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4)
- 2023(15668)
- 2022(13731)
- 2021(13089)
- 2020(11074)
- 2019(26124)
- 2018(26104)
- 2017(49715)
- 2016(27755)
- 2015(31626)
- 2014(32242)
- 2013(31485)
- 2012(29166)
- 2011(26337)
- 2010(26643)
- 2009(24184)
- 2008(23940)
- 2007(21350)
- 2006(18600)
- 2005(16566)
- 学科
- 济(108148)
- 经济(108030)
- 管理(74726)
- 业(70802)
- 企(58633)
- 企业(58633)
- 方法(53300)
- 数学(46649)
- 数学方法(46110)
- 中国(32135)
- 农(28353)
- 财(28051)
- 学(25555)
- 教育(24139)
- 地方(22178)
- 业经(22056)
- 理论(20774)
- 贸(19844)
- 贸易(19836)
- 易(19137)
- 农业(18722)
- 制(18643)
- 务(17888)
- 财务(17809)
- 财务管理(17766)
- 企业财务(16830)
- 技术(16773)
- 和(16692)
- 环境(15495)
- 银(15362)
- 机构
- 大学(394882)
- 学院(388626)
- 管理(149730)
- 济(148510)
- 经济(144975)
- 研究(131178)
- 理学(129625)
- 理学院(128089)
- 管理学(125733)
- 管理学院(124994)
- 中国(93069)
- 京(85345)
- 科学(82028)
- 财(68797)
- 所(66670)
- 农(63423)
- 研究所(60734)
- 中心(59391)
- 范(59198)
- 江(58758)
- 师范(58726)
- 业大(58447)
- 财经(55369)
- 北京(54600)
- 经(50256)
- 农业(49809)
- 师范大学(47733)
- 州(47218)
- 院(47207)
- 经济学(44349)
- 基金
- 项目(261171)
- 科学(204936)
- 研究(194333)
- 基金(186234)
- 家(161342)
- 国家(159926)
- 科学基金(136414)
- 社会(118674)
- 社会科(112226)
- 社会科学(112192)
- 省(103285)
- 基金项目(98921)
- 教育(95452)
- 自然(88904)
- 划(88226)
- 自然科(86787)
- 自然科学(86762)
- 自然科学基金(85175)
- 编号(81785)
- 资助(77571)
- 成果(68401)
- 重点(59425)
- 部(59171)
- 课题(58123)
- 发(55621)
- 创(53731)
- 教育部(50989)
- 科研(50217)
- 项目编号(50000)
- 创新(49878)
- 期刊
- 济(159418)
- 经济(159418)
- 研究(120907)
- 中国(80004)
- 教育(69221)
- 学报(62592)
- 农(56279)
- 科学(55781)
- 财(52894)
- 管理(51933)
- 大学(47444)
- 学学(43018)
- 农业(38651)
- 技术(37660)
- 融(31089)
- 金融(31089)
- 财经(26750)
- 业经(25599)
- 经济研究(25181)
- 经(22733)
- 图书(22636)
- 问题(20954)
- 业(20683)
- 技术经济(19082)
- 理论(18569)
- 科技(18101)
- 版(17968)
- 职业(17381)
- 实践(17085)
- 践(17085)
共检索到575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香港教育学院罗厚辉博士早年求学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剑桥大学,深受英国实证传统的影响,并长期致力于课程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2007年6月15至6月19日,借他到课程所讲学暨指导部分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机会,笔者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他请教。本文以访谈的形式将他对我个人的指导过程呈现出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实证研究 框架 研究设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许美德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中国教育研究专家,加拿大人.本文是作者对许教授的访问记录稿.文中介绍了许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的发展和特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问题的看法,介绍了香港教育学院的改革现状,可供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改革 大众化 质量 效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意味着教师的传统角色从课程使用者到课程开发者的转变,在指向学生学习的课程决策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以香港"快速发展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与研究为例,运用访谈与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被鼓励参与课程决策,从而获得深度学习的机会,增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历程。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程决策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韦凤彩 阳荣威
使命陈述是学院办学理念的核心体现,可为学院工作开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引。世界一流教育学院都凝练出了体现自身办学定位与自身特色的使命陈述。它们的使命陈述具有共同的表现特征,包括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卓越发展,努力打造全球教育的标杆;拥有培养杰出人才的旨趣,致力于培养行业的领军人物;以推动知识创新进步为己任,追求引领的国际地位;秉承公平公正的服务理念,丰富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地位和影响力;尊重多样性与多元化,营造兼容并包的环境。这对继续推进世界一流教育学院的卓越发展不无裨益。
关键词:
