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1)
- 2023(12039)
- 2022(10386)
- 2021(10135)
- 2020(8123)
- 2019(19341)
- 2018(19649)
- 2017(36080)
- 2016(20589)
- 2015(23352)
- 2014(23699)
- 2013(22599)
- 2012(20726)
- 2011(18623)
- 2010(18837)
- 2009(16744)
- 2008(16432)
- 2007(14235)
- 2006(12566)
- 2005(11179)
- 学科
- 济(73234)
- 经济(73141)
- 管理(54434)
- 业(49910)
- 企(43001)
- 企业(43001)
- 方法(35272)
- 数学(29516)
- 数学方法(29125)
- 中国(24160)
- 教育(23480)
- 学(19586)
- 理论(19158)
- 农(18837)
- 财(18142)
- 业经(16744)
- 地方(14521)
- 和(13012)
- 农业(12588)
- 技术(12576)
- 制(12508)
- 贸(12376)
- 贸易(12369)
- 易(11923)
- 教学(11778)
- 务(11305)
- 财务(11242)
- 财务管理(11222)
- 环境(11104)
- 企业财务(10639)
- 机构
- 大学(285915)
- 学院(279427)
- 管理(107997)
- 济(100041)
- 经济(97402)
- 理学(93923)
- 研究(93414)
- 理学院(92745)
- 管理学(91015)
- 管理学院(90478)
- 中国(63353)
- 京(62672)
- 科学(58339)
- 范(47352)
- 师范(47047)
- 财(46332)
- 所(46269)
- 研究所(42310)
- 江(41739)
- 中心(41101)
- 北京(40444)
- 业大(39686)
- 农(39394)
- 教育(38708)
- 师范大学(38655)
- 财经(37500)
- 州(34281)
- 经(34084)
- 院(34049)
- 技术(33396)
- 基金
- 项目(190168)
- 科学(149969)
- 研究(146931)
- 基金(134009)
- 家(115060)
- 国家(113932)
- 科学基金(97554)
- 社会(88486)
- 社会科(83353)
- 社会科学(83330)
- 省(75154)
- 教育(74635)
- 基金项目(71107)
- 划(64844)
- 编号(62933)
- 自然(62310)
- 自然科(60778)
- 自然科学(60765)
- 自然科学基金(59672)
- 资助(54705)
- 成果(53876)
- 课题(45915)
- 重点(43338)
- 部(43274)
- 发(40383)
- 创(39745)
- 项目编号(38861)
- 教育部(37915)
- 年(37697)
- 大学(36800)
共检索到41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刘燕楠
教育研究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描述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教育现象即回答教育"是什么"、解释教育行为即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何以如此",改变教育实践则需要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是"属于理论理性,"应该"与"做"属于实践理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仅回答"是"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不能满足实践者对"应该"与"做"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从对"是"的认识延伸至对"应该"与"做"的全面把握,实现与教育实践和谐、理性地统一起来,构建出真、善、美的理想的教育客体,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郝文武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错位和相互结合、适应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永恒追求。教育是在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引领下的指导学习或以言行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统一的活动。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和终极追求。教育理论既是对教育实践的系统认识,又是引领和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合理性认识。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逻辑特点、优化教育理论队伍结构、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他们对教育实践的全面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认识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科学关系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知非 祁海霞 王国富
中国的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其发展面临着国家大力发展但社会认可度低、政策要求高但学生素质差等多重困境。作为高职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在应对这些困难时,如何思维和行动的?如何看待自身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为了探究这些问题,研究者访谈了数位高职教师、进行了多次观课,并利用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的路径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管高职教师具体选择了何种教育实践,均认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是"合理的",这种"合理的"教育实践源于教师平衡外部压力与自身教育情怀的"自我心理调适"。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实践 教学困境 合理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星
以往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静观的理论分析为思路,如逻辑分析、理论分层和哲学演绎。伴随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二者关系的新认识也得以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关系问题是二者关系的核心;二者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仅是哲学、逻辑学问题,更是教育学问题。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的转换意味着前提预设、分析单位、思维方式和学科立场的转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守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事关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尊荣,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取得的进展不多,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调整思路,强化教育学的技术方面的因素,甚至向指南或手册方向发展,以增强教育学实效性的方式强化教育学学科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实践 理论与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志敏 纪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兆璟
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而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 知识向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在过去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中的“人”的共性有过不同的概括,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人”的形象,如神性的人、生物性的人、工具性的人和精神性的人等。这些形象共同的致思取向是人的抽象化。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实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个人”。因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在经历着一次“人”的转向,即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型。
关键词:
抽象的人 具体个人 人的转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建华
会展教育可分为会展理论教育和会展实践教育两大领域。本文分析了会展理论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本文认为,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有着4种基本范式。本文还认为,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会展教育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应该确立起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新的关系范式。
关键词:
会展理论 会展实践 旅游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车如山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进程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外,也深受前辈教育家思想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中无不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注。作为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他始终坚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崇高的学术境界。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思想 实践品格 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午东
高职法律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设了以来,一直处于摸索发展中。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法律专业设置必须满足应用性、实操性的要求,走实践理性之路。高职法律教育立足于职业本位,引导学生在职业情境中获得相关职业技能,需要夯实学生基础素质,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的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黛舒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有本土的原因,也有解决脱离问题的本土条件。不能把产生本土问题的责任直接归因于某些国外现实的或历史的因素,也不能寄希望于别国供给彻底解决本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脱离”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纸上谈兵的解决也还是让有关“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理论继续脱离“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实际。“新基础教育”研究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是简单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滋养”的新型关系,并通过自己“研究性的变革实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滋养。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本土问题 新基础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S·舒尔曼 王幼真 刘捷
李·S·舒尔曼概述了杜威师范教育专业化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论点,①在对各种专业教育共有的六个属性特点的分析基础上,批判性地检验和评论了杜威关于师范教育的观点;对当代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杜威,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专业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利文
"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概念起源于欧美,也被称为应用戏剧(Applied drama),指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为方法来从事教育、教学。它不以表演为目的,是借用戏剧途径推进人的社会学习,对人的认知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2000年左右,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运动的发展,教育戏剧在我国港、台地区获得较大的发展。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