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2)
- 2023(14438)
- 2022(12169)
- 2021(11475)
- 2020(9769)
- 2019(22680)
- 2018(22400)
- 2017(41453)
- 2016(23721)
- 2015(26736)
- 2014(26780)
- 2013(26288)
- 2012(24581)
- 2011(22419)
- 2010(22478)
- 2009(20801)
- 2008(20858)
- 2007(18749)
- 2006(16418)
- 2005(14696)
- 学科
- 济(93762)
- 经济(93575)
- 管理(59368)
- 业(57330)
- 企(46285)
- 企业(46285)
- 方法(45033)
- 数学(39007)
- 数学方法(38671)
- 中国(31783)
- 农(25376)
- 财(24664)
- 学(22571)
- 教育(21276)
- 贸(20289)
- 贸易(20280)
- 易(19774)
- 业经(19293)
- 制(18303)
- 理论(16664)
- 农业(16226)
- 地方(16065)
- 和(14758)
- 银(14492)
- 务(14462)
- 财务(14443)
- 银行(14431)
- 财务管理(14408)
- 融(13999)
- 金融(13996)
- 机构
- 大学(346968)
- 学院(337055)
- 济(139237)
- 经济(136490)
- 研究(125872)
- 管理(120706)
- 理学(104968)
- 理学院(103572)
- 管理学(101701)
- 管理学院(101057)
- 中国(89256)
- 科学(77144)
- 京(74822)
- 所(65443)
- 农(62865)
- 财(62508)
- 研究所(60106)
- 中心(55255)
- 业大(52660)
- 范(52524)
- 师范(51966)
- 财经(50688)
- 农业(50060)
- 江(49852)
- 北京(48255)
- 经(46279)
- 经济学(44435)
- 院(44207)
- 师范大学(42866)
- 教育(40358)
- 基金
- 项目(224906)
- 科学(177492)
- 基金(163474)
- 研究(162442)
- 家(145414)
- 国家(144126)
- 科学基金(120497)
- 社会(104631)
- 社会科(98189)
- 社会科学(98157)
- 基金项目(85892)
- 省(85632)
- 教育(81016)
- 自然(77588)
- 划(75972)
- 自然科(75878)
- 自然科学(75850)
- 自然科学基金(74596)
- 资助(67006)
- 编号(64716)
- 成果(55036)
- 重点(52777)
- 部(52774)
- 发(48938)
- 课题(47424)
- 创(46747)
- 教育部(45291)
- 科研(43717)
- 创新(43572)
- 国家社会(43216)
- 期刊
- 济(146018)
- 经济(146018)
- 研究(107159)
- 中国(71104)
- 学报(60769)
- 教育(59367)
- 农(55924)
- 科学(53114)
- 财(47617)
- 大学(45568)
- 学学(41858)
- 管理(41182)
- 农业(37819)
- 融(27871)
- 金融(27871)
- 技术(27789)
- 财经(25779)
- 经济研究(25284)
- 经(22237)
- 业经(21613)
- 业(21471)
- 问题(19981)
- 贸(18641)
- 世界(17118)
- 版(17118)
- 国际(16557)
- 技术经济(15680)
- 统计(15339)
- 科技(14808)
- 业大(14736)
共检索到502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俊 何多明
教育系统的结构对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有重要影响。中国、德国与美国的教育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带来了不同教育系统中的个体所面临的教育路径分化与选择的不同。在德国,个体教育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进入教育类型与层次中的哪个部分;在美国,个体教育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选择哪所学校;在中国,个体对学校和学校类型的选择都比较重要。这些差异分别对相应的教育体系构成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结构 社会地位 职业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德
社会地位生成机制研究表明,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本文从社会分层影响高等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受高等教育权,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社会中,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与质量的阶层分布显著差异证明受高等教育机会权的特权属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升学率以及起薪的阶层差异也证明受高等教育成功权的特权属性。高等教育强化社会分层,进而强化受高等教育权的特权属性。受高等教育权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失去了调节器的作用,成为加剧社会分层的助推器。目前的奖励性高考加分政策也强化了受高等教育权的特权属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以及司法实践也要求把就业权纳入受高等教育权范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衡 王云兰
社会流动是社会分层系统的重要特征。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成长。因此, 通过适当、良性的社会流动来调整社会分层意义重大。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归结为先赋性因素(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欣 尹韶青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本文对两者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提出要不断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同时改变不同阶层对高等教育差异影响强化的现象,以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 双向关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祖超 阎凤桥
本文以社会分层时教育分层影响的理论为基础,以西安5所民办高校 3624份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和其他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学生家庭背景对于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毕业去向意愿的影响。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发现,家庭职业和教育背景对于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正向影响;接受民办高等教育或公立高等教育学生的家长在不同教育程度的分布比例上存在差别;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子女进入民办高校中计划内招生项目、学历文凭试点项目或自学考试招生项目具有正向作用,家长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之却有负向作用;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于子女毕业后升学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我国社会分层对于教育分层产生的多方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分层 民办高等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亚强、刘丽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1期中撰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了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局限性,剖析了社会分层指标在农民教育选择中的作用形式,呈现了农民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表现出的形态,并提出实现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观念理性回归的路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亚强 刘丽
在社会分层的框架中,不同的教育类型通向不同的职业,从而将受教育者分流到高低不等的社会层级,教育成为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农民子女一方面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对普通教育的偏爱,职业教育成为次要选择。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从社会大环境着眼,倡导尊重技能的新型人才观,实现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的转换;二是要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实用技能,真正提升他们在用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向上流动。
关键词:
社会分层 农民子女 职业教育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新忠
美国高等教育通过政府、高校、社会成员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基于本土文化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流秩序,对本国社会成员的分层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经验做法,我国政府应加强法律政策调控,高等教育要实施内外合理分流,社会各界要助推人才良性流动,高校学生要改变职业观念,协力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进而促进社会合理分层流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玉杰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层次性是影响社会阶层定位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扩大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张力,高等教育机遇的共享性是社会流动的催化因素。
关键词: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 社会流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文伯 马瑜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影响着职业地位的获得,也影响着社会流动的方向。通过调查整理采集到34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之后发现,在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因素中,教育作为获致因素的代表对职业地位的获得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数据显示高等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流动,特别是代际流动,而且也有维持原有社会阶层结构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睿云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发"社会结构紧张"等诸多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职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基础阶层"实现上升性流动等积极作用,却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与制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能。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就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分层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洁莹 马庆发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状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社会分层理论昭示:现代社会个人阶层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在我国当前的阶层状态下,现代职业的变迁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接受职业教育的阶层资源却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
社会分层 职业教育 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卓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资本形式,"学业资本"和"品味资本"分别是以学业、学术、学问为基础的文化资本和以品味、格调、情趣为基础的文化资本。相比品味资本而言,学业资本在阶层差异方面表现不是很明显,因而更有利于弱势阶层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实现上向流动。相比学业资本而言,品味资本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联系更为紧密,在学习过程和交往过程中,以及在考试选拔的过程中,不同阶层的学生最终还是能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
学业资本 品味资本 教育 社会分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明丽 聂伟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以及职业差异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教育上呈现出较大差距,职业教育的受众多为社会下层群体就是一个例证。教育应该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被遮蔽起来。为彰显这种作用,政府要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教育,既要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渠道,提升其个人发展空间,还要提高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同时,职业院校自身也应加强内部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职业教育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