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8)
2023(10178)
2022(8998)
2021(8901)
2020(7234)
2019(17210)
2018(17471)
2017(32489)
2016(18765)
2015(21405)
2014(21785)
2013(20837)
2012(19078)
2011(17148)
2010(17273)
2009(15302)
2008(14828)
2007(12984)
2006(11520)
2005(10230)
作者
(51542)
(42175)
(42005)
(40217)
(27021)
(20299)
(19280)
(16647)
(16302)
(15367)
(14740)
(14009)
(13312)
(13201)
(13130)
(12906)
(12837)
(12682)
(12041)
(12018)
(10558)
(10556)
(10056)
(9727)
(9646)
(9487)
(9327)
(9320)
(8445)
(8372)
学科
(63862)
经济(63780)
管理(49412)
(45708)
(38378)
企业(38378)
方法(30460)
数学(26118)
数学方法(25722)
教育(22436)
中国(22271)
(17936)
(16795)
(16724)
理论(15222)
业经(14382)
地方(13400)
农业(11761)
技术(11697)
(11627)
(11310)
贸易(11306)
(11095)
(10962)
(10678)
财务(10613)
财务管理(10589)
环境(10217)
企业财务(10004)
教学(9785)
机构
大学(257215)
学院(252254)
管理(98709)
(89134)
经济(86720)
理学(85463)
研究(84734)
理学院(84433)
管理学(82849)
管理学院(82376)
中国(57661)
(56894)
科学(53373)
(43334)
师范(43089)
(42581)
(41321)
研究所(38719)
中心(37664)
(37580)
北京(37176)
教育(36548)
(36327)
业大(36306)
师范大学(35278)
财经(33170)
(30919)
(30674)
技术(30378)
(30048)
基金
项目(171029)
科学(134941)
研究(132565)
基金(120013)
(102878)
国家(101856)
科学基金(87103)
社会(78828)
社会科(74262)
社会科学(74240)
(68187)
教育(67375)
基金项目(64114)
(59000)
编号(57551)
自然(56304)
自然科(54936)
自然科学(54926)
自然科学基金(53890)
资助(49406)
成果(49335)
课题(41803)
重点(38895)
(38842)
(36736)
(35512)
项目编号(35494)
(34305)
教育部(33869)
规划(33169)
期刊
(98317)
经济(98317)
研究(83343)
教育(59638)
中国(53294)
学报(37395)
管理(34915)
科学(34552)
(32974)
(30193)
大学(29025)
学学(25600)
技术(25468)
农业(23409)
(18458)
金融(18458)
业经(16376)
图书(15832)
财经(15384)
职业(14289)
经济研究(14197)
理论(13163)
(12960)
问题(12897)
实践(12280)
(12280)
科技(11908)
(11724)
(11597)
论坛(11597)
共检索到373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原  
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方法的广泛运用,逐步被异化为以应用方法为核心的问题解决,从而造成研究中问题的淡出与方法的凸显,使"问题意识"仅成为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抽象概念,而非实践诉求。教育研究的本质是对生活的考察,而不是对生活的技术性分解,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研究的学术旨趣,必须对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审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人类是通过知识的生产、积累和传承,才得以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的。当知识生产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保存和传承知识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学科是人类对已获知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科一旦定型,其结构就具有保守的特点并与实践相对脱节。当前学术界的一种不良学风是仅从学科体系所提供的一套概念范畴、公式原理、理论观点出发,在自己设定的领地里自说自话,使问题演变成研究者头脑中的思辨之物,最终隐匿了问题。为了把学科与问题、研究者与行动者连接起来,应当构建一种中观性理论作为桥梁。中观性理论是由研究者和行动者通过一种合作共同体的形式共同建构起来的理论范式,它要求研究者在选择和解决问题时,应当强调微观化的研究对象、目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近年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欠缺知识建构的批判力;欠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欠缺专业领域的聚合力。比较教育学科要获得新的突破,有必要从深层次上把握这个学科的本源,将"异文化情境中的教育问题"确立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证据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充满文化精神的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聂永成  
世纪之交的教育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问题意识。解释学语境下的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领会并使之成形的投射活动,问题就是揭示事物的意义,提问就是给问题预设某种开放性和某些边界限定,这就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前理解框架"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解释。问题的首要性体现在对研究范式的依赖。真问题是教育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或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本土的现实的教育问题。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问题"及其研究范式,超越传统的研究边界,在对话中构建理想的"间"性,实现范式转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秦玉友  
由于教育理论中普遍主义倾向和对教育实践落后的自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理论本土化不良,呈现出表面化的特点。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教育理论本土化可以从观点层面、文化层面和方法层面推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晖  
