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5)
- 2023(11310)
- 2022(9838)
- 2021(9361)
- 2020(8093)
- 2019(18749)
- 2018(18695)
- 2017(34426)
- 2016(20046)
- 2015(23070)
- 2014(23705)
- 2013(23068)
- 2012(22041)
- 2011(20325)
- 2010(20908)
- 2009(19533)
- 2008(20172)
- 2007(18674)
- 2006(16761)
- 2005(15163)
- 学科
- 济(77274)
- 经济(77099)
- 管理(50620)
- 业(48283)
- 企(40406)
- 企业(40406)
- 方法(36521)
- 数学(29688)
- 数学方法(29234)
- 中国(25494)
- 学(25286)
- 教育(22163)
- 农(21773)
- 财(20396)
- 理论(18903)
- 业经(16723)
- 制(15144)
- 和(14369)
- 农业(13938)
- 贸(13743)
- 贸易(13736)
- 地方(13572)
- 易(13306)
- 务(12242)
- 财务(12205)
- 财务管理(12169)
- 银(11514)
- 企业财务(11509)
- 银行(11452)
- 融(11166)
- 机构
- 大学(305541)
- 学院(295944)
- 济(109773)
- 研究(109608)
- 经济(107102)
- 管理(100996)
- 理学(85998)
- 理学院(84791)
- 管理学(82795)
- 管理学院(82222)
- 中国(76120)
- 科学(70692)
- 京(67748)
- 所(58763)
- 农(56926)
- 研究所(53529)
- 财(52715)
- 范(49464)
- 师范(48954)
- 江(48406)
- 中心(48044)
- 业大(46841)
- 农业(45351)
- 北京(43610)
- 财经(41636)
- 教育(40387)
- 师范大学(39839)
- 院(38439)
- 州(37659)
- 经(37560)
- 基金
- 项目(187279)
- 科学(145312)
- 研究(136800)
- 基金(131627)
- 家(116805)
- 国家(115701)
- 科学基金(95280)
- 社会(83165)
- 社会科(77314)
- 社会科学(77284)
- 省(73799)
- 教育(70570)
- 基金项目(68189)
- 划(65102)
- 自然(62189)
- 自然科(60707)
- 自然科学(60676)
- 自然科学基金(59611)
- 编号(57430)
- 资助(55275)
- 成果(51579)
- 重点(44490)
- 课题(43001)
- 部(42995)
- 发(40429)
- 创(37693)
- 教育部(36502)
- 科研(36103)
- 大学(35693)
- 性(35589)
共检索到45894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发表的谢维和教授《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一文(以下简称《班》文),力图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审视学校班级,同时完成事实分析与价值选择双重任务,并也确实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观点。但因该文首先在其预设的“社会组织”与“初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功能形成之比较——兼与吴康宁教授商榷赵婷婷《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发表了吴康宁教授《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一文。此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教育的社会功能问题,其中不乏精辟独到的见解,读后深受启发。但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价值中立"作为韦伯个人纠结式的概念自出炉迄今,虽历经无穷争论和"为我所用",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公理",并成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或所有"式问题及其"事实学科论"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事实学科论"及其"价值中立"方法论的元理论反思和话语分析表明,"事实学科"作为"事实学科论"的研究"结果"和"文本"更多的是一种"话语建构"而非"给定实在",并在教育社会学学者个人理论体系之中及群体文本之间呈现斑斑"修辞"印痕和逻辑"短路"。同理的反思亦可用于教育社会学"规范学科论"及"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如此分析和研究,旨在尝试走向"反思教育社会学"或曰"后教育社会学"。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梁智刚 张晋红
《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I)——面对许霆案》一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为刑法学理论提供了崭新的解释资源,但其在未言明"传统刑法学理论为何"的情况下进行批驳显得过于草率,况且运用法经济学在许霆案中的论证过程及其结论仍值得进一步商榷,对许霆案分析所援引的法经济学观点还不足以替代或超越刑法解释学的理论框架。但应当肯定的是,对于许霆案所折射出的刑罚裁量、刑法解释学、法官自由裁量权、刑事司法程序等问题,运用法经济学这一种独特的视角进行分析大有裨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社会学思想先驱的研究,然后探讨自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来教育社会学宏观分析的主要成果。从"能人治国"理论开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教育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功能维持的作用;但批判社会学对这种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由布迪厄等人提出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工具。于是。对教育的功能的讨论成为不同观点交锋的焦点。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文凭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些视角,这些研究推动了一个多世纪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
