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2)
- 2023(3535)
- 2022(2840)
- 2021(2936)
- 2020(2219)
- 2019(5073)
- 2018(5059)
- 2017(7897)
- 2016(5530)
- 2015(6119)
- 2014(6251)
- 2013(5199)
- 2012(4882)
- 2011(4636)
- 2010(4837)
- 2009(3937)
- 2008(3916)
- 2007(3512)
- 2006(3250)
- 2005(3051)
- 学科
- 教育(18684)
- 管理(12192)
- 业(9959)
- 企(9496)
- 企业(9496)
- 中国(9451)
- 济(9314)
- 经济(9301)
- 理论(6637)
- 教学(5584)
- 财(4577)
- 学(4355)
- 方法(4339)
- 发(3732)
- 发展(3535)
- 展(3413)
- 思想(3357)
- 数学(3283)
- 政治(3270)
- 革(3244)
- 制(3242)
- 农(3239)
- 数学方法(3209)
- 务(3160)
- 财务(3159)
- 财务管理(3155)
- 改革(3143)
- 企业财务(3094)
- 思想政治(3063)
- 政治教育(3063)
- 机构
- 大学(68705)
- 学院(63528)
- 教育(26417)
- 研究(24038)
- 范(19944)
- 师范(19907)
- 管理(19411)
- 理学(16898)
- 师范大学(16737)
- 理学院(16604)
- 济(16227)
- 管理学(16195)
- 管理学院(16045)
- 京(15886)
- 经济(15573)
- 科学(12363)
- 职业(11385)
- 中国(11300)
- 所(10940)
- 北京(10934)
- 江(10549)
- 技术(10447)
- 教育学(10309)
- 研究所(9855)
- 中心(9719)
- 财(9412)
- 院(8702)
- 州(8288)
- 职业技术(7749)
- 教育学院(7569)
- 基金
- 项目(39009)
- 研究(36923)
- 科学(33029)
- 教育(26613)
- 基金(25433)
- 社会(21344)
- 家(20857)
- 国家(20479)
- 社会科(19830)
- 社会科学(19824)
- 编号(17828)
- 成果(17572)
- 科学基金(17352)
- 省(16004)
- 划(15938)
- 课题(15929)
- 年(13816)
- 基金项目(12460)
- 规划(11943)
- 部(11149)
- 项目编号(10936)
- 教育部(10638)
- 性(10480)
- 重点(10368)
- 度(10367)
- 研究成果(9594)
- 资助(9577)
- 自然(9443)
- 阶(9305)
- 段(9262)
共检索到104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教育者的自我治理是塑造自身教育品质的行动。自我治理对自我施加变革的权能,把自己转化为伦理性的教育主体。教育者的自我关心、自爱和自我赋值是自我治理不可或缺的方式。教育者的自我治理建立在自我关心的基础上,自我关心是照料心性秩序、获得自我的伦理之美的方式,是心灵之善的实践。教育者的自爱,是获得自身统一与真诚性的方式,是唤醒教育良知的反思性治理。教育者的自我赋值塑造自己主体价值和教育行动的价值,是对自我进行价值治理的行动。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治理、自我塑造、自我赋值、自我教育在实践中是统一的,教育者的自我治理是教育者建构教育关系、发出教育行动、创造教育价值不可或缺的构成性条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松
文章从哲学的意义上 ,探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师的社会形象应当是“执掌明灯者”。继之 ,从教育的真理性上阐述任何教育家都只是亲近真理过程中的普通人 ,必须具有谦和、批判精神。最后从学校教育扼杀学生个性的弊端论述中 ,呼唤优秀的大学 ;优秀的大学应具有创新的教育 ,以担当起选拔精英的责任
关键词: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学校教育 适应 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鸾 崔雯 王智攀
学科教师教育者因其工作逻辑的复杂性,同时承载学术研究者、教学示范者、教育服务者等多重身份,在多重身份的碰撞下学科教师教育者面临多样化的困境与抉择。为探究学科教师教育者在多重身份困境下的行动逻辑,本研究假设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为多重自我,借鉴自我博弈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三位学科教师教育者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其在多重身份中的困境与行动抉择。研究发现:多重身份下的学科教师教育者面临学术时间琐碎、空间狭窄;“教”“学”错位失配、矛盾凸显;合作协同不够、疏不间亲等困境。当多重自我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科教师教育者会基于自我意识中的效能动因、行为动因、公平动因、认同动因展开博弈,进行自我利益的相对理性分割,在多重自我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寻找更优策略。
关键词:
学科教师教育者 多重身份 自我博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者的心灵诗学》一书基于对教育技术化时代的专业主义、行为主义教师教育理论的反思,针对苏格拉底的“谁是懂得人性和具有心灵美德的教育者”这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探寻,通过对教育者心灵完整性的理论化建构,探寻了教育者自我塑造的精神实践,诠释了教育者的心性品质和心灵美德,描绘了教育者的心灵气象和精神气质,建构了教育者的理智德性、情感德性、伦理德性、技艺德性同构互成的教育美德,提出了教育者心性秩序主体化建构的心灵诗学和生命美学,从而回答了“谁是技术时代的真正的教育者”这一教育的本原性问题。
关键词:
教育者 《教育者的心灵诗学》 心灵诗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文静 胡艳
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建构不仅是成为教师教育者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要素之一。大学教师、研究者、教师的教师是教师教育者的三个亚身份;大学教师属于机构身份,是教师教育者优先建构的身份,研究者与教师的教师属于话语身份,即个体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中的对话关系中形成的。此外,教师教育者的自然身份和教师教育情境,特别是职称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他们难以平衡不同的亚身份,构成身份认同的危机。教师教育者需要共同体以建构"附属身份"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支持。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大学教师教育者 身份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立杰 刘静炎
