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7)
- 2023(10734)
- 2022(9238)
- 2021(9075)
- 2020(7253)
- 2019(17187)
- 2018(17308)
- 2017(31979)
- 2016(18324)
- 2015(20855)
- 2014(21150)
- 2013(20080)
- 2012(18299)
- 2011(16461)
- 2010(16442)
- 2009(14505)
- 2008(13882)
- 2007(11983)
- 2006(10473)
- 2005(9001)
- 学科
- 济(63275)
- 经济(63207)
- 管理(47224)
- 业(43357)
- 企(36742)
- 企业(36742)
- 方法(32176)
- 数学(27784)
- 数学方法(27318)
- 教育(22170)
- 中国(21199)
- 学(17213)
- 农(16513)
- 理论(15200)
- 财(15196)
- 业经(14007)
- 地方(12615)
- 技术(11643)
- 和(11048)
- 农业(11005)
- 贸(10324)
- 贸易(10319)
- 环境(10024)
- 易(10005)
- 务(9863)
- 财务(9801)
- 财务管理(9783)
- 制(9725)
- 教学(9650)
- 发(9341)
- 机构
- 大学(252677)
- 学院(246724)
- 管理(97308)
- 济(86056)
- 理学(85284)
- 理学院(84266)
- 经济(83784)
- 管理学(82566)
- 研究(82181)
- 管理学院(82104)
- 京(55431)
- 中国(53949)
- 科学(52568)
- 范(42260)
- 师范(42000)
- 所(40575)
- 财(38260)
- 研究所(37441)
- 业大(36683)
- 中心(36114)
- 教育(36089)
- 北京(35750)
- 农(35411)
- 江(35281)
- 师范大学(34570)
- 财经(31581)
- 院(30174)
- 技术(30045)
- 州(28935)
- 经(28753)
- 基金
- 项目(173797)
- 科学(137619)
- 研究(132934)
- 基金(123072)
- 家(106167)
- 国家(105152)
- 科学基金(90227)
- 社会(79776)
- 社会科(75271)
- 社会科学(75250)
- 省(68733)
- 教育(67549)
- 基金项目(65127)
- 划(59852)
- 自然(58637)
- 自然科(57247)
- 自然科学(57237)
- 编号(56920)
- 自然科学基金(56157)
- 资助(50748)
- 成果(48116)
- 课题(41330)
- 重点(39554)
- 部(39387)
- 发(37079)
- 创(36089)
- 项目编号(35255)
- 教育部(34274)
- 年(33702)
- 创新(33258)
共检索到35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岭 王嘉毅
教育学备受质疑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研究者对于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认识不清楚,在使用上随意而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发展,但教育研究的核心体系和基本功能一直没有变。教育研究具有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四种基本功能。它们形成了一个"超循环"的逻辑体系,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在此循环中衍生出来,也可以在此循环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在把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向系统方法学习和迈进。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研究方法 逻辑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在日益追求具体性、深刻性和核心化的教育认识和改进中,教育事件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作为蕴含变化的功能性活动,教育事件是对教育常态的某种断裂,对它的研究本身具有察知现实和推测未来的两种意义,因而也就有了两种研究方法论逻辑:察知逻辑和推测逻辑。察知逻辑主要是根据普遍规则或普遍性知识前提对特定教育事件进行定位和判断的逻辑,这种逻辑下的教育事件研究方法从把其转化为研究素材开始进行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条理化认识加工,主要体现着定位定向的追求和思路。推测逻辑主要是对目标教育事件进行设想化探索的研究方法逻辑,这种逻辑下的教育事件研究方法从把其作为与常态的重要分裂开始对教育未知领域进行想象和设想,主要体现着再构对世界认识的追求和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成明 王晓阳
在探索专业学位针对职业领域方面,提出了三个相关的主题: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教育具有同质性,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应用情境下,更加凸显了它的职业属性与知识生产的效用;结合英美国家工程博士培养案例,分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知识性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专业学位 职业性 知识性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教育哲学研究正在遭遇方法乃至研究性上的质疑,原因是教育哲学研究并没有应用现代研究推崇的规范化研究方法。从目的和方法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研究的根本追求是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又需要通过对教育事物的整体性把握来获得。因此,教育哲学研究对整体性把握教育事物的追求决定其在方法上具有以下基本定位:教育哲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性把握事物的方法;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处理对象是命题;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环节是命题收集、整理和再表达。教育哲学研究在方法上的这种基本定位最终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方法在根本上是逻辑推理方法,既可以有传统的演绎逻辑方法和归纳逻辑方法,又可以有以逻辑推理为内核的概念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等。
关键词:
教育哲学研究方法 逻辑 整体性把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处和难处是课程教学。课程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是坚持教育性与研究性相结合,这符合教育规律,也是政府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反映。论文借鉴比较经验,基于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从明确课程建设价值、注重学生需求、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研究生课程教育性和研究性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教育性 研究性 内在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长林
职业学科作为职业技能型高校主要应建的学科已经提了出来。但是否具有科学性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从其内在逻辑进行考察,发现其逻辑起点是职业岗位和职业学科体系,逻辑主线是职业人才培养和职业研究,逻辑支点包括动力性逻辑支点(职业学科承认与职业技能型高校组织变革)、发展性逻辑支点(职业创新团队、职业发展平台)和保障性逻辑支点(职业学科制度化),逻辑旨归包括为职业进步服务和为职业学科发展服务两方面,并形成了逻辑闭环。形成了逻辑闭环是其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职业技能型高校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学科建设,职业学科本身又是具有内在严密逻辑结构的科学的学科体系,因而在职业技能型高校进行职业学科建设,就成了不二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虹斌 钟梓培
