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5)
2023(5919)
2022(4639)
2021(4668)
2020(3333)
2019(7595)
2018(7055)
2017(11299)
2016(7212)
2015(7709)
2014(7623)
2013(6495)
2012(5867)
2011(5397)
2010(5491)
2009(4703)
2008(4667)
2007(4335)
2006(3947)
2005(3539)
作者
(15389)
(12903)
(12648)
(12473)
(7994)
(6000)
(5955)
(5085)
(4803)
(4578)
(4341)
(4168)
(4090)
(4068)
(3937)
(3911)
(3878)
(3745)
(3734)
(3706)
(3235)
(3212)
(3058)
(3052)
(3011)
(2922)
(2867)
(2805)
(2579)
(2568)
学科
教育(19323)
(14845)
管理(14219)
(14030)
经济(14006)
中国(12030)
(10418)
(9590)
企业(9590)
农业(7744)
理论(6911)
教学(6198)
(6013)
(5328)
业经(5238)
收入(5062)
(4970)
发展(4874)
(4750)
(4457)
分配(4285)
思想(3774)
政治(3700)
技术(3698)
(3599)
方法(3559)
研究(3475)
思想政治(3474)
政治教育(3474)
治教(3474)
机构
大学(85713)
学院(83857)
研究(31863)
教育(27867)
管理(24501)
(23698)
(22864)
经济(22819)
师范(22799)
理学(20871)
理学院(20548)
管理学(20073)
管理学院(19885)
(19153)
师范大学(18780)
中国(17687)
科学(16838)
职业(14481)
(14413)
(14003)
(13799)
中心(13740)
技术(13422)
北京(13109)
研究所(12934)
(12111)
(11273)
教育学(10883)
财经(10433)
职业技术(9891)
基金
项目(53298)
研究(50634)
科学(43681)
基金(34003)
教育(31630)
社会(29946)
(28232)
社会科(27921)
社会科学(27914)
国家(27750)
编号(24216)
科学基金(23024)
成果(22989)
(22542)
(20888)
课题(20540)
(18213)
基金项目(16529)
规划(15094)
(14469)
项目编号(14408)
重点(13856)
(13713)
(13501)
(13490)
(12681)
(12626)
(12618)
阶段(12598)
教育部(12539)
期刊
教育(48283)
研究(36014)
(28862)
经济(28862)
中国(27966)
职业(12293)
(10923)
技术(10683)
(10651)
学报(9787)
大学(9432)
科学(9132)
技术教育(7903)
职业技术(7903)
职业技术教育(7903)
管理(7647)
农业(7376)
学学(7130)
(6033)
金融(6033)
业经(5917)
(5807)
论坛(5807)
高等(5612)
(5403)
成人(5298)
成人教育(5298)
高等教育(4898)
财经(4880)
发展(4505)
共检索到13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代蕊华  于璇  
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而目前教育精准扶贫在思维理念、制度建设、扶贫方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为此,亟需转变教育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关键环节成效,建构精准化的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从而突破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困境,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推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健云  陈恩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全面发展为指向的规范发展阶段和以精准聚焦为核心的精准发力阶段。在此过程中,教育扶贫的独特价值与核心作用备受重视,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但与此同时,教育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政策效益的合理释放。因此,在当下教育扶贫精准发力阶段,须以强化政策认知内化精准扶贫理念,以精准理念驱动形成精准扶贫机制并以精准扶贫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共治,通过重塑顶层设计、引领扶贫攻坚、规范政策执行过程来提升政策效益,突破当前教育扶贫领域的现实困境,确保我国扶贫攻坚战略的高效能实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仲敏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和"洼地",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和应有之义。教育精准扶贫有双重内涵:"精准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对于这两种内涵的发展逻辑,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或需求,在各自的扶贫模式、路径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围绕内在逻辑的意蕴,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双重内涵的侧重点、精准度的把握和民族特色的结合三个方面。唯有牢牢把握"精准"这一核心要义,切中贫困要害,回归教育本源,有针对性地突出"精准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精准扶贫"的侧重点,加强政策、理念和推进方式的精准度,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精髓,以精神文化扶贫带动教育扶贫,才能通过有限的教育供给,获得最大化的边际效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质量对完成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民族地区观念性贫困、物质性贫困、流失性贫困以及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质量短板以及产业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亟须通过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和实施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教补偿机制、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扶贫产业的有效对接等措施,构建一个健康、完整、有序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系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恩  
精准扶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治理贫困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国家,逐步实现了从普通贫困、区域贫困到基本解决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上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我国贫困治理政策演变过程及基本经验;阐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科学涵义及目标要求,分析了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挑战,从四个方面提出精准扶贫的破解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恩  
精准扶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治理贫困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国家,逐步实现了从普通贫困、区域贫困到基本解决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上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我国贫困治理政策演变过程及基本经验;阐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科学涵义及目标要求,分析了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挑战,从四个方面提出精准扶贫的破解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恩  
精准扶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治理贫困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国家,逐步实现了从普通贫困、区域贫困到基本解决贫困的转变,成为世界上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我国贫困治理政策演变过程及基本经验;阐述了精准扶贫政策的科学涵义及目标要求,分析了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挑战,从四个方面提出精准扶贫的破解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航  邢敏慧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该政策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实践困境。对全国187个村庄的教育扶贫调查显示,教育扶贫政策的力度明显、供给尚可,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和好评,但帮扶农户的需求不足、参与有限问题不容忽视。深入分析可知政策与贫困户、执行者之间存在张力:一是教育扶贫政策属性与贫困户需求的矛盾,二是教育扶贫政策实施与农户认知的矛盾,三是教育扶贫政策执行与考评体系的矛盾。要助力教育扶贫行之有效,应树立分类治理思维使得政策投递更为精准,加大"扶知"的力度激发帮扶群众主动了解、接受政策的意识,同时制定兼顾针对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考评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背景下,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践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凸显共享金融发展理念,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目标价值一致性入手,分析了阻碍普惠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主要障碍,相应地提出构建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扶贫体系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有效复合式金融扶贫风险防控体系和补偿机制,规范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增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完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陈华  李景腾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背景下,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践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凸显共享金融发展理念,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从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目标价值一致性入手,分析了阻碍普惠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主要障碍,相应地提出构建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扶贫体系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有效复合式金融扶贫风险防控体系和补偿机制,规范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增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完善普惠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彬  张军  
高效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不仅关系着3000多万贫困农民的切身福祉,而且也直接影响全面小康是否能如期建成。当前,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困境。大量青壮年农民的持续外流,农村发展资源的依附性流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展主体缺失和产业弱化,正是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受阻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培育精准扶贫领军人才,引导扶贫工作开展,同时加速培育新型农民,并吸引这一群体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注重扶贫资源的精准配置,同时结合农村优势资源积极扶持发展特色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洋  张超  
旅游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是促进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旅游,可以激活农村特色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及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更多消费和社会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针对旅游扶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