自我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教师教育者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走进实践、亲身体验教学,运用自传、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等方式,在实践中体验、交流、传播理论,提出了身体力行,公开、合作与重构,关照"活"的矛盾等主张,这一运动突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提高的二元对立,是教师专业发展范式革命的延续,为教师教育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并提示人们关注教师教育者这一特别的群体。
关键词:
自我研究 教师教育者 教师教育 实践反思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金松林
罗兰·巴尔特曾长期在国内外任教,切身的体验使他认识到权力无处不在,它甚至渗透到学校和教育之中。为了摆脱权力的束缚,使每个受教者都能够呈现出自身的差异,他采取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法,即幻想式教学。在法兰西学院的研讨班上,他依次讨论了"个人节奏性""中性"以及小说的写作,这些虽然能够给予受教者短暂的精神自由,但无法改变权力普遍存在的事实,所以这一教学法浸润的是巴尔特内心深隐的人文情怀以及乌托邦精神。
关键词:
罗兰·巴尔特 幻想式 教学法 权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秀丽
本文介绍英国语言教学专家Julian EdgE新近提出的教师教育者发展的新理论——反省模式。这一模式认为,教师发展沿着从模仿、应用、提炼、反思到行动等五个维度发展,分别体现出有方法性、有技术性、有理论性、有知识性和有实用性等不同特点。在这些发展过程中,反省自始至终存在。本文对反省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论。文章指出,教师教育者是刚刚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却是一个有前途的研究领域,这对国际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等学科的教师培养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反省模式 反省 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农
教师的成长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发展过程。对此人们也已形成共识。由此看来作为教师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在逻辑上分析,应当接受过与教师职业相关而特殊的专业教育,并经历特殊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教育者要能够帮助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者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金兰
本文旨在通过描述与评论美国高等学校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者的外观基本情况和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者在职业教师培养中喜欢运用的专业发展模式、教学途径、最常任教的课程及科目、自身所进行的专业发展活动等,期望使读者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与高等学校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者的一般特征及整体素质有所了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任何成人也不要自信自己施与儿童的一切均是有益的。即使只说我们指向儿童的行为动机,谁又敢说自己没有对儿童发过无名火、做过莽撞的事?当然,绝大多数时候,当我们面对儿童的时候,油然而生的还是呵护、怜惜、感动、帮助以及成就他们的进步、着眼于他们的成长。作为教育者,我们会真诚地把人类的、连同我们自己的经验奉献给儿童,并能从儿童的快乐和发展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为了让儿童在当下能度过幸福的童年以及在未来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我们很可能会自觉修炼,从先辈的智慧中汲取影响,最不济也会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教育作为做到最好,以使儿童能
关键词:
教育者 参考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晔
《中国高等教育》一如珠峰,是伫立在我心中的永远的女神。2016年,在《中国高等教育》特约评论员聘任大会上,我曾讲,此时此刻身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神园,推开她西边的窗,是我的家园;推开她北边的窗,是我的校园。《中国高等教育》离我最近,着实是我的至亲至爱。每每从中国教育报刊社走过,唐总,总会跳跃在我眼前,翻翻微信,她已在中国的西北中,抑或东南。于是思念变成所有的感叹:圈里人都说她办刊聚人、办会聚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伟
"谁是最初的教育者"涉及教育成为可能的逻辑起点,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康德的教育哲学关注了这一难题,但否认了神圣的存在者,以及能够自我教化的"第一个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康德走向了历史哲学,走向了历史中的"天意"。康德认为,天意是最初的教育者。不过天意教育的出现,意味着人的教育的终结。若要走出康德的解题思路所导致的困境,一条可行的道路就是走向将教育者与学习者关联在一起的真正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
教育者 天意教育 人的教育 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秀霞
一流的教育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同情精神,进而根本上是一种同情性的教育。同情性教育需要教育者用深厚的同情精神去成就。对教育者而言,要以深厚的同情精神感染学生,能够收缩自己而主动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帮助学生充分施展个性内涵等。为此,实践中应坚守四种立场,即有交换的关系立场、有边界的助益立场、有伦理关怀的旁观者立场、有接纳的主体立场。
关键词:
教育者 同情 立场 同情性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现代职业教育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者是承担教育和训练责任,对职业教育学习者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施加影响,使之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的教育活动主体。与普通教育者相比,除了一般教育者应具有的素质外,职业教育教育者还应具有技能型人才的各种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