从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视角出发,发现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多种内在逻辑,包括以现实需求为出发点的目标逻辑,以观念转变与格局重塑为策略的发展逻辑,以实践性、职业性、创新性三位一体为育人理念的价值逻辑和以多方主体间协同互动为培养手段的育人逻辑。依据以上逻辑,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实现资源的相对倾斜,在稳步发展中找准理论定位,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联合培养机制。
关键词:
新时代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来凤琪
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多种,不存在孰优孰劣问题。做研究首先要知道研究的实质和目的,深入了解本领域存在的问题后,有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方能决定选用哪种研究方法。因此,研究人员必须谙熟各种研究方法,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实践,在其中掌握研究技能以趋之完善。学术研究的环节之间在于步步相连、环环相扣。本文利用研究实例对研究方法的应用和研究过程进行阐述,以帮助读者深切理解学术研究的步骤及学术论文的逻辑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燕
学科建设是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议题。以科技象限模型为分析框架,提出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知识生产场域是“爱迪生象限”,属于技术开发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活动。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即技术开发知识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及学校技术开发知识生产外延化。面向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学科建设有其行动路径,需要构建技术开发本位标准体系,回应技能强国建设需求;优化技术开发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造就创新拔尖技术人才;完善学科建设制度,提升技术开发知识生产效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稳东
探究是人类教育之所以能够延绵不断的深层原因,亦是教育存在的基本方式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专业化的教育研究以确定性为逻辑,形成了以"输入—产出"为逻辑的技术理性的研究套路,遮蔽了教育的探究本性。回归原点的教育研究需要密切关注教育实践变革,彰显教育的探究本性;充分重视行动,关注个人化的教育知识;重新审视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变革中拓展教育空间。
关键词:
探究 教育实践变革 行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艺
教育研究不仅有方法和技术,也有基本的规范和要求。目前,关于前者已经有了丰硕的研究与成果,质性研究方法日益丰富和普及,而量化研究的工具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这有利于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发展。然而,不论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多少种,有多么复杂精妙,都需要遵循研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这就涉及学科方法论的探讨,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却远不及前者。方法论乃是一个学科获得真实进展的基
关键词:
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逻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永梅 许莉 周旭东 尹花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发展,是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用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开展审计项目,将审计实践上升到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从审计特质到制度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均证明:寓研究于审计工作之中,可以增强审计人员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审计"全覆盖"的广度、提升揭示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审计建议的高度,从而实现"治已病、防未病"。研究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意识,研究型审计既是要求与挑战,更是对审计工作的推动与促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及内在逻辑,应贯穿于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及审计报告的全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嵩迪 卢晓中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跨学科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内蕴着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双重命题,这一双重命题也构成了高校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基本遵循。而在以学科组织为基本结构的大学中开展跨学科教育,尚面临着活跃的跨学科科研与滞后的跨学科教学的分离、跨学科人才旺盛的产业需求侧与迟滞的高校供给侧的脱节。美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组织经验表明,高校需突破传统院系单一封闭的培养模式,通过嵌入多种类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构建多方主体跨学科协同育人的组织策略,为跨学科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产业界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提供组织基础,培养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强 陆禹翰 王学锋
从2014年底开始,我国展开了新一轮的港口收费改革。本文分析了新一轮港口收费改革的动力: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二是我国外贸现阶段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市场导向作为新这一轮改革的根本方向,降费减负作为短期目标,规范征费作为内在保障,价格监管作为外在约束,共同构成了港口收费改革的内在逻辑体系。本文提出市场化将是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港口收费改革的发展导向。同时,价格等相关主管部门在规范、引导港口收费及市场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沚清 韩瑞雪
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管理会计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管理会计内部结构、管理会计权变性及其相关理论、管理会计工具创新三个视角,系统分析了管理会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得出结论是:管理会计的内部结构、权变性、管理会计工具创新对应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需求侧的弹性要求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对应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环境支撑,两方面相互协调与协同。管理会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都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实现价值增值和创造顾客价值。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在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