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6)
- 2023(11023)
- 2022(9682)
- 2021(9585)
- 2020(7821)
- 2019(18505)
- 2018(18694)
- 2017(34789)
- 2016(19933)
- 2015(22618)
- 2014(23149)
- 2013(22225)
- 2012(20321)
- 2011(18246)
- 2010(18448)
- 2009(16468)
- 2008(16266)
- 2007(14334)
- 2006(12775)
- 2005(11384)
- 学科
- 济(68686)
- 经济(68595)
- 管理(54183)
- 业(50265)
- 企(42090)
- 企业(42090)
- 方法(32065)
- 数学(27195)
- 数学方法(26752)
- 中国(23713)
- 教育(22744)
- 农(19535)
- 财(18804)
- 学(18088)
- 理论(16230)
- 业经(15954)
- 地方(14014)
- 制(13194)
- 农业(13034)
- 贸(12459)
- 贸易(12455)
- 技术(12317)
- 务(12190)
- 财务(12118)
- 财务管理(12088)
- 易(12078)
- 和(11834)
- 企业财务(11443)
- 环境(10684)
- 银(10510)
- 机构
- 大学(275278)
- 学院(269953)
- 管理(104751)
- 济(96631)
- 经济(94017)
- 研究(91159)
- 理学(90138)
- 理学院(89047)
- 管理学(87377)
- 管理学院(86859)
- 中国(63652)
- 京(60937)
- 科学(56740)
- 财(46348)
- 所(46008)
- 范(45642)
- 师范(45378)
- 研究所(41494)
- 江(41361)
- 中心(40795)
- 北京(39884)
- 农(39139)
- 业大(38292)
- 教育(37797)
- 师范大学(37059)
- 财经(36786)
- 州(33647)
- 经(33280)
- 院(33146)
- 技术(32078)
- 基金
- 项目(180143)
- 科学(142099)
- 研究(139529)
- 基金(126792)
- 家(108874)
- 国家(107795)
- 科学基金(92065)
- 社会(83320)
- 社会科(78536)
- 社会科学(78512)
- 省(71270)
- 教育(70535)
- 基金项目(67329)
- 划(61728)
- 编号(60187)
- 自然(59285)
- 自然科(57838)
- 自然科学(57828)
- 自然科学基金(56759)
- 资助(52208)
- 成果(51902)
- 课题(43793)
- 部(41052)
- 重点(40979)
- 发(38460)
- 创(37291)
- 项目编号(37171)
- 年(35866)
- 教育部(35774)
- 大学(34649)
- 期刊
- 济(108107)
- 经济(108107)
- 研究(89946)
- 教育(61736)
- 中国(58770)
- 学报(40226)
- 管理(37783)
- 科学(36800)
- 农(35318)
- 财(35169)
- 大学(31233)
- 学学(27606)
- 技术(27148)
- 农业(24847)
- 融(21140)
- 金融(21140)
- 业经(17594)
- 财经(17423)
- 图书(17382)
- 经济研究(15667)
- 职业(14874)
- 经(14714)
- 理论(14164)
- 问题(14055)
- 实践(13129)
- 践(13129)
- 科技(12474)
- 坛(12384)
- 论坛(12384)
- 技术经济(12336)
共检索到408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教育研究者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可从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是否迫切需要及研究者本人有无研究的欲望和热情这两个维度大致区为“异己的问题”、“私己的问题”、“炮制的问题”及“联通的问题”四种类型。一个真正“好的”研究问题 ,无论对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来说 ,还是对研究者自身发展来说 ,都应当是“真”问题。任何真正“好的”教育研究 ,都必须既是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之过程的“真实的”组成部分 ,也是研究者自身生命运动的“真实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问题 分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求教育公平发挥新功能,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与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教育公平需要升级换代,成为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新时代教育公平的新功能要求优化教育公平的研究问题域,把教育结果公平、教育的差异性公平、学前教育公平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新重点,把英才教育和国际教育公平作为新增点,并强化和细化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研究。有效推进教育公平,需要充实和完善政策工具箱,改变政府过去主要使用行政性工具的做法,把经济性工具和社会性工具纳入,同时选择恰当的政策工具或政策工具组合,精准解决教育公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叶中 程斯辉
什么是理想的研究生教育?理想的研究生教育是既能满足又能引领社会发展需要,既能满足又能引领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既能满足又能引领教育者与学校发展需要,能够将社会需要、受教育者需要和学校需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教育。这种理想的研究生教育具有适应与超越,引领与奉献,开放与兼容,竞争与合作,民族与国际,多样与灵活,创新、创业、创造,自主、自律、自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品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理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曲梅 朱晓玲 张婷婷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但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联合国专门机构的674份招聘说明书,按照招聘机构类型、职级,共抽取了134份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选取了6名国际公务员和2名国际组织外部专家进行了半结构访谈。研究结果发现,联合国专门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应具备以下5方面的素养:(1)正直、尊重多样、崇尚专业的价值观,这是国际组织职员的内在文化认同;(2)结果取向、客户取向和团队取向的思维方式,这是国际组织员工的基本工作方式;(3)灵活开放、抗压、外向、尽...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国际组织 全球胜任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淅勤 邱静 高玲玲
