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1)
2023(3806)
2022(3253)
2021(3443)
2020(2758)
2019(6634)
2018(6678)
2017(10224)
2016(7325)
2015(8718)
2014(9002)
2013(7924)
2012(7463)
2011(6850)
2010(7382)
2009(6285)
2008(6415)
2007(5999)
2006(5542)
2005(5375)
作者
(17880)
(14607)
(14559)
(14319)
(9431)
(7074)
(6891)
(5840)
(5702)
(5655)
(5119)
(4902)
(4793)
(4762)
(4718)
(4682)
(4611)
(4468)
(4359)
(4232)
(4214)
(3795)
(3783)
(3626)
(3443)
(3400)
(3286)
(3175)
(3105)
(3074)
学科
教育(21649)
管理(13905)
(13694)
经济(13667)
中国(12835)
(12688)
(10286)
企业(10286)
理论(10043)
教学(9798)
(6227)
研究(6046)
(6040)
(5518)
学法(5508)
教学法(5508)
技术(5007)
学理(4900)
学理论(4900)
(4632)
(4452)
发展(4047)
(3995)
(3958)
(3924)
改革(3861)
方法(3842)
农业(3807)
思想(3750)
高等(3698)
机构
大学(91900)
学院(88176)
研究(34726)
教育(30717)
(24711)
师范(24606)
管理(24161)
(23544)
经济(22492)
(22230)
中国(20103)
师范大学(20041)
科学(19881)
理学(19300)
理学院(18942)
管理学(18279)
管理学院(18090)
(17957)
(17290)
职业(17129)
技术(16632)
北京(15805)
研究所(15792)
中心(14547)
(13880)
(13579)
(12392)
(12081)
教育学(11933)
职业技术(11813)
基金
项目(47977)
研究(46387)
科学(37996)
教育(32480)
基金(27309)
编号(23801)
成果(23671)
社会(23326)
(22186)
(22169)
国家(21733)
社会科(21576)
社会科学(21570)
课题(21297)
(20394)
(18750)
科学基金(17304)
规划(14698)
项目编号(13843)
(13148)
(13122)
基金项目(13117)
研究成果(13054)
重点(12873)
(12286)
(11807)
(11773)
阶段(11739)
年度(11640)
(11483)
期刊
教育(57114)
研究(41794)
中国(34215)
(32197)
经济(32197)
职业(14954)
技术(13936)
(11658)
(11390)
学报(11292)
大学(9945)
技术教育(9601)
职业技术(9601)
职业技术教育(9601)
管理(9191)
科学(9061)
农业(7900)
(7597)
金融(7597)
(7432)
论坛(7432)
高等(7237)
学学(6985)
成人(6475)
成人教育(6475)
图书(6211)
高等教育(6146)
(5994)
业经(5178)
财经(5130)
共检索到162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延伦  武玉国  
认为教育硕士学术能力培养问题是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重要问题。从教育硕士学术能力培养问题的再认识,讨论教育硕士学术能力培养的特殊性,并提出关于教育硕士学术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文香  任平  
起步于2000年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此,探讨和建立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体系,对于培养具有职教特色的、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培养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进一步完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光玉  
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性,结合实践,总结了如何实现"五个结合",以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初步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关军  么加利  
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所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上存在的问题:问题意识不清、研究方法掌握不牢、写作能力不强、研究缺乏创新性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提升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需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加强学术课程的学习与管理、导师严格负责、制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以开题答辩会议为契机开展学术批评与自我总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加祥  
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法律硕士学位之后,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出现了不少问题,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定位模糊,两类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雷同,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  
专业硕士培养在现代的高等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相关国际组织对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给予了肯定。本文在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MBA教育的实践和一些调查,对专业硕士学生的职业发展工作特点和流程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克勤  盖立春  
针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工学矛盾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反思,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把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阎凤桥  李欣  杨钋  范皑皑  
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4年开展的"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的硕士研究生数据,使用描述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导师指导和实习这三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硕士生与学术学位硕士生之间以及专业学位硕士生内部的差异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表明,专业硕士生初步发展出与学术硕士生不同的培养模式,且内部差异较大。研究发现:专业硕士生对实践课程设置的评价高于学术硕士生;专业硕士生的校外实践导师制度得到了落实,质量有待提升;与学术硕士生相比,专业硕士生的实习比例更高、时间更长、学校参与的程度更高,且实习与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有亮  张喜荣  张键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教育硕士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等多方面可喜的变化,累计招生5万余人。但由于现行招生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致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不能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化程度的需要,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骞  李丹  
高职生受挫能力培养是挫折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校高职生受挫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在学习、生活、交往和就业中均存在受挫心理障碍。客观分析高职生受挫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科学培养高职生受挫能力,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受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定势的影响,当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存在向教育学硕士趋同的倾向。为了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特色,必须正确认识学术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位目标定位;加强教育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教育硕士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湘阳  
形成相对独立的非学术型硕士生教育体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非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其特定的质量要求,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构成非学术型硕士生教育的质量特质。非学术型硕士生教育质量保证特别强调社会需求、专业独创性、综合素质、即时改善、系统重构等节点。非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过程必须构成一个整合性体系,实现培养平台实践化、知识体系综合化、培养环节集成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指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遭遇的诸多困难并分析了原因:对实践能力的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学位论文写作沿袭学术性论文的模式;实习基地的建设得不到有关单位的支持等。为有效落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对策:应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界定为有理论深度的实践;努力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学位论文写作应指向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还应致力于建设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福胜  杨芳州  
工程硕士英语课程需要兼顾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技能的提高不意味着具有了实际交际能力 ,如何使语言技能真正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重点论述如何在工程硕士英语课程的大纲设计上实现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同步提高 ,认为比例大纲 (proportionalsyllabus)是解决工程硕士课程中现存实际困难的一种好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文章实证分析了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培养现状,及其与学术界、劳动力市场以及学生个人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与差距。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成就水平整体偏低,且以通用能力尤甚,而专业能力中又以跨学科能力和具有实践导向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