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9)
2023(4500)
2022(3621)
2021(3681)
2020(2803)
2019(6611)
2018(6803)
2017(9828)
2016(7326)
2015(8475)
2014(8728)
2013(7448)
2012(7079)
2011(6514)
2010(7185)
2009(5992)
2008(5908)
2007(5484)
2006(5091)
2005(4887)
作者
(16988)
(13979)
(13943)
(13729)
(9075)
(6751)
(6631)
(5567)
(5463)
(5404)
(4905)
(4686)
(4678)
(4633)
(4628)
(4552)
(4471)
(4285)
(4171)
(4149)
(4068)
(3726)
(3655)
(3501)
(3384)
(3279)
(3250)
(3187)
(2967)
(2956)
学科
教育(22274)
中国(12288)
管理(11518)
(11257)
经济(11234)
教学(11089)
理论(10269)
(8908)
(6655)
企业(6655)
学法(6538)
教学法(6538)
(5892)
(5871)
学理(5655)
学理论(5655)
研究(5496)
(4630)
(4535)
发展(4200)
思想(4168)
政治(4119)
(4118)
(4076)
学校(4021)
(4021)
(3999)
改革(3895)
思想政治(3844)
政治教育(3844)
机构
大学(84351)
学院(80800)
研究(32541)
教育(30840)
(24252)
师范(24117)
(20753)
师范大学(19693)
管理(19629)
(18827)
中国(18703)
科学(18369)
职业(17952)
经济(17777)
(17634)
技术(17071)
(16093)
理学(15129)
理学院(14797)
中心(14586)
北京(14565)
研究所(14270)
管理学(14217)
管理学院(14033)
(13734)
职业技术(12471)
教育学(11941)
(11904)
(11857)
(11757)
基金
项目(44962)
研究(44392)
科学(34771)
教育(32211)
基金(24470)
成果(23118)
编号(23109)
社会(21659)
课题(21158)
(20986)
(19995)
社会科(19932)
社会科学(19929)
国家(19557)
(19485)
(19012)
科学基金(15191)
规划(14319)
项目编号(13210)
(13199)
研究成果(12912)
(12706)
重点(12336)
年度(11741)
(11594)
(11563)
阶段(11529)
(11495)
基金项目(11195)
(11116)
期刊
教育(59262)
研究(38775)
中国(35853)
(26685)
经济(26685)
职业(16317)
技术(14346)
(11207)
学报(11113)
技术教育(10694)
职业技术(10694)
职业技术教育(10694)
大学(9858)
(9858)
科学(8504)
管理(8445)
(7535)
论坛(7535)
(7492)
金融(7492)
农业(7468)
高等(7429)
图书(7425)
学学(6843)
成人(6579)
成人教育(6579)
高等教育(6180)
(6166)
书馆(5907)
图书馆(5907)
共检索到15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晓明  何艳茹  
针对目前教育硕士在培养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助于保证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同时又具有可行性的决策思路和实施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邝丽湛  
认为教育实践自身所具有的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等表征对教育硕士培养具有特殊的价值。要充分发挥教育实践的功能就应该把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硕士生的学位课程,把行动学习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把教育基地作为教育实践的情境支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景和  
作者介绍了建立教育硕士培养与实践基地的做法、意义,探讨了基地所应采取的培养方式,指出了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跃进  
一、西方国家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观察自哈佛大学设立并开办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西方此领域的学位培养迄今已逾70个春秋,在理论探索、建设培养、实践操作、管理评价等方面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功,在五大领域(学位定性,目标取向,招生门槛,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所引发的前瞻思考及建设后效为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通达路径。以美、英、加等主要西方国家专业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夯  魏民  李广平  秦春生  
东北师范大学于2013年启动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培养综合改革。改革以"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教育规律为遵循,以提升理论素养、发展关键能力为重点,以"三个贯通与一体化"为基础,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优化教育实践方式、构建协同培养机制等举措的实施,优化了培养过程与环节,提升了培养质量,探索出了大学与优质中学协同培养教育硕士生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述珉  沈岩  刘惠琴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选拔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实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主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发  
以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下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为出发点,分析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层次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培养实践,提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教育硕士培养措施建议,包括发挥院校主体作用、实现招生考试突破、优先重点领域培养、强化两个场所实践、突出三个能力提升、推进四个方面协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晓威  曹雷  王兴铭  陈旭远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其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一环。东北师范大学为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开展了系列工作,提出了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思路和举措。通过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不断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牡丹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提高了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为基础教育补充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卫嵘  陈平水  
自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对不同的培养目标的反思、评析,依据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笔者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它具有中介性、反思性、合作性、渗透性四个特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建银  
在分析教育硕士多样化培养模式政策的形成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按照政策公平、规格一致、保证质量、统一衔接以及平稳过渡等原则,构建了更为合理、可行的我国未来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制度框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英惠  
基于教育硕士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承担教育硕士生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所具有的有利因素,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塑造名师。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诸问题,不利于名师的培养。为此,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时间环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仲学  刘国权  朱超甫  
作者简要回顾北京科技大学自 1985年以来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历程 ,重点介绍自 1997年以来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并根据工程硕士生 (含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工作的实践 ,对有关的培养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