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7)
2023(14678)
2022(12572)
2021(11888)
2020(9853)
2019(22902)
2018(22780)
2017(42560)
2016(24132)
2015(27376)
2014(27373)
2013(26432)
2012(24631)
2011(22207)
2010(22211)
2009(20047)
2008(19795)
2007(17465)
2006(15305)
2005(13454)
作者
(68856)
(56773)
(56569)
(53897)
(36565)
(27388)
(25839)
(22418)
(21971)
(20644)
(19776)
(19115)
(18007)
(17985)
(17780)
(17753)
(17364)
(17095)
(16479)
(16394)
(14336)
(14163)
(13858)
(13086)
(12835)
(12754)
(12665)
(12584)
(11500)
(11464)
学科
(88356)
经济(88241)
管理(65472)
(60389)
(51033)
企业(51033)
方法(44134)
数学(38243)
数学方法(37752)
中国(27526)
教育(23817)
(23384)
(22831)
(22828)
理论(19592)
业经(19088)
地方(16975)
(15660)
贸易(15650)
(15364)
农业(15243)
(15147)
(15071)
财务(15006)
财务管理(14973)
技术(14883)
企业财务(14240)
(14235)
环境(13199)
教学(12570)
机构
大学(338554)
学院(331769)
管理(125428)
(121057)
经济(118067)
研究(113066)
理学(108961)
理学院(107667)
管理学(105533)
管理学院(104937)
中国(78965)
(73887)
科学(71921)
(57154)
(56383)
(54335)
研究所(52266)
(52260)
师范(51734)
业大(50708)
中心(50687)
(50107)
北京(47327)
财经(45531)
农业(42852)
师范大学(42257)
(41465)
(41292)
教育(41132)
(40512)
基金
项目(227151)
科学(178105)
研究(168962)
基金(161580)
(141204)
国家(139911)
科学基金(118913)
社会(102519)
社会科(96766)
社会科学(96738)
(89598)
基金项目(84805)
教育(84576)
自然(77903)
(77410)
自然科(76061)
自然科学(76040)
自然科学基金(74686)
编号(70469)
资助(67544)
成果(59665)
重点(52028)
(51319)
课题(51292)
(48190)
(47116)
教育部(44325)
创新(43611)
项目编号(43569)
大学(43476)
期刊
(129814)
经济(129814)
研究(103953)
中国(70829)
教育(66919)
学报(56563)
科学(49593)
(48223)
管理(45878)
大学(43333)
(42571)
学学(39385)
农业(33800)
技术(32762)
(25320)
金融(25320)
财经(22441)
经济研究(20482)
业经(20312)
图书(19658)
(19058)
(17808)
职业(16942)
问题(16478)
理论(15862)
(15844)
科技(15417)
技术经济(15027)
实践(14615)
(14615)
共检索到491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格特·比斯塔  赵康  
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实践,应当基于证据或至少知于证据的理念继续使政治家、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之神往。这个思想方法的影响力表现出不断增强的迹象。但同时针对基于证据和知于证据的实践的理念,不断增多的文献却提出了一些有关其可行性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个讨论的一些前设对这个领域做更深层的探讨,聚焦在这个讨论中的知识论、存在论和实践维度并在每个领域发现缺失:在知识论领域有一个知识缺失,在存在论领域有一个效能/功效缺失,在实践领域有一个应用缺失。这些缺失加在一起不仅对基于证据的实践提出了质疑,而且突出了规范性、权力和价值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大致论述了基于价值的教育的思想,以作为基于证据的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瑜函  朱虹  杨向东  
认知访谈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种用言语报告或提问的方式来揭示个体问题解决内部过程的方法。该方法以心理学研究中编码特定性原则和记忆痕迹多成分理论为基础,按照个体问题解决认知模型中的编码与理解问题、提取相关信息、判断与决策、反应过程等一系列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或引导。认知访谈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并生成最终答案,检验调查问卷或考试题目是否真正测到所欲测量的属性,判断研究材料、教案设计、课堂提问等是否引发了学生预期的认知活动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调查、测试以及教育研究的质量,也为改进教师的日常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王文槿  荀莉  刘志芳  龙德毅  于红军  史晓鹤  张俊茹  程琳  丁跃华  彭程  张大成  傅沛民  安宇  吕洪  王国龙  祝智敏  
针对我国工业化转型期,职业教育人才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从文化视角研究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互动,通过几百所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工作价值观教育和产业文化育人方面开展了近8年的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课题成果提炼了产业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的规律,探索了在课程、教材、实习实训、生涯规划以及校园育人环境中融入产业文化的成功案例,为培养具有产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改革  [作者] 娄芳  原红旗  
独立董事制度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本文通过对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介绍,以及对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研究,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同  