在提出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关注的事项是什么,他们如何判断错报严重程度,我们又如何评价他们职业判断的优劣,这些都是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和员工业绩评价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历年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意见的信息分解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羊群效应和经验主义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中值得警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意见 职业判断质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毛金德
来自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双重质疑导致了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学科制度得以确立。科学知识型通过学科化知识治理方式重新定义了知识标准,建立了新的知识帝国并占领了最高位置。在科学知识型的傲慢与偏见诱导下,教育学学科建设步入误区。实践乃是教育学的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满足教育实践需要的教育学。教育实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横跨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三个世界",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种文化"。教育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学术的形态。与其沉迷于建立统一的教育学,不如基于教育实践分别建立科学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和人文教育学三分天下、各司其职的"大学教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兴隆
在研究古今中外大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目前大学教育的现状,提出正确的大学教育应当使学生接受"一个立场,两类知识.八项能力和三种氛围"的教育与熏陶。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中外经验 内容 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正>所谓强国,一是指强大的国家,二是指使国家强大。经历了近代的积贫积弱,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或使国家变强大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基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贸易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诺曼·韦伯 张雨强
Webb一致性程序是判断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重工具,它有4个标准:类别一致性、知识深度一致性、知识范围一致性和知识分布平衡性,分别对应着多级可接受水平。一致性研究的挑战在于判断"什么样的一致性才是最好的",这一判断过程虽然可以基于众多实证研究,但也包含某种程度的主观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琦峰 张航空 杜鹏
老年人的收入数据在老年领域的定量研究中是重要的样本特征变量来源,然而在社会调查中这一类数据的缺失问题往往也最严重。本文基于2016年与2018年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两期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对应分析及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当前我国社会调查中老年人的收入数据缺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兼论数据缺失可能为定量研究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越低数据缺失的可能性就越高,相较于主要生活来源为个人养老金、个人劳动所得的老年人而言,主要生活来源为配偶收入、子女资助的老年人数据缺失的可能性更高;收入数据是否缺失在老年人的学历层次及户口类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数据缺失的老年人具有低学历层次及农村户口等显著的群体特征,而这些群体特征可能会带来无应答偏差问题。尽管题目后置、区间追问、他人协助及加强访员培训等可以减少数据的损失,但当缺失值过多时,仍应谨慎使用直接剔除缺失样本的处理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在经济金融界关于利率改革问题的讨论中,特别是在近几年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个倾向,即对于利率水平和结构谈得多,动得多。然而,把利率水平或者利率结构调整作为利率改革的重点并没有真正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认为,对利率改革重点的选择,应立足于看它能否与商品经济本质属性相符,并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由此出发,利率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夫艳
乡土文化知识是新时代高质量乡村教师必备的关键素养。乡村是一个独特场域,乡村教师要将专业实践植根于乡村这一特殊的文化情境。基于文化回应教学理论,通过对14位公费师范生和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乡村教师所需的乡土文化知识是多重的,包括:深度关怀乡村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进行“接地气”的多元沟通;融合乡土文化内容的课程资源知识;以乡土文化为桥梁实施教学的文化教学策略知识。为在“教得好”方面赋能未来乡村教师,师范院校需明确教师乡土文化知识框架,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建构提供清晰愿景;完善课程结构,打造高质量的回应乡土文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的在地性、反思性,凸显乡村教育实践的文化深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清礼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方法论的体系和内容,以及专门方法的表述和判断标准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层次说更具有理论体系构建的意味,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专门方法的判断标准是①体现图书馆学的学科规定性;②具有认识价值的独特性,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判断标准的完整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