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8)
2023(8886)
2022(7287)
2021(6704)
2020(5242)
2019(12170)
2018(11896)
2017(20790)
2016(12166)
2015(13817)
2014(13843)
2013(13234)
2012(12826)
2011(12011)
2010(12521)
2009(11310)
2008(11135)
2007(10074)
2006(9313)
2005(8933)
作者
(33475)
(27601)
(27392)
(26017)
(17689)
(13157)
(12739)
(10756)
(10681)
(10091)
(9316)
(9220)
(8933)
(8887)
(8631)
(8575)
(8243)
(8195)
(8075)
(7890)
(7418)
(6877)
(6587)
(6502)
(6475)
(6225)
(6186)
(6174)
(5577)
(5565)
学科
(48844)
经济(48795)
管理(25131)
(24703)
中国(22723)
教育(20397)
(18241)
企业(18241)
地方(17456)
(13785)
业经(12478)
方法(12105)
(11873)
(11848)
理论(11209)
(10878)
金融(10877)
(10177)
贸易(10165)
(9796)
(9745)
地方经济(9743)
银行(9737)
农业(9665)
(9565)
发展(9416)
(9318)
数学(9289)
(9288)
数学方法(9148)
机构
大学(168032)
学院(165086)
研究(67919)
(63109)
经济(61489)
管理(52722)
中国(47159)
理学(43193)
理学院(42485)
管理学(41725)
管理学院(41366)
(39633)
科学(39412)
(34608)
(34473)
师范(34270)
教育(32779)
研究所(31043)
(29712)
中心(28750)
师范大学(28123)
(28010)
北京(27003)
(24709)
(24477)
(22742)
财经(22049)
技术(21680)
业大(19904)
(19867)
基金
项目(97115)
研究(81735)
科学(77283)
基金(64311)
(54593)
国家(53899)
社会(48724)
社会科(45925)
社会科学(45919)
科学基金(44683)
教育(43990)
(39815)
编号(36572)
(35391)
成果(33629)
基金项目(32281)
课题(29359)
(28338)
资助(25684)
(24823)
自然(24756)
自然科(24108)
自然科学(24103)
重点(23705)
自然科学基金(23630)
发展(23525)
(23067)
(22433)
规划(22017)
项目编号(21732)
期刊
(82002)
经济(82002)
研究(66919)
教育(54621)
中国(49654)
(24059)
学报(21975)
(21667)
管理(21249)
科学(21186)
(18746)
金融(18746)
大学(17974)
技术(17726)
农业(16936)
学学(14807)
业经(14217)
经济研究(13046)
职业(13004)
国际(11016)
财经(10771)
(10769)
论坛(10769)
图书(10378)
问题(10321)
(10209)
(9595)
(9384)
(9342)
世界(8957)
共检索到290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舒新越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整合起来,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横跨文理的新兴交叉学科。割裂这三者的关系,将无法把握教育神经科学的内涵,正如英国的保尔斯教授一样。本文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对教育神经科学的学科建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教育神经科学的核心研究问题与总体研究框架、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在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以及教育神经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教育神经科学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人脑的可塑性,文化和教育会塑造人脑的神经功能,例如,阅读与数学的习得会产生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作为一门新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仝曼曼  刘宝存  
2017年是比较教育学科创立200周年。1817年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创建了比较教育学。200年来,比较教育虽历经不同的历史时代,其发展多有起伏,但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又重新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今天,在比较教育学科诞生200周年之际,回顾其历史发展,审视当前的发展现状,把握比较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备受瞩目的新兴学科。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清除教育领域的神经神话、确立研究与应用的伦理道德准则、正确地对待不同文化中的心理模型是教育神经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创设研究型学校,培养跨学科的研究人才与教育工程师,建立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与认知发展的数据库是教育神经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裴新宁  
马西娅·林(Marcia C.Linn)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科学促进会教育分会主席、国际学习科学学会主席。她提出了知识整合理论并领导开发了技术增强的学习环境平台——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WISE)。2010-2017年间,她多次到访华东师范大学,就如何将学习科学理论与科学教育实践相结合及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科学理解,与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期间,笔者与马西娅·林就学习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与科学教育及其变革的关系等进行了交流。我们交流的共识让笔者深信,技术时代的科学教育需以学习科学为基础。学习科学因教育实践而生、为教育实践而荣,并扎根实践,服务于教育变革。毫无疑问,学校的成功变革需要基于学习的本质。伦敦举办的2018国际学习科学会议(ICLS2018)将主题定为"重新思考数字时代的学习——赋予学习科学重要使命"(Rethinking learning in the digital age:making the Learning Sciences count),重申了学习科学的不可替代性。会议强调,面对工作场所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学生究竟需要学什么、教师究竟该如何教。会议号召,科学家、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要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联合探索真实世界中的学习问题,理解究竟怎样可以促进学习。会议明确,重视学习科学是为了给教育技术商业化以切实引导,确保其在教育中的良好发展。本文整理出部分对话与读者分享,期望对我国教育变革研究与实践有所启发。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学习科学与科学教育是共同演进的。学习科学的诞生和研究推进很大程度缘起于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美国科学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显示了学习研究的范式转型;利用系统化的技术设计增强科学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和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面对教育创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重视学习科学,特别是要促进教育技术的良好应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遵民  
日前,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日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比较教育学会会长、樱美林大学研究生院马越徹教授来校访问。借此机会,笔者对马越徹先生作了访谈,内容主要涉及近年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尤其是就2004年4月1日开始实行的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以下即是这次访谈的详细内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争先  
