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0)
- 2023(11544)
- 2022(10210)
- 2021(9960)
- 2020(8254)
- 2019(19390)
- 2018(19633)
- 2017(36135)
- 2016(20911)
- 2015(23814)
- 2014(24359)
- 2013(23203)
- 2012(21321)
- 2011(19195)
- 2010(19326)
- 2009(17221)
- 2008(16554)
- 2007(14589)
- 2006(12766)
- 2005(11090)
- 学科
- 济(70914)
- 经济(70839)
- 管理(54669)
- 业(49576)
- 企(41772)
- 企业(41772)
- 方法(34839)
- 数学(30111)
- 数学方法(29662)
- 中国(23393)
- 教育(22853)
- 学(19461)
- 农(19015)
- 财(17540)
- 理论(16473)
- 业经(15622)
- 地方(15010)
- 技术(13091)
- 和(12786)
- 农业(12537)
- 环境(12413)
- 贸(12086)
- 贸易(12082)
- 制(11723)
- 易(11692)
- 务(11338)
- 财务(11274)
- 财务管理(11249)
- 教学(10827)
- 划(10699)
- 机构
- 大学(285770)
- 学院(282034)
- 管理(109317)
- 济(97460)
- 研究(95644)
- 理学(94904)
- 经济(94830)
- 理学院(93745)
- 管理学(91888)
- 管理学院(91379)
- 中国(64110)
- 京(62943)
- 科学(62474)
- 所(48674)
- 范(47005)
- 师范(46644)
- 农(45040)
- 研究所(44911)
- 财(43873)
- 业大(43473)
- 中心(42581)
- 江(41597)
- 北京(40560)
- 教育(38400)
- 师范大学(37998)
- 财经(35623)
- 农业(35352)
- 技术(35206)
- 院(35027)
- 州(34220)
- 基金
- 项目(196508)
- 科学(153519)
- 研究(148568)
- 基金(136517)
- 家(118553)
- 国家(117381)
- 科学基金(99492)
- 社会(87787)
- 社会科(82739)
- 社会科学(82714)
- 省(79721)
- 教育(74703)
- 基金项目(72711)
- 划(68578)
- 自然(65076)
- 编号(63976)
- 自然科(63453)
- 自然科学(63435)
- 自然科学基金(62215)
- 资助(56568)
- 成果(54101)
- 课题(46785)
- 重点(44875)
- 部(43879)
- 发(42124)
- 创(40589)
- 项目编号(39359)
- 年(37870)
- 创新(37522)
- 教育部(37497)
共检索到40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苏明雪 聂含韵
技术的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也对学生的数据隐私保护提出了挑战。教育类App作为面向学生的信息化工具,其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至关重要。为研究国内教育领域App保护学生隐私的现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研究文献中提取评价指标,建立面向教育类App的隐私保护评价指标。然后,抽样选取30个教育领域的App,应用该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国内教育领域App保护未成年学生隐私的力度尚可,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儿童隐私保护政策制定情况差,隐私保护政策提示不明显,隐私保护政策内容表述模糊,对未成年人信息管理重视度不够,等等。最后,针对我国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现状和问题,从隐私保护政策设置、建立隐私保护机构、完善律法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瑞仙 沈嘉宁 许帆 臧国全
[目的/意义]构建社交媒体APP隐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社交媒体APP隐私政策进行科学评价,为后续社交媒体APP隐私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已有研究成果,从隐私政策基本情况、个人信息收集与存储、个人信息使用与共享、个人信息安全控制、用户个人权利保障5个维度构建社交媒体APP隐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IOS系统APP Store中48款社交媒体APP的隐私政策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社交媒体APP隐私政策的整体评分基本合格,隐私政策在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正确实施隐私政策,应提高用户对隐私政策的阅读意愿,优化隐私政策文本内容,构建社交媒体隐私保护治理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斌
通过问卷调查高校图书馆读者对隐私保护的主观认识和实践做法,根据调查结论和图书馆隐私保护实际,从图书馆监管、隐私政策、馆员素质、读者培训、人性化措施等方面提出保护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易斌
通过调查我国图书馆读者隐私保护的现状,从读者和馆员对隐私权的认知、对可能侵犯隐私情形的担忧、对隐私保护措施的重视程度以及读者提供个人信息的意愿、读者对隐私政策的看法、图书馆对读者隐私的重视程度、馆员对读者个人信息的处理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就读者和馆员的隐私保护意识、隐私保护措施以及隐私保护的关注三个方面得出调研结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泓源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在世界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在此背景下,教育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矛盾关系日益凸显,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教育数据安全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现实需求。作为在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具备立法传统和先进经验的地区,欧盟已经在欧洲经济区内建立起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基础,数据伦理规约相协调,欧盟数据保护委员会、各成员国数据监管机构以及数据保护专员相配合的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立法与治理体系,为我国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立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欧盟 教育数据 隐私保护 立法与治理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昊 张嵩 吕途
[目的/意义]智能系统使人们享受便捷数字生活的同时,也对用户隐私产生事实或潜在的威胁。尽管用户对威胁的感知及其规避行为有助于保证隐私信息的安全,但在好奇心和从众动机的驱使下,用户的隐私意识变得脆弱甚至瓦解。本文整合技术威胁规避理论和采纳动机理论中的好奇心与从众要素,探讨智能系统用户隐私意识对隐私保护意愿的作用机制。[方法/过程]收集296份有效问卷数据,采用PLS-SE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隐私意识通过正向影响感知威胁和感知可规避性对用户隐私保护意愿起积极作用;好奇心和从众对隐私意识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并对隐私意识和感知威胁/感知可规避性之间的关系起着间接的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隐私意识对隐私保护意愿的作用路径和边界条件,加深了对用户隐私决策行为背后障碍类因素的理解,有助于智能系统服务企业进一步完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为智能信息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生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臧国全 郭镕源 韩苗
