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3)
- 2023(17615)
- 2022(15230)
- 2021(14694)
- 2020(12152)
- 2019(28208)
- 2018(28026)
- 2017(52959)
- 2016(29458)
- 2015(33542)
- 2014(33712)
- 2013(32420)
- 2012(29775)
- 2011(26717)
- 2010(26947)
- 2009(24587)
- 2008(24270)
- 2007(21602)
- 2006(19174)
- 2005(16990)
- 学科
- 济(108921)
- 经济(108707)
- 管理(85868)
- 业(78275)
- 企(67044)
- 企业(67044)
- 方法(50668)
- 数学(42797)
- 数学方法(42045)
- 中国(33617)
- 财(31898)
- 农(29904)
- 学(27721)
- 业经(25393)
- 教育(24400)
- 制(24394)
- 理论(23436)
- 地方(20116)
- 务(19912)
- 财务(19820)
- 财务管理(19771)
- 农业(19221)
- 企业财务(18731)
- 贸(18711)
- 贸易(18702)
- 和(18579)
- 技术(18209)
- 易(18167)
- 银(17088)
- 银行(17042)
- 机构
- 大学(415144)
- 学院(408788)
- 管理(156935)
- 济(154853)
- 经济(151154)
- 研究(135894)
- 理学(135435)
- 理学院(133839)
- 管理学(131089)
- 管理学院(130309)
- 中国(98174)
- 京(89239)
- 科学(83961)
- 财(75648)
- 所(67744)
- 农(61956)
- 中心(61911)
- 范(61761)
- 江(61595)
- 师范(61248)
- 研究所(61226)
- 财经(59734)
- 业大(58900)
- 北京(56885)
- 经(54152)
- 师范大学(49860)
- 州(49467)
- 院(49326)
- 农业(48141)
- 经济学(46694)
- 基金
- 项目(274606)
- 科学(216797)
- 研究(205667)
- 基金(197353)
- 家(170646)
- 国家(169101)
- 科学基金(145381)
- 社会(128259)
- 社会科(120712)
- 社会科学(120676)
- 省(107519)
- 基金项目(103864)
- 教育(100649)
- 自然(93743)
- 划(91638)
- 自然科(91546)
- 自然科学(91525)
- 自然科学基金(89844)
- 编号(85808)
- 资助(81214)
- 成果(72334)
- 重点(62112)
- 部(61906)
- 课题(60773)
- 发(57724)
- 创(56759)
- 教育部(53915)
- 项目编号(53096)
- 创新(52753)
- 大学(52652)
- 期刊
- 济(171910)
- 经济(171910)
- 研究(127641)
- 中国(86254)
- 教育(71560)
- 学报(64543)
- 财(60271)
- 管理(58385)
- 科学(58249)
- 农(56522)
- 大学(50638)
- 学学(46258)
- 技术(39304)
- 农业(38625)
- 融(32994)
- 金融(32994)
- 财经(29942)
- 业经(27359)
- 经济研究(25894)
- 经(25643)
- 图书(22551)
- 问题(22228)
- 版(19716)
- 理论(19459)
- 业(19003)
- 技术经济(18518)
- 科技(18480)
- 职业(18073)
- 实践(17651)
- 践(17651)
共检索到611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本文批判性地总结了19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界兴起的新制度学派的发展轨迹,新制度学派提出三个基本的理论命题:(1)现代教育是伴随世俗个人主义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2)教育组织是松散联接的系统;(3)现代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对人和知识进行合法化分类。在对经典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的继承上,新制度学派与美国当时盛行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现代教育不是维持地方国家或者特殊阶层需要的地域性事业,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和特殊群体利益的世界性制度。新制度学派对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不只是对教育组织和教育效果的深度理论分析,而且其对教育扩张和课程内容的经验研究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组织社会学 教育组织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林霞 郭建如
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在1949年前以费孝通等为代表在教育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传统,如强调以社区为研究单位,重视田野调查,采整体论和功能论的立场,把教育制度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进行探讨等;1980年以来,社区学派的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这种研究传统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局限,费孝通等学者试图克服这些局限,发展社区研究方法;同时,西方制度理论与组织理论在场域研究层次上的结合也为社区学派研究传统的革新提供了借鉴,这可能会使社区学派的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关键词:
社区学派 教育制度 社区 场域层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教育社会学体系中的新、旧制度主义分析的理论,认为新制度主义分析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制度”的概念,而且通过对旧制度主义分析的规范-制度体系的完善,形成了规范-组织-制度这一新的分析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突破旧理论的边界局限性,而且与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的激烈的教育制度变革更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分析 新制度主义 旧制度主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教育产业化 新制度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跃
国家政策积极倡导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但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野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在现实中因受现行学科制度及其利益壁垒以及知识边界模糊所诱发的规范性趋同等因素的制约而任重道远,为此,需积极建构由强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共同形塑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宏观管理、师范院校自身以及教师教育利益相关群体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芝洲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在实践探索中前行,但也伴随着被社会“鄙视”“质疑”甚至“抵制”的困境。根据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观点,作为“新进入者”的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合法性不足”困境,即其“合法性”在多个维度上尚缺乏充分且稳固的基础,这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合法性”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更是一种结构化的信念机制和观念力量,其是职业本科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因此,推进“合法性”整体性形塑,并转化为结构性制度力量,是从根本上保证职业本科教育行稳致远的基本立场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宇飞 关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瑞士职业教育以“三元制”特征闻名于世,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诸多启示。借助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框架,瑞士职业教育体系先后历经了基于内生发展需要的雏形衍生阶段、基于政策工具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和基于产业联盟牵引的体系构建阶段,并带有普职融通、跨界融合、多轨并行、多元共治和成本共担等鲜明特征。在规制性要素层面,政策驱动与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相适应;在规范性要素层面,行业规范有效规避参与主体自利风险;在文化—认知性要素层面,职业文化与认知理念实现协调统一是瑞士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成因。借鉴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经验,我国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应从优化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打造产教融合实体组织和提升职业教育治理效能层面寻求突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恒、桂庆平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中撰文,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工具揭示了校企合作本源的三个基本命题,并构建出校企合作生成与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是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下讨论组织的结构问题,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首先,"合作即制度供给"是校企合作本源的第一个命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晓蒙
高等教育趋同与分化相伴而生,可以分为合理趋同和盲目趋同。根据新制度学派的理论,高等教育趋同的原因是由强意义或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所引起的。本文认为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趋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超
企业集群是企业家的聚集区域,创新是推动企业集群“点——线——面——群”成长和升级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观点,从“组织域”层面解释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与模式,对企业间网络、群内企业以及集群环境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企业集群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组织域 创业 创新 新制度学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宇 曹淑江
新制度学派是组织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流派,而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学派中最重要的机制,它为分析组织中的趋同现象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文章简要阐述了合法性机制的内涵及其在组织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并对大学组织办学趋同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新制度学派 合法性机制 组织趋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显政
新制度学派从组织领域的视角探讨了组织与制度环境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制度环境通过合规性机制促成了组织间的模仿和同构;另一方面,组织在一系列权变因素的影响下,会对制度环境进行主动性程度不等的妥协、抗拒甚至操纵。有极少数组织还通过成功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制度环境的演化和变迁。此外,组织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也存在互动和冲突关系。新制度学派同其他组织理论学派之间呈现出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合规性 组织同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钱苹
论两种新制度经济学派●钱苹[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当今,西方经济学舞台上出现二支新制度学派,按其方法论和理论框架,分别被称作:“激进新制度经济学”和“保守新制度经济学”。90年代中国对制度经济学介绍的出版物和译著,绝大部分是与“保守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