教育,总是处在不断的改革之中。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表明我国的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又将开始另一个大变革时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吉林  
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情境学习研究精华中小学教师学做科研的优秀范本中小学教师学写科研论文的典范本书收录了李吉林从1981年至2017年,这三十多年间,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13篇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李吉林老师从研究小学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到各科各育的情境教育,及至情境课程、情境学习的各个阶段。其内容涉及发展儿童思维、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教育神经科学是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由于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教育政策与实践提供了严格、系统、科学的证据,因此,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21世纪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影响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政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生人口,开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单纯外来的、被给定的概念,而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名实互动逐渐明晰而生成的。从语义场的命名分析和中国大学十余年来教育实践两方面着手,交叉印证,可以锚定相近概念的确切内涵,并揭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博雅教育之间的决定性差异。通识教育作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得到更精确刻画后,还要注意在国际对话和翻译中的跨文化不可移植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解释还囿于教育者的权威性、不同角色立场的多元性、不同性质的功利性。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其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职业性、实践性等特殊规格出发进行解释:办学宗旨应当超越功利性体现公益性,招生及学制的灵活性不能松动,质量标准、课程和教学方式应当适合培养规格, 导师遴选和论文指导都需要消解教育者霸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尚宏利  赵悦言  魏志鹏  杨克虎  
为更好地推进循证教育研究与实践,EPPI中心建立了由研究人员和其他有意愿做教育领域系统评价人员组成的小组,专门从事评审方案的确定工作,以期提升证据的内外部效度。其循证实践的主要环节为证据来源、证据整合、证据转化、利益相关者实践、评价与改进,环环相扣,循环往复,共同促进循证教育实践证据效度的提升和决策的科学化。以EPPI中心数据库中教育政策相关证据支撑下的教育管理决策为例,社会领域循证实践的具体过程主要包括教育政策证据的检索、相关证据的综合、教育证据应用。循证社会实践中制约证据效度的主要因素为专业循证数据平台存在的局限和证据纳入体系尚待完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萑  徐淼  
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强调循证概念目的在于凸显教师教育者工作的专业性。目前教师教育实践领域存在缺乏本体研究以及未对证据合理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推进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循证教师教育者因而需要在课程内容、实践形式两个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找“最佳证据”,再根据“最佳证据”做出决策,进行实践。这些证据以“教”、教“教”、学“教”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研究调适证据,通过行动研究优化证据,以形成证据的迭代,最终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德华  杨广学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年版)》(ICF-CY)为特殊儿童教育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和共同语言术语体系。内容涵盖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相关的重要环境和个人因素。ICF-CY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和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和服务政策设置。本文以自闭症为例,探讨了ICF-CY在自闭症研究、特殊教育、康复实践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艺  
现代化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单一、枯燥的讲解,更多的是运用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使教学更为轻松、简单、高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性和创造性。文章对教育技术和其发展形势进行了概述,并对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启亮  
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 ,是个已被实践证明的误区 ,它导致教学价值的双重失落、精英人才培养的异化、教育目的论精神的扭曲 ;造成阻抑教育公平理想、助长教育不平等现象、集聚某种教育风险等问题。关怀普及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未来公民的全面素质目标 ,必须着眼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教育共同发展 ,必须关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成人基础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勇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理论。归因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并根据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教育工作者恰当的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