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1)
2023(7963)
2022(6978)
2021(6739)
2020(5821)
2019(13904)
2018(13836)
2017(24551)
2016(14737)
2015(17097)
2014(17581)
2013(16684)
2012(15938)
2011(14579)
2010(15213)
2009(13947)
2008(14040)
2007(12844)
2006(11193)
2005(10230)
作者
(41335)
(34566)
(34530)
(33218)
(22018)
(16691)
(16088)
(13598)
(13238)
(12370)
(11732)
(11465)
(11039)
(11035)
(11015)
(10924)
(10913)
(10259)
(10073)
(9951)
(8823)
(8761)
(8445)
(8036)
(7880)
(7852)
(7818)
(7816)
(7092)
(6966)
学科
(52257)
经济(52177)
管理(33339)
(32666)
(25989)
企业(25989)
方法(25730)
数学(22404)
数学方法(22169)
教育(20784)
中国(19798)
(15735)
(14815)
(12876)
理论(12042)
(10245)
贸易(10239)
业经(10093)
农业(10070)
(9931)
地方(9374)
(9262)
(8738)
技术(8011)
(7891)
金融(7889)
(7768)
(7686)
银行(7652)
教学(7545)
机构
大学(214119)
学院(205260)
(76983)
研究(75903)
经济(75088)
管理(71263)
理学(61092)
理学院(60243)
管理学(58963)
管理学院(58532)
中国(50356)
(47210)
科学(45999)
(39391)
(39063)
师范(38782)
教育(36425)
研究所(35906)
(35679)
(35484)
中心(33630)
(32686)
师范大学(32007)
北京(30929)
业大(30163)
财经(28308)
农业(28128)
(26309)
(25725)
(25366)
基金
项目(130291)
科学(102608)
研究(101111)
基金(90782)
(79055)
国家(77907)
科学基金(64350)
社会(60540)
社会科(56846)
社会科学(56825)
教育(54989)
(51496)
基金项目(47183)
(46067)
编号(44067)
自然(40088)
成果(39874)
自然科(39079)
自然科学(39064)
自然科学基金(38369)
资助(37351)
课题(33320)
(31361)
重点(31097)
(28933)
教育部(27295)
(27288)
(26857)
(26684)
项目编号(26300)
期刊
(84420)
经济(84420)
研究(70905)
教育(57267)
中国(49713)
学报(33265)
(31982)
科学(29197)
(27953)
大学(25858)
管理(24129)
学学(22346)
农业(21664)
技术(20933)
(15472)
金融(15472)
财经(14092)
职业(13684)
经济研究(12928)
业经(12843)
(12490)
(12186)
图书(11493)
问题(11456)
(10823)
论坛(10823)
(10416)
(9881)
世界(9861)
(9778)
共检索到318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松涛  毕雪梅  张东会  
家庭学校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演变创新的重大成就之一。最近10年来家庭学校的形态化和生态化发展进程更加显示出其历史性的内在活力和超越价值。本文在系统概括、分析美国家庭学校兴起的动因、类型、规模、结构和教学活动等组织现状的基础上,力求对其超越性的生态化历史地位和价值给予客观的揭示,以期对今日教育之多样化、回归化和超越化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启光  
家庭学校教育是当代美国发展迅速 本文综合现有的一些资料首先对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与历史演进作出论述其次重点介绍了美国关于家庭学校教育运动而开展的主要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铄  杜浩然  
本文利用2011年CHNS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分位数分解和反事实分析深入探讨影响区域收入差异的"回报影响"和"变量影响",发现"回报影响"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差异有抑制作用,而"变量影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本文尝试给出了减小区域间收入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金财  王文春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多维度关系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关系在家庭财产决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关系在显著提高家庭财产拥有量的同时,也会引起家庭财产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夏普里值分解发现,关系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约为22%,且该贡献度在城市地区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另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关系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显著高于其对中西部地区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从不同家庭农场投入的生产要素属性和农场主的身份出发,通过案例分析不同的要素投入和农场主身份特征对家庭农场的生成机制和运营特征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按照农场主身份和要素投入的属性来看,家庭农场可以区分为内生—要素专用性程度低、外生—要素专用性程度低、内生—要素专用性程度高、外生—要素专用性程度高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在目标函数、组织结构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政府在扶持和规范家庭农场发展时,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农场的效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世厚  段庆阳  
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时期、形成与合法化时期,目前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和完善的教育支持系统。家庭学校教育在学生学业水平和社会化水平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并对美国的家庭、教育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占魁  
从源头上讲,意识形态源自于某个重要人物的个人观念,但是,一旦获得公开表达与官方传播,它就会发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最终取得众多社会成员的赞同与接受。由此,意识形态在实现其从"个人观念"到"集体信念"身份转换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其在众多社会舆论中的宰制地位。问题是,教育过程不同于政治宣传。然而,当意识形态以"共同价值"或者"公共善"的面貌取得其在学校中强制推行的合法地位时,其拒绝接受讨论、检证与批判的独断性与排他性,往往会使这种以理论或者知识形式出场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蜕变为一种强制性的灌输过程,进而彻底消解了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明强,徐加,黄祖辉  