关键词:
教育功能 机会均等 社会再生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国清
通过追溯西方政治哲学史可以发现,"社会制度具有正义德性"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政治哲学观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休谟、斯密、康德等人对其各有阐发,罗尔斯对前人思想多有借鉴,并升华为命题"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简称FV命题)。FV命题是贯穿于整部《正义论》的核心命题。段忠桥教授从FV命题导出三个代入命题:命题A,正义是指社会基本制度(或主要制度)相关的分配正义。命题B,正义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基本结构。命题C,正义要求平等地分配所有社会基本善(初始权益),除非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段忠桥由这些代入命题合成新命题D,分配正义是现存社会制度必须首先实现的价值。他通过论证D命题的荒谬性,进而否定FV命题的合理性。然而,通过分析段忠桥论证的前提假设、结论和逻辑,可以发现,三个代入命题皆不成立,D命题也难以成立。它们与FV命题表达的真实意思相去甚远。段忠桥对FV命题的理解存在诸多似是而非之处。通过分析三个代入命题,进而回应段忠桥的批评,FV命题的确切含义将得到明晰呈现。FV命题既表明公平正义观与效用正义观存在根本分歧,也表明公平正义观与一般正义观存在重要区分。掌握这两点是正确解读FV命题的关键,也是正确理解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覃家琦 齐寅峰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产和企业资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具有产权归属的资源;其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企业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产权由企业拥有的资源,广义的企业资产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对于公司制企业,企业资产产权由公司法人所有;资本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资产;而企业资本则是企业资产中用于价值增值的那部分资产。
关键词:
资产 企业资产 经济学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祥佑
保险交易是一种等价、公平的交易。保险风险出险概率低、相关性低的特征决定了被保险人获赔的低概率性和"取丰"与"补歉"的不对等性。保险费经济收益权不确定但均衡;心理收益权则既确定又均衡。保险基金运用的实质是实现其应有的时间价值,保障型保险的基金收益是纯保险费的有机组成部分,被保险人无权分享。在产权经济学的视域里,保险本质是保险费确定性产权与保险金不确定性产权的交换,即确定性财产权与或有性获赔权的交换,确定性的小支出与不确定性的大损失的交换。
关键词:
保险本质 产权 等价 收益 均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祥佑
保险交易是一种等价、公平的交易。保险风险出险概率低、相关性低的特征决定了被保险人获赔的低概率性和"取丰"与"补歉"的不对等性。保险费经济收益权不确定但均衡,心理收益权则既确定又均衡。保险基金运用的实质是实现其应有的时间价值,保障型保险的基金收益是纯保险费的有机组成部分,被保险人无权分享。在产权经济学的视域里,保险本质是保险费确定性产权与保险金不确定性产权的交换,即确定性财产权与或有性获赔权的交换,确定性的小支出与不确定性的大损失的交换。
关键词:
保险本质 产权 等价 收益 均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兵波
对教育研究的特殊性进行追问,虽然能更好地理解教育研究的特点,但并不能恰当解决教育研究的地位、价值问题,更不能确立教育学的学术形象和学科立场。只有深入分析教育问题的性质,进而理解教育研究的性质,才有可能为教育研究建立价值基础;只有全面把握教育研究的文化性、价值性、伦理性和主体性,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建立良好的理解与共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彦力
教育历史是教育本性迷失的过程吗?本文通过分析教育的本性,教育历史发展的复杂性,提出教育历史研究应超越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着眼于实现研究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教育历史 教育本性 发展 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冲锋
课堂里的各种声音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教师的声音既可能霸占了学生的言语权,又表明教师成为言语受害者。学生的声音是其参与意识与反抗行为的表现。师生问答往往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师生对话才能实现权力分享。课堂里的沉默可以表现教育失效,也可表明理智探索与情感体验。应该尊重教师与学生的言语权、参与权、提问权、沉默权、选择权等权力,打破课堂教学霸权,实现权力分享。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言语权 参与权 沉默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