批判教育政策研究是当代西方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流派。近10年来,该流派对自身研究范式进行了元反思,重审批判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批判性”与“社会学”属性,并构建唯物主义后结构主义政策分析路径。在理论视角上,突破批判理论传统,构建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性概念框架,确立“政策实施”分析框架,引入人文地理学和生物-社会等新兴理论视角,深化时间社会学等传统概念视角。基于全球化、资本市场与技术变革背景,该流派形成国际教育测评、全球教育要素流动、教育商业化与资本逐利、教育竞争异化、数字教育治理等五大新兴问题域。推动批判教育政策研究发展的深层动力是对理性主义的超越,其实质是对政策过程中偶然性、失序性和非预期性因素的接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白君礼  
图书馆学研究有学科研究、问题研究两种取向,目前,以学科意识为主,而学科意识具有思维僵化、不重视活生生的现实、易造成一些重要问题和领域遗漏等局限性。这极大地制约了图书馆发展,成为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障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二者既有异同,又相互联系、统一互补,学科意识中有问题,问题意识中有学科。应以问题意识为主,以学科意识为辅。图书馆学研究应从"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导过程,绝非是"子弹"与"靶子"的线性传播关系,而是"强震"与"共振"的多元变量关系。如果教学双方不能从相互都认同的话题、都面对的问题开始破题,关注将不复存在,教学将只是自说自话。将理论的文本概念变成课程的人本演绎,既是网络在线教育保持"用户黏性"的基本方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应借鉴的教育视角。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白君礼  陈德宽  李其圣  杜香莉  王桂秋  贾丽霞  
图书馆实践、理论研究都是以问题存在为前提的,解答这些问题是图书馆人的职责。这就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它是理论创新最基本的生长点。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白君礼  
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推动和深化研究的作用,是研究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生长点。目前,图书馆界整体上问题意识淡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假问题。对问题应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多角度全面深入研究,建立反思、批判、创新的思维方式。体系研究与问题意识研究并不对立,应以问题研究为主,以体系研究为辅,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问题意识具有复杂性,提出一个高质量的真问题十分困难。发现问题的方法有:加强知识学习和积累,明确图书馆现实,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图2。参考文献29。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兰无双  
本文简要回顾了以经济学领域内不同类型的学术共同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学界史的发展过程,认为经济学学界史研究应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紧扣重大现实理论问题,并以中国经济学发展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研究目标。本文提出经济学学界史研究应该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实在论经济学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广泛吸收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学学界史进行批判性研究。这样一种经济学学界史的研究具有如下重要现实意义:破除我国经济学界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迷信、推动经济学的多元化改革、形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某些特征并推动我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创造性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明明  
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是历史学与政治学科际整合的体现之一,既吸纳了政治学与历史学两大学科的学理资源,又经历了新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动员,对于理解和解释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从历史与政治、规范与经验、文化与权力、时间与结构、逻辑与证据五个方面讨论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学科脉络、研究视角和问题意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流杰  
文章通过对问题意识的滥觞而现实问题日深悖论的诘问,认为图书馆学当代困境和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只在问题意识本身,不是问题意识的缺乏而是问题意识的不足、外源性问题意识过强而内源性问题意识不足甚至缺乏、问题能力的低下,图书馆学要走出当代困境和危机必须强化以怀疑与批判为导向的问题意识、以现实为旨归的问题意识和以理论构建为导向的问题意识,着力提升图书馆学的问题批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实现图书馆学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理论的超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丽红  
本文从加强群众性的角度,对近年来有关我国工会改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本文对近年来工会的批判性研究、介入集体劳动争议的研究和群团组织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从工会改革的动力来看,其既可以作为国家治理劳动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在职工抗争压力和挑战之下的一种必然回应。同时,本文梳理了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两种重要的工会改革实践经验的方式,也提出在我国,工会改革在中央、地方和企业三个层面呈现出了不同的导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过往对于工会改革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批判视角、关系视角和从工会自身出发的三种研究视角,最终,本文依循工会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经验的运行逻辑具有差异性这一特征,提出未来对于工会改革的研究应当暂时放弃总体性视角,更多关注于工会的服务功能,注重重构工会改革的分析框架,以求对工会改革的现象作出更加深刻的理论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