家庭消费的分析,是整个消费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助于揭示家庭消费变化的趋势,而且可以为消费品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本文结合浙江省农民家庭消费的实际,对回归分析方法在农民家庭消费分析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一、农民家庭消费收入弹性的回归分析 农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一般来说,收入水平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Engel)曾在研究有关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尽管恩格尔定律在我国农民家庭消费分析中的适用性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王琳  
对于处在现代化后期发展阶段和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的中国而言,家庭多代代际关系网络已成为中国家庭的常态。家庭多代代际关系网络比传统定义下的家庭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6个典型家庭的研究发现:家庭代际关系网络分布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叠加,空间离散并未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分隔;家庭代际关系呈现出完全团结型、双轴团结型、基本团结型、部分团结型和分化型等多种模式;家庭代际支持的内容多样化、方向多元化,不同类型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不同;家庭代际关系网络的中心及代际间的联结方式存在差异;家庭代际关系的互惠性不具有即刻性,跨个人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的代际互惠才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邵秦,胡明霞  
一概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谓之社会的细胞。它是以婚姻、血缘与收养关系为纽带,受一定的心理因素、道德观念与社会意识、经济联系等社会关系支配而形成的人口组合。家庭结构即为家庭人口组合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称之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其总体模式为家庭结构类型;与数量相联的是家庭规模大小;而中心问题是家庭中人际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葛建华  
组织目标的空泛模糊,是当前企业中的普遍现象。对于管理而言,设定什么目标的可能要比如何实现它更为重要,一旦目标被设定,达到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就只是技术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程伟庆  
长期以来,对于组织的研究多见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学科,而经济学对于组织的研究则是相当忽视的。这一看法似乎与人们的直觉并不相符,但考虑到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一直将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视为一个“黑箱”,多数人是会同意这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薇  
家庭教育不仅是促使子代“成人”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代际“筹划”实现亲代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家庭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忽视“个体成人”价值本身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子代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类代际更好的继替,为此,须回归家庭教育价值及实践本身。不同的时空场域和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展开的逻辑起点和实践理路不同,现代家庭教育正处于古今交融的时间场域、中西互嵌的空间场域、家庭变迁的社会场域。在如此复杂的处境中,要切实开展并发挥家庭教育的现实功用,应该树立“在世代之中存在”的家庭发展观、“亲亲为大”的家庭亲子观、“成人先于成才”的家庭成才观。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层面“再家庭化”的政策支持、社会层面拟“亲缘共育”机制的再造、家—校合作层面“主体权责”边界的明晰、家庭本身层面的“自觉自为”等实践措施,共同培育内心丰盈、人格健全的子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海平  牛兴奎  李武林  李艳玲  孙昌霞  
以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最适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影响因素,为推进我国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提供借鉴。采用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家庭农场收益的经营面积、粮食单均产量等9个因素建立了单位面积收益回归模型,探索了家庭农场单位面积收益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影响,并提出了三种面向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省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在12.1~13.34 hm~2之间。经过比较,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家庭农场单位面积收益和各个影响因素方程基本一致,通过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拟合,最大回归残差仅为2.67%,二者的拟合度很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瑞铭  王复基  詹圣泽  
以厦门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5至2020年研究区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相关数据,构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第一产业收入三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在家庭经营性收入、第一产业收入以及农业收入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研究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研究区各级政府在实现农民转产转业、就业创业方面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各要素之间的配比是相适应的;工资性收入在研究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结构中逐渐成为绝对主体地位;三产业融合发展局面正在逐渐形成;农业收入是研究区农民家庭第一产业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家庭经营纯收入自2005年起虽逐年增长但增速缓慢;提升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结构的比重中,农业收入是关键环节。耕地碎片、生产分散、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是影响农业收入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提出了针对存在问题的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