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6)
- 2023(15258)
- 2022(12765)
- 2021(11928)
- 2020(9671)
- 2019(22310)
- 2018(21995)
- 2017(39853)
- 2016(22389)
- 2015(25746)
- 2014(25471)
- 2013(25024)
- 2012(24178)
- 2011(22799)
- 2010(23137)
- 2009(21114)
- 2008(20826)
- 2007(18642)
- 2006(17136)
- 2005(16202)
- 学科
- 济(105836)
- 经济(105728)
- 管理(54674)
- 业(48929)
- 企(37740)
- 企业(37740)
- 中国(36940)
- 方法(35441)
- 数学(29990)
- 数学方法(29690)
- 地方(27289)
- 农(24774)
- 学(24393)
- 教育(21893)
- 业经(21482)
- 财(19878)
- 贸(19829)
- 贸易(19811)
- 易(19199)
- 制(18110)
- 理论(18101)
- 融(17903)
- 金融(17902)
- 发(17134)
- 银(16899)
- 银行(16859)
- 农业(16850)
- 行(16477)
- 地方经济(16453)
- 环境(15761)
- 机构
- 大学(327042)
- 学院(320895)
- 济(139679)
- 经济(136835)
- 研究(128820)
- 管理(109949)
- 中国(95111)
- 理学(92076)
- 理学院(90806)
- 管理学(89274)
- 管理学院(88648)
- 科学(75478)
- 京(73767)
- 所(67301)
- 财(63368)
- 研究所(60676)
- 中心(55119)
- 农(52281)
- 范(52157)
- 师范(51692)
- 江(50567)
- 北京(48923)
- 财经(48759)
- 院(45746)
- 经济学(44606)
- 经(44434)
- 师范大学(42332)
- 业大(42220)
- 农业(40771)
- 州(40282)
- 基金
- 项目(201571)
- 科学(158839)
- 研究(153497)
- 基金(143200)
- 家(125515)
- 国家(124371)
- 科学基金(103631)
- 社会(96869)
- 社会科(91692)
- 社会科学(91670)
- 省(77274)
- 教育(75718)
- 基金项目(73212)
- 划(67760)
- 自然(62896)
- 编号(62497)
- 自然科(61297)
- 自然科学(61276)
- 自然科学基金(60213)
- 资助(59691)
- 成果(55112)
- 发(49740)
- 重点(47644)
- 课题(47392)
- 部(47043)
- 创(41706)
- 教育部(40708)
- 国家社会(40476)
- 发展(40295)
- 展(39643)
- 期刊
- 济(167239)
- 经济(167239)
- 研究(113421)
- 中国(83391)
- 教育(62682)
- 学报(50728)
- 农(48158)
- 财(46526)
- 科学(46520)
- 管理(44443)
- 大学(38719)
- 学学(34550)
- 农业(33450)
- 融(32915)
- 金融(32915)
- 技术(30305)
- 经济研究(27981)
- 财经(25343)
- 业经(23622)
- 经(22273)
- 问题(21665)
- 贸(20795)
- 国际(20209)
- 业(19283)
- 图书(18890)
- 世界(18637)
- 坛(16345)
- 论坛(16345)
- 技术经济(16029)
- 职业(15727)
共检索到532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湘泉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和色彩,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部门被外界描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加入WTO后,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将面临着国际化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刊特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撰文,分析我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问题和对策,以引起各界关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无论是在研究队伍、发展速度、理论来源等方面,还是在研究视域与范围、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核心贡献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演进特点。当前该学科已经进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学科再建设问题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桂荣
中国教育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耦合。改革开放30年之际,中国教育经济学也迈进了"而立之年"。本文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为研究依托,系统分析中国教育经济学从创生、兴起,到繁荣、成熟等发展阶段的研究内容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动。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晓宇 麻嘉玲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后产生发展的交叉学科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开端良好,发展迅速。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4%的研究为代表,中国教育经济学在以学术研究支持和推动国家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呈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也引领推动了整个教育学术领域的科学化,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丰富的知识贡献。展望未来,中国的教育经济学一方面要更紧密地结合教育实践,另一方面需要继续提高研究质量,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做出更多重要贡献。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学科发展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张振助 徐坚成 高书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维 陈勇
以精确的量化分析代替模糊的文字描述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本文以《教育与经济》期刊从1985年到2008年间所发表的1600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论文的5773个关键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手段首次形象地展示出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为我国教育经济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把握重点研究方向、选择前沿课题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河清
尊敬的各位来宾、专家、学者,尊敬的各位新老朋友、学会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之年。在这个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的年份,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十分重要的时刻,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负责人,我谨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为本次大会的召开给予的宝贵支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扑面而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既面对数字化鸿沟所带来的挑战,也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把远程学习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第一选择;在国民教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钋
2000年以来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教育问责制政策的推行,美国基础和高等教育领域均出现财政集权和管理集中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对教育问责制的研究,研究方法倾向于采用随机实验研究。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斯蒂芬·梅钦 杨娟
教育经济学目前已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000年以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类核心期刊关于教育经济学发表的论文数是20世纪80年代的近4倍。斯蒂芬.梅钦认为,这个领域研究兴趣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教育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此外,数据的可获得性、方法论的完善以及教育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都促使教育经济学领域出现研究热潮。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教育政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袁贵仁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贾云鹏 狄昱函 曾红权 刘青秀
教育行为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的出现和行为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教育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行为,但侧重于学生行为;理论主要来自于行为经济学领域;研究方法综合了行为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个体行为实验法为主;研究成果体现在理论验证、实践指导以及学术地位提升等方面。教育行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对象,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也存在研究对象泛化、理论适当性不足以及创新性有限等问题。作为一个新出现的学术领域,教育行为经济学对教育行为和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才崭露头角,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其自身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 教育行为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