[目的/意义]测度并检验隐私躺平的调节作用,建立隐私躺平对隐私保护行为的作用机理,构建用户隐私悖论的解释理论,提升用户隐私保护的实现路径。[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躺平调节变量,构建隐私保护行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计量题项,测度隐私躺平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隐私躺平总体上消极影响隐私保护行为,具体上消极调节隐私威胁发生概率、反应效能与保护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积极调节感知收益、应对成本与保护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对隐私威胁严重性、自我效能与保护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隐私躺平 隐私保护行为 保护动机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斌
以网络调查为研究手段,以读者隐私保护政策为研究对象,在调研国内外读者隐私保护政策及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隐私保护政策的结构和内容,并详细阐述隐私保护政策应具备的9项内容。
关键词:
读者 隐私权 隐私保护 政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易斌 刘锦平 陈淑文
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介绍国内关于读者隐私权保护的研究概况,就读者隐私权的理论基础、对国外读者隐私权保护的研究、读者隐私权保护的对策等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类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有待加强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
图书馆 读者隐私 隐私权保护 研究综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易斌 黄华彩
简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分析RFID技术侵犯读者隐私的典型情形,在借鉴美国保护RFID读者隐私权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从立法、行业政策、技术及图书馆等四个层面来构建RFID读者隐私权保护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宁波
当今数据成为国家和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研究数据隐私保护对加强数据隐私管理与治理以及更好地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从数据隐私保护相关概念、数据隐私泄露、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方法、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数据隐私保护对策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我国学界已经意识到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研究探讨,但是关于数据隐私安全和保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
关键词:
数据隐私 隐私保护 大数据 数据治理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百灵 雷晓芳 董景丽
为确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移动应用的个人隐私保护至关重要。隐私设置和权限请求设置作为当前移动服务商向用户提供的主要隐私保护技术措施,其有效性受到争议,并未得到用户广泛的使用或采纳,这可能是因为用户无法通过隐私设置选择和控制移动应用收集的个人信息种类、使用目的与共享对象,且权限请求设置操作流程较为复杂。要想切实发挥隐私保护技术的积极效果,其应具备的技术特征不容小觑。本研究从给予用户对个人信息披露的细粒度控制的视角,针对现有隐私设置和权限请求设置提出两种技术特征,即隐私设置可操作性与权限请求设置有效性,并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探究这两种技术特征对用户拒绝提供个人信息和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意愿(简称“隐私保护行为意愿”)的影响机理。本研究采用基于情景的实验方法,共收集334份有效数据,应用PLS-SEM (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提出的两种技术特征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并通过隐私担忧间接负向影响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意愿;这两种技术特征对用户隐私保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隐私保护技术设计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并为移动服务商设计有效的隐私保护技术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启示,从而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长征
中国入世会带来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会继续登陆中国,在中国市场从事生产和营销活动;二是更多的中国企业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两个方面都将涉及顾客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前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消费者的数据隐私保护要求,后者则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适应世贸组织成员的隐私规则和法律,并改善与目标市场国家消费者的关系,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在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够,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数据 隐私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波 郑羽莎 刘鹏远 李春好
[目的/意义]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百灵 万璐璐 李延晖
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利用的现象日趋严重,隐私保护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是一种按照既定的授权与约束规则,合法地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方法。文章对有关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介绍,从隐私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隐私政策的语法语义描述与分析、隐私政策协商与实践等角度归纳和分析了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