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5)
2023(8932)
2022(6819)
2021(6354)
2020(5034)
2019(11265)
2018(11261)
2017(19650)
2016(12266)
2015(13833)
2014(14095)
2013(12750)
2012(11749)
2011(10772)
2010(11212)
2009(10067)
2008(10157)
2007(9360)
2006(8794)
2005(8355)
作者
(33374)
(27972)
(27944)
(26844)
(17975)
(13253)
(12702)
(10902)
(10451)
(10112)
(9693)
(9566)
(9107)
(9024)
(9004)
(8912)
(8286)
(8259)
(8245)
(8192)
(7475)
(7024)
(6889)
(6615)
(6399)
(6390)
(6369)
(6280)
(5720)
(5593)
学科
(42726)
经济(42674)
管理(27296)
(27009)
中国(20605)
教育(20025)
(19709)
企业(19709)
(14938)
方法(14757)
数学(12460)
数学方法(12225)
(12217)
业经(11181)
理论(10818)
(10349)
农业(10307)
地方(10277)
(9758)
(8960)
发展(8348)
(8225)
(7575)
银行(7557)
教学(7410)
(7286)
金融(7284)
(7256)
技术(6666)
(6458)
机构
大学(171798)
学院(165675)
研究(64549)
(60382)
经济(58774)
管理(53039)
理学(44774)
理学院(44037)
中国(43049)
管理学(42919)
管理学院(42602)
(39253)
科学(38907)
(34573)
师范(34345)
(32699)
教育(32007)
研究所(29811)
(29414)
(29129)
师范大学(28423)
(28258)
中心(28179)
北京(25306)
(23156)
财经(22961)
业大(22941)
(22481)
农业(21924)
(20797)
基金
项目(106125)
科学(85761)
研究(82953)
基金(75085)
(65742)
国家(65094)
科学基金(54747)
社会(51955)
社会科(48884)
社会科学(48875)
教育(45789)
(41995)
基金项目(38669)
(37891)
编号(35282)
自然(33532)
自然科(32784)
自然科学(32773)
自然科学基金(32179)
成果(31897)
资助(29426)
课题(28206)
重点(26017)
(24862)
(24512)
(23170)
规划(22150)
教育部(21822)
(21749)
(21639)
期刊
(70773)
经济(70773)
研究(62342)
教育(52301)
中国(43940)
(26558)
学报(26444)
科学(24435)
(22099)
大学(21202)
管理(19406)
学学(18100)
农业(17931)
技术(17267)
(15626)
金融(15626)
职业(12914)
财经(11870)
经济研究(10801)
业经(10670)
(10344)
问题(9812)
(9722)
图书(9654)
(9302)
(9165)
论坛(9165)
(8531)
技术教育(8379)
职业技术(8379)
共检索到267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从根  孙芳  
教育空间生产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空间生产都能促进教育发展,只有在正义的生产中,教育空间生产才能优化社会关系,彰显教育性,促进教育发展,最终使人自由解放。资本化的教育空间生产无法优化社会关系,使人自由解放,它会导致教育空间剥夺、分异、不平等和同质等非正义问题。为了消解这些非正义,教育空间生产须摆脱资本支配,确立和保障人的教育空间权,实施教育空间"再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志刚  
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是社会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资本、权力和文化等结构性力量,主体的情感、体验也是建构空间的有机组成要素。这种结构与主体双重逻辑相互缠绕并处于时刻不停的变迁之中,赋予空间以活力、开放性和无限可能性。空间正义就在于表征着弱势群体空间权益的"差异空间"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云  
住宅小区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空间,其特殊性表现为人为性建设、资本性裹挟和独享性排他。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基于自然万物作为一个有机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涵,这种特殊的生态空间从理论上应该获得共享正义的基调。从现实层面上看,这种特殊的生态空间共享正义则应该以"开放小区"的模式展示出来,其在空间资源的稀缺性、空间权利的尊重性、空间善恶物的分配性以及空间差异的包容性等方面可获得一定的解释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云  
住宅小区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空间,其特殊性表现为人为性建设、资本性裹挟和独享性排他。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基于自然万物作为一个有机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涵,这种特殊的生态空间从理论上应该获得共享正义的基调。从现实层面上看,这种特殊的生态空间共享正义则应该以"开放小区"的模式展示出来,其在空间资源的稀缺性、空间权利的尊重性、空间善恶物的分配性以及空间差异的包容性等方面可获得一定的解释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陆小成  
空间正义是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的题中之义。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内涵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位一体的空间正义价值。空间非正义是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与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由单一的政府管理转变为多元化的公共治理,符合新型城镇化空间生产坚持空间正义的实践性要求。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实现空间正义为价值要求加强空间生产及其治理,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在经济层面构建创新驱动机制,在政治层面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在社会层面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在文化层面构建开放包容机制,在生态层面构建绿色发展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利  
旅游生产本质上是空间生产,解释和治理旅游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需要充分认识旅游空间生产的构成主体及空间不正义的逻辑起点。在资本、地方行政机构、社区和旅游者四者之间,旅游空间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地在资本和权力的主导下进行,利益相关者的结构性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的缺位,需要学界积极回应当前国内旅游的空间生产和权力关系、空间正义和空间非正义之间关系的热点讨论。借用空间生产理论来描述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空间正义缺失及其根本原因,并指出需要从坚守旅游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划定地方行政机构空间权力使用的界限、加强社区居民增权的空间博弈能力、融合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四个方面介入,方能有效解决当前旅游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利  