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逐渐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范式。理性主义范式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推理发展的同时,因其忽视、否定学生的情绪感受,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甚至反道德教育的非预期后果。21世纪以来,道德神经科学对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作用的突破性研究使得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情绪转向。在情绪转向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基于道德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全面理解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重视道德情绪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作用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并直面情绪转向可能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警惕对道德情绪的操控;个体要运用认知推理减轻道德情绪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和发展产生的新道德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的道德实践塑造相应的道德情绪。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周加仙  
将教育神经科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尤其是根据教育神经科学所揭示的规律探讨教育游戏的设计,研究用户中心原则在教育游戏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教育游戏对人脑基本认知过程产生的影响,是目前教育技术学的前沿研究课题。教育游戏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其设计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支撑,通过游戏的方式完成教育过程,实现教育目标。玩游戏的过程会使大脑的奖励系统产生信号。不确定性的奖励会使人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达到高峰值。因此,在结合了不确定性游戏的学习任务中,学习者的情绪反应增加,情绪反应的增强又可以支持记忆的编码,使学内容更加难忘,学习效果更好。琼斯教授是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神经科学与教育专业负责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原会长、中国比较教育学界的老朋友马越彻教授因病于2011年4月7日逝世,享年69岁。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王英杰教授分别向日本比较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3年6月24—28日,第15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在大会期间召开的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执委会上,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王英杰先生当选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会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姜玉莲  来继文  白晓晶  吴莎莎  
约翰·丹尼尔爵士(Sir John Daniel)是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界的著名学者,曾担任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主席、加拿大劳伦森大学校长、英国开放大学(UKOU)校长、美国开放大学(USOU)校董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事务助理总干事和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主席等职务。1994年获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的"圣约翰·丹尼尔"荣誉爵士称号。他发表近250本专著,包括《巨型大学和知识媒体:高等教育中的技术策略》和《通向全民教育之路:巨型学校、技术和教师》等。目前,他是美国学术伙伴机构(Academic Partnerships)的高级顾问,也是中国德稻教育集团的教育大师和世界联合学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特·费希尔  周加仙  柳恒爽  王泓  
在教育神经科学领域,我们需要可靠的脑科学知识为学与教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通路。在教育神经科学中,我们已经创建了一种通用的量表来评估孩子们的认知发展以及他们在校学习,这种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与促进。在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中,重要的是,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相互合作,建立研究型学校,将心智、脑与教育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支持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长汉  曹晔  
学习神经科学是以人类大脑学习的内在机制为研究对象,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探索人脑学习规律、揭示人脑学习奥秘、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一门新兴学科。传统论域下的职业教育囿于"固性""共性""物性"和"理性",从而忽视了应有的"弹性""个性""人性"与"感性",致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诸多偏狭的认识,受到极不公正之待遇。学习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教育的改革唯有构筑终身化的现代职教体系,树立多元化的学生观念,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施以情感化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其科学、公平、有效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金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发展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是儿童发展研究新的增长点。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已形成的三大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神经高级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神经发育的研究,为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神经发育异常的研究,为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振宇  
教育神经科学的兴起对教师的专业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我国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非常欠缺脑科学方面的系统知识以及开发基于脑的教育策略的能力,因此还难以胜任"教育工程师"的角色。由于教育神经科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所以未来教师教育的设计与实践者们应当将教育神经科学课程纳入到教育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教师在创造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动性与力量,并加强他们与脑科学各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菊霞  
尼泊尔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中层推进与基层探索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但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仍面临着参与度、衔接性与有效性不足的实践挑战。结合尼泊尔政府近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改革方向,未来将重点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建立职业资格框架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领域实现自我突破与发展。针对尼泊尔职业教育的实践挑战与发展战略,我国职业教育对接需求提供加大对尼职业教育专项资助与扩大职业院校"走出去",输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双证"融通实践经验,开展境外办学与精准传授校企合作模式等援助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