008(4051)
2007(3796)
2006(3467)
2005(3342)
作者
(10583)
(8706)
(8699)
(8429)
(5642)
(4178)
(4105)
(3608)
(3365)
(3317)
(3025)
(2920)
(2848)
(2758)
(2735)
(2728)
(2725)
(2605)
(2573)
(2567)
(2541)
(2149)
(2138)
(2092)
(2074)
(2042)
(1959)
(1870)
(1781)
(1773)
学科
教育(19065)
(10101)
经济(10087)
中国(10086)
理论(8774)
管理(6853)
(6367)
教学(6130)
(4991)
(4833)
企业(4833)
方法(4268)
研究(3899)
(3866)
思想(3759)
发展(3685)
(3561)
(3467)
政治(3409)
改革(3270)
高等(3145)
思想政治(3143)
政治教育(3143)
治教(3143)
德育(3121)
学法(2845)
教学法(2845)
学校(2830)
教育改革(2786)
技术(2653)
机构
大学(66534)
学院(58955)
教育(26741)
研究(24084)
(20218)
师范(20171)
师范大学(17024)
(16245)
(15966)
管理(15765)
经济(15298)
理学(13458)
理学院(13173)
科学(12938)
管理学(12782)
管理学院(12630)
北京(11325)
(11229)
职业(11201)
中国(10822)
教育学(10423)
(10282)
技术(10268)
研究所(10231)
中心(8972)
(8686)
(8675)
(8005)
教育学院(7673)
职业技术(7653)
基金
研究(33655)
项目(33346)
科学(28124)
教育(25095)
基金(20492)
社会(18462)
成果(17530)
社会科(17095)
社会科学(17093)
编号(17027)
(16339)
国家(16023)
课题(15344)
(14169)
(13902)
(13495)
科学基金(13213)
规划(11125)
项目编号(10314)
(9899)
研究成果(9657)
(9598)
基金项目(9597)
(9537)
重点(9320)
教育部(9259)
(8834)
年度(8708)
(8623)
(8590)
期刊
教育(46676)
研究(30907)
中国(21734)
(18212)
经济(18212)
职业(10892)
技术(9040)
技术教育(7021)
职业技术(7021)
职业技术教育(7021)
(6599)
大学(6578)
学报(6573)
科学(5751)
高等(5483)
管理(5320)
成人(4978)
成人教育(4978)
(4871)
论坛(4871)
高等教育(4833)
(4478)
图书(4132)
学学(4111)
发展(3946)
(3946)
财经(3891)
职教(3711)
比较(3638)
(3573)
共检索到100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教育作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可能有统一的定义。教育自身是一种指向"人"的实践活动。仅仅将教育自身作为"本体"去界定,只能勾勒出教育范畴"永恒性"的一面;教育自身只有在"教育是怎样的"问题域中才能展开它丰富的历史内涵,并在对"教育何以可能""、教育何以如此"的探究中得到解释。教育自身与"办教育""、用教育"的关联,形成了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多学科研究教育的客观基础。立足于教育自身、拓宽视野、开放边界,是教育学在多学科研究教育的语境中可以秉持的学科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反思,教育的价值尺度是"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能够揭示教育"历史性"的那些范畴,一定是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迟艳杰  
长期致力于教学理论反思和建设的徐继存教授,在最近出版的著作《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立场》)中,对自己的教育研究经历做了回顾:从初识教学论、再学教学论、教授教学论、问题教学论、守望教学论到践行教学论,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在本书中对教育学的关切和认识,是基于他自己的教育生活,也能体会出他这是由心发出、由行诠释的教育学者的立场。一、《立场》的立论前提:一个理论贡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教育学者的立场是教育学者基于学科逻辑的政策主张。共同的逻辑起点和基本价值诉求使得教育学者立场的一致性成为可能。学术逻辑的严谨性和学术伦理的正当性是教育学者立场合法性的保证。教育学者的立场是教育决策合理性的重要来源。教育学者应该通过学术的自觉和努力,在教育政策的话语平台上表现出其应有的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方展画自从1992年底“全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以来,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构建问题已引起国内高教理论界日益广泛的兴趣和重视,并逐渐形成高教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3年来,围绕着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高等教育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高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普通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高等教育学必须承担起理论建设的任务 ,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有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地位 ,才能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 ,并对高等教育实践起有效的指导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教育学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培养人的学科,教育学想要履行教育学科本身的理论和实践使命,就必然跨越学科之间的疆界,同时需要建立教育学的立场。教育学自身理论领域的界限来自于其所要研究和培养的对象,集中体现了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关系。教育学要把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发展作为首要研究任务。教育学研究建立在每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存在于对社会与文化情境的理解之中;理论概念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是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内在机制;教育作为实践精神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体。由此,教育学成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张晓瑞  
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力倡导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日,发展却举步维艰。面对成人教育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情况,其学科定位无疑是当下亟待解决的。本文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学科研究主体、学科理念、学科本体三方面予以破解,确立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独立定位。这一定位将会对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扩充、价值体系的确立以及学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普通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民族院校前列。教育学是学校历史比较悠久、特色鲜明、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全国较早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是历届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剑  董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就是教育学看待问题的方式,这种方式最终取决于“教育”的方式。教育是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具有生命性,而且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也因为生命的“在场”而具有意义。这决定了教育学必须具有生命的立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意味着教育学是“成全生命”的人文之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枬  
教育学与美学的关系演变经历了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教育审美学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育美学出现了教育学与美学的交叉渗透,它表现为三种样态:一是在教育学中直接沿用美学概念;二是对美学概念予以教育学的移植;三是对美学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教育美学的建构必须坚持教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立美育人的目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多学科的"联合",其行动单位依然还是"学科",而不是"学科间"或"跨学科"。困扰中国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不是森严的学科边界所造成的思想桎梏,反而是学科边界意识淡漠所导致的"无立场"陈述。教育学学科边界的确立,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学者学科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学科认同感的强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通过对高等教育学学科观念变迁的历史分析,指出了只有以高深学问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基础,高等教育学才能实现学术的合法性;并主张以高深学问为基础重新界定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厘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内涵,重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当人们说"高等教育学不是一门学科"时,实际上混淆了学科成立的条件和学科成熟的标准这两个问题。高等教育学符合学科成立的条件,但还没有达到学科成熟的标准,因此高等教育学目前还只是一门"应然学科"。应然学科的建设走的是以学科的外在建制来推动学科的内在建制的道路。作为应然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保持坚定的学科信仰,要更加重视外在建制的建设和应用研究,并加强对学科的哲学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科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 ,但高等教育学本身却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学科建设的重任。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大声疾呼“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的今天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取向至关重要。展望未来 ,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学科研究领域 ,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