旅游生产本质上是空间生产,解释和治理旅游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需要充分认识到旅游空间生产的构成主体及空间不正义的逻辑起点。在资本、地方行政机构、社区和旅游者四者之间,旅游空间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地在资本和权力的主导下进行,利益相关者的结构性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的缺位,需要学界积极回应当前国内旅游的空间生产和权力关系、空间正义和空间非正义之间关系的热点讨论。借用空间生产理论来描述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空间正义缺失及其根本原因,并指出治理需要从坚守旅游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划定地方行政机构空间权力使用的界限、加强社区居民增权的空间博弈能力、融合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四个方面介入,方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旅游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静秋  邓伯军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空间生产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趋势。通过显现土地、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智能重置和揭露生产要素空间重置的资本逻辑,映现数字空间生产规划的合理性与异常性。通过明晰数字空间生产结构的优化布局与揭示生产结构的二元对立性,展现数字空间生产结构的智慧调整与分化升级。通过指明数字空间生产造就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呈现数字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新样态及异化性。中国需要联合其他国家打造数字空间生产要素的公平配置模式、构建数字空间生产结构的均衡性、重建阶级的反抗力量、推进数字空间生产的多元共治、形构数字生命共同体等,重构数字空间生产的正义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颖  
老年教育的数字化是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进行智慧助老的战略支持。老年教育的数字化历史源流体现出全国各地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老年开放大学支持辅助的形式变迁。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出发,老年教育数字化的物质性空间表征主要表现为以政府主办的老年(开放)大学技术支持服务模式和企业主办的平台模式,老年教育数字化的社会性困境主要体现为老年教育数字化适老保障的欠缺、不同代际人群数字化鸿沟的存在以及对老年教育数字化认知的缺失,老年教育数字化的文化性空间生成主要体现为要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的心智文化和对老年教育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实体文化。为此,在实体转向方面,要搭建数字适老平台,开发学习内容;在理念转向方面,要推动数字学习反哺,实施代际共融;在服务转向方面,要加大教育模式创新,重塑数字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扎根乡村大地提供高质量职业教育,释放职业教育的正义能量,满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乡村迈向共同富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内蕴着一种空间关系,涉及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朝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性须正视需求、供给与场域,即乡村振兴需求的现实性问题、职业教育供给的适应性问题以及职教服务场域的公共性问题。基于此,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增强高质量职业教育供给,融入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才能建构以乡村振兴为纽带的协同发展共生体,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空间正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东尼·罗尔  刘亚荣  丁延庆  
目前,至少有两种用来检验教育生产效率和效益的范式仍引人注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仍然致力于改善测量经费投入的方法,重新定义和设计评估教育生产过程的模型,以便以投入与教育服务产出的关系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如何最大化学生的产出;公共选择经济学框架集中分析在公共教育系统内群体及个体经济的、组织的以及政治的动机如何影响他们各自的行为,研究者以这种非市场行为动机的研究为基础,试图解释和预测教育成本和教育组织产出情况。无论研究者喜欢哪种规范的研究框架,教育生产效率研究最终的目的,是扩大和改善提供给孩子的教育机会的数量和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建锋  
教师流动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师流动在异质空间、异质人格与教师流动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的矩阵关系。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体现在基于义务均等原则,教师在城乡阶梯式地理空间内定期轮换,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并以此为前提,基于市场选择原则,教师有流动的个体自由并获得个性化差异补偿,以发挥不同空间与个体的教育禀赋优势。完善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的空间正义,应科学配置教育空间资源,挖掘差异性教育禀赋;建立"义务均等"性公共治理机制,严格区分义务性与差异补偿性;建立"网格化封闭性空间"师资配置系统,促进知识空间均质化;推动"虚拟教师"流动,界定虚拟教育的限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熊小果  李建强  
空间生产在性质方面,应从两个维度中规定,在哲学上是人对空间的社会化改造,在资本主义历史中是资本基于积累逻辑对空间的资本化改造。在速度方面,资本积累以累进式方式运动,空间生产呈现出"加速"资本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资本累进式积累的基数达到一定程度后,空间"加速"资本化特征明确凸显出来。全球性地重构地理空间和开拓虚拟空间是"加速"资本化的事实确证,而去空间资本化的现实路径是社会主义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文  
"空间的生产"是近年来新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城市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通过对"空间的生产"理论内涵及逻辑体系的解析,认为"空间的生产"是资本、权力和利益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空间重新塑造,并以其作为底板、介质或产物,形成空间的社会化结构和社会的空间性关系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内外部环境影响下,资本逻辑和权力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空间生产的异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应深度理解空间资本化的双重逻辑,警觉资本逻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另类牵引,新型城镇化空间实践的价值取向应平衡"资本"与"人本"的关系,在实践和研究中明确空间生产效能"以人为本"的需求面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敢  
环境和经济已经构成为一对互为掣肘的力量。近年来,政府与民众环境正义诉求之间多起冲突引人瞩目,例如什邡事件。循依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正义的相关阐释以及经济社会学的"国家(政府)-市场-社会"分析框架,文章指出,在开展转型升级工作过程中,循沿以环境正义理论(如"娥妮"指标体系)为导向的公共政策设计有助于解决"经济—环境"对立难题,也有助于政府与公众在事关环保公共决策过程中进行良性互动,以建立起更有效的信任合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