世界一流教育学院 使命陈述 文本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凌凌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但学界对"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的内涵、评估与建设等核心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对杰夫·海沃德(Geoff Hayward)教授的访谈主要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学院治理问题展开,话题涉及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治理架构、运行机制、学院文化营造、师资管理与人事政策、大学创新与创业,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与建议。学习世界一流大学学院治理的经验,对中国大学及学科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院治理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沈文钦
知识生产的模式Ⅱ是近年来关于学术研究转型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近30年来的改革实践,提供了一个反思教育研究中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案例,并分析了这种转型对于构建未来社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启示与挑战。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模式Ⅱ理论 教育研究 跨学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经戈
社区旅游(CBT)是以社区的全面参与为基础,集合多部门共同协作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论文以CBT的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网络治理的行政型网络治理(NAO)模式是改善CBT绩效的一种制度创新。文章构建了CBT的网络治理框架,并以江苏常熟的CBT发展为案例,提出了网络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要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中建
英国比较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个案分析──以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系为例赵中建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系(DICE)是1985年由原比较教育系同原发展中国家教育系合并而成。原比较教育系自1947年由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劳韦里斯(Josep...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幸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萍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下,香港非常重视全民教育,积极探讨适应社会需要和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包括大学、专上学院、持续教育机构在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灵活、开放、弹性强的学习制度。本文通过对香港地区继续教育学习者、教师、办学机构的案例调查和分析,探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制度的灵活性对人才成长的积极意义和潜在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增强学习制度开放性和弹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香港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弹性学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晓博
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在这样的时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显得特别有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和内地的关系,可以用“唇齿相依、相互成就”来形容。首先,香港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的60%以上的外资,是通过香港进入的内地;中国对海外的投资,有接近60%是通过香港进行的。香港为内地带来了重要的市场信息、管理经验、资金和订单,这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非常重要的。深圳的发展更是和香港密不可分。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香港回归祖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扬 郑高明 马近远
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和教学科研水平,拥有比较规范的质量保障机制。以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两所大学为例,以“环境、投入、过程和产出”为框架,分析香港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机制,并对内地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提出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介明
本文根据作者应邀在北大教育学院作的访问,对于学院的性质、优势和发展方向,作了一些观察。这些观察,围绕着如何建设"明天的教育学院",以北大教育学院为例,作了一些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变化,注意描绘理想与未来;另一方面又尽量兼顾国际发展的大势、中国的国情与北大的现实。作者观察到,北大教育学院以研究为主、以政策为主、以宏观为主,但也兼顾其他。作者提出,对于高素质的、政策性的教育研究机构,人们一般会有四种期望:高度严谨的研究水平、影响政策的理性根据、领导时代的学术见地、洞悉未来的科学预见,未来的教育研究势必在宏观方面超越教育,在微观方面需要研究人类的学习。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政策研究 学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涛
从制度层面思考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基于指标体系同时又超越指标体系。当前大数据时代监测评价的凸显意义也在于用数据说事,为改革实践提供导向、激励和平台。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多学科的制度分析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监测预警与改进机制、与深化改革相关联的多样化激励机制、指向促进治理的开放合作与多渠道参与机制,这三项机制有机构成分析框架,其核心是用制度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监测 评价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