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0)
2023(13241)
2022(11477)
2021(11064)
2020(9109)
2019(20960)
2018(21135)
2017(38535)
2016(22388)
2015(25547)
2014(25595)
2013(24350)
2012(22276)
2011(20127)
2010(20574)
2009(18282)
2008(17668)
2007(15592)
2006(13819)
2005(12155)
作者
(61187)
(50306)
(50172)
(47843)
(32140)
(24324)
(22872)
(19799)
(19424)
(18253)
(17487)
(16866)
(16020)
(16017)
(15661)
(15424)
(15360)
(15063)
(14556)
(14518)
(12868)
(12698)
(12095)
(11682)
(11601)
(11402)
(11254)
(11179)
(10228)
(10082)
学科
(73941)
经济(73853)
管理(61528)
(56917)
(48639)
企业(48639)
方法(33251)
数学(28177)
数学方法(27739)
中国(26287)
教育(24927)
(20879)
理论(19524)
(19313)
(19191)
技术(18840)
业经(17640)
地方(16091)
(15968)
教学(14132)
农业(13623)
(12690)
(12409)
(12366)
银行(12362)
贸易(12355)
(11963)
环境(11913)
(11756)
(11753)
机构
大学(300598)
学院(296978)
管理(113924)
(105223)
经济(102295)
研究(100114)
理学(98021)
理学院(96846)
管理学(95041)
管理学院(94472)
中国(68860)
(66211)
科学(62213)
(49818)
(49682)
师范(49474)
(49409)
(46853)
中心(45339)
研究所(45258)
(44568)
业大(42774)
北京(42751)
教育(41536)
师范大学(40107)
财经(39075)
(37969)
技术(37940)
(36482)
(35400)
基金
项目(200878)
科学(158162)
研究(155851)
基金(139745)
(120273)
国家(119060)
科学基金(101986)
社会(92927)
社会科(87601)
社会科学(87578)
(81846)
教育(79506)
基金项目(74061)
(69710)
编号(67220)
自然(65141)
自然科(63603)
自然科学(63587)
自然科学基金(62418)
成果(57348)
资助(56859)
课题(49701)
重点(46054)
(45006)
(43859)
(43497)
项目编号(41223)
(40869)
创新(40602)
教育部(39253)
期刊
(117892)
经济(117892)
研究(97042)
教育(72727)
中国(70726)
学报(45074)
管理(42200)
科学(40993)
(40202)
(36698)
大学(35130)
技术(32174)
学学(31031)
农业(27926)
(23702)
金融(23702)
图书(19517)
职业(19396)
业经(19283)
财经(18373)
经济研究(17214)
(15609)
科技(15169)
(14923)
论坛(14923)
问题(14559)
(14522)
理论(14465)
(13681)
技术经济(13624)
共检索到449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卫嵘  陈平水  
自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对不同的培养目标的反思、评析,依据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笔者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它具有中介性、反思性、合作性、渗透性四个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英惠  
基于教育硕士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承担教育硕士生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所具有的有利因素,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塑造名师。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诸问题,不利于名师的培养。为此,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时间环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牡丹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提高了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为基础教育补充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洁  张小玲  武文洁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部最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之一,对研究生招生结构及就业导向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存在问题和改革设想,为构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供建议及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红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针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特定的生源、教育背景,应建立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管理、教学创新方面不断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茜  张晖  张大勇  王雯  
调查发现,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仅得到社会"基本认可",离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反映出教育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是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当务之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卢小宾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设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开展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新形势下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协舟  鄢嫦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实务工作者、高校教师与学生的调研,文章建议从认知、主体、条件及制度4个层面加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对专业学位的认知程度,关注专业参与主体的素养,优化专业学位教育的过程管理,完善资格认证及质量评估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洪斌  
相对于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突出特点在于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佳木斯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0年,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00年起陆续获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程(机械工程领域、材料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确立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2种类型的培养目标,特别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入口、培养、出口等重点环节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永波  欧亚  
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元化培养的缘起与发展,认为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社会责任、专业学位属性决定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程双元化培养的路径选择。通过目标导向、过程监控、结果保障,将双元化贯穿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毕业与就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全程双元化培养体系,并以南京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元化培养实践为例,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开放式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艳红  方志军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的来源及特征加以梳理,阐明PCK对教师专业化和体育硕士培养的重要作用,并从PCK的理论视角对我国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增加PCK课程、建立PCK考查与反馈机制,改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情境互动,确保实习实践时间、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强化学位论文对实践教学的反思等几个方面来改进和完善体育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晓威  曹雷  王兴铭  陈旭远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其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一环。东北师范大学为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开展了系列工作,提出了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思路和举措。通过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不断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敬政  裴金宝  
为促进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应全日制教育硕士自身发展规律的招生体制、培养模式,是深化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体制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弘弘  谭中平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