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5)
- 2023(14784)
- 2022(12789)
- 2021(12327)
- 2020(10238)
- 2019(23851)
- 2018(24200)
- 2017(44097)
- 2016(25461)
- 2015(29062)
- 2014(29941)
- 2013(28541)
- 2012(26387)
- 2011(23686)
- 2010(24074)
- 2009(21754)
- 2008(21309)
- 2007(19200)
- 2006(16919)
- 2005(14973)
- 学科
- 济(89080)
- 经济(88963)
- 管理(67485)
- 业(61075)
- 企(51703)
- 企业(51703)
- 方法(39739)
- 数学(33019)
- 数学方法(32452)
- 中国(28948)
- 学(28082)
- 教育(24873)
- 农(24402)
- 财(23962)
- 理论(22487)
- 业经(20169)
- 制(18538)
- 地方(18376)
- 农业(15988)
- 和(15724)
- 务(14891)
- 技术(14837)
- 财务(14801)
- 银(14757)
- 财务管理(14755)
- 银行(14698)
- 贸(14652)
- 贸易(14642)
- 易(14150)
- 行(13944)
- 机构
- 大学(356792)
- 学院(352416)
- 管理(128057)
- 济(122662)
- 经济(119283)
- 研究(119229)
- 理学(109218)
- 理学院(107785)
- 管理学(105413)
- 管理学院(104749)
- 中国(84723)
- 京(78273)
- 科学(77687)
- 所(61811)
- 财(60432)
- 范(57618)
- 农(57609)
- 师范(57055)
- 研究所(56163)
- 江(55324)
- 中心(53418)
- 业大(52684)
- 北京(50268)
- 财经(47547)
- 师范大学(45833)
- 州(45252)
- 农业(45178)
- 技术(44225)
- 教育(43385)
- 院(42913)
- 基金
- 项目(231746)
- 科学(180018)
- 研究(174344)
- 基金(161581)
- 家(140456)
- 国家(139126)
- 科学基金(117307)
- 社会(103126)
- 社会科(97035)
- 社会科学(97007)
- 省(93884)
- 教育(86782)
- 基金项目(84589)
- 划(79892)
- 自然(76227)
- 编号(74739)
- 自然科(74374)
- 自然科学(74355)
- 自然科学基金(72945)
- 资助(67302)
- 成果(64954)
- 课题(54894)
- 重点(52885)
- 部(50822)
- 发(49249)
- 创(47426)
- 项目编号(45993)
- 年(44941)
- 科研(44095)
- 大学(44022)
- 期刊
- 济(141587)
- 经济(141587)
- 研究(112011)
- 中国(77841)
- 教育(72449)
- 学报(61762)
- 科学(52333)
- 农(52202)
- 财(47994)
- 管理(46493)
- 大学(46373)
- 学学(41891)
- 农业(35824)
- 技术(34709)
- 融(27287)
- 金融(27287)
- 图书(24027)
- 财经(23709)
- 业经(23011)
- 经济研究(21007)
- 经(20148)
- 职业(18727)
- 版(18094)
- 问题(18038)
- 业(17882)
- 理论(17113)
- 书馆(16695)
- 图书馆(16695)
- 科技(16521)
- 坛(16293)
共检索到535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范梅南提出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研究模式,是解释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研究 教育研究 范梅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 ;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 ;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 ,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 ,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 ,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卫华
范梅南的智慧教育学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他试图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加以关注和反思,进而要求教育者的实践行动充满智慧性。我们对智慧教育学的理解在于,它突破了简单的还原论思想,对行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种深度的实践教育学。
关键词:
范梅南 智慧教育学 方法论 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而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故事 生活体验 意义探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务农
为解决研究生研究选题方面的困难,提出了从个体生活体验中发现研究问题和展开研究的观点。认为个体生活体验是个体的身体对来自于外部社会的各种制度、文化规训力量的感受,虽然是个人的、主观的,但携带着所处环境的各种客观信息,因此通过对个体生活体验的概念化、理论化处理,可将其转化为公共的、客观的研究问题。指出在研究的具体操作中,个体主观性可能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但通过恪守学术共同体研究规范、加强质量控制,可克服主观性的不利影响。以个体的身体作为研究选题的工具能发现与研究者本人距离最近、最熟悉的研究问题,而且能为研究提供具体真实的线索,因此是研究选题的重要途径,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天祥
文章首先对科学方法论作阐释 ;然后用科学方法论探究《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 ,包括该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中介概念、中心概念、后继概念、过渡性概念、逻辑终点 ,并提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最后对《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作具体分析、论证 ,说明确定逻辑起点是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工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张荣
马克斯·韦伯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条潜在的不甚明晰的线索,贯穿于他的思想理论中,特别是他关于"天职观"的论述颇具启发性和创造性。通过分析韦伯思想中的职业精神,可归纳出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即以各事其业、恪尽天职为目的的职业人生观,以服从神意、辛勤劳动为宗旨的职业分工观、以合理求财、勤俭节约为品质的职业价值观,这些思想为研究职业教育学和塑造现代职业精神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和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天职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阮朝辉
马克斯·舍勒的现象学态度直观的价值理论、教育理论,不仅对哲学伦理学具有奠基作用,而且也为教育价值及其评价理论提供了现象学审视的全新视角。舍勒认为价值分为感官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神圣价值;相应地,作为存在范畴的教育的价值也可分为教育感官价值、教育活力价值、教育实用价值和教育神圣价值;教育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生命价值这一较低的层级,因为人是生命和精神的同构的在者,因此,教育评价应基于人和教育本身,对教育进行生命和精神同构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
教育价值 教育评价 现象学 马克斯·舍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林小遐
近年来,教育现象学在中国教育研究界的地位与影响日渐提升,其研究方法备受关注并广为应用。但在现实研究中尚缺少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这一研究方法适合于何种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学科,如现象学、社会学和其他教育学分支学科,它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其局限或限度在哪里等。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德国洪堡大学本纳教授教席继任者布因克曼教授(Malte Brinkmann)。布因克曼教授长期致力于教育现象学研究,将其置于普通教育学的背景之下,并延伸至教育人类学领域,力求实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同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个案写作是指研究生为了解答某问题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搜集、分析资料,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及其结果。从价值追求上看,研究生个案写作内在地蕴含着三个依次递进的价值旨趣:事实描述、理论概括与结论外推。指出部分研究生的个案写作存在的问题,即事实描述零乱、理论概括任性与结论外推无章,影响了个案写作的质量与声誉。认为研究生个案写作应遵循基于理论观照的事实描述、基于概念澄清的理论概括与基于总体逻辑的结论外推有机统一的言说逻辑。
关键词:
研究生 个案写作 方法论 教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澍 柳海民
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学方法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研究者以研究范式问题作为争论的焦点探讨了教育学的理论前提,以学科独立性问题作为争论的焦点深化了教育学发展的学科意识,以多元化方法论的启示拓展了教育学发展的理论资源。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唯方法论主义的研究倾向,造成方法论与问题的断裂。教育学方法论研究的恰当知识论立场是问题意识和后果意识,即遵循方法论研究的本体论立场、问题具有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先在性、在问题的解决中检验方法论的有限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唯方法论主义 知识论立场 教育学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光明
范梅南教育思想源于对生活世界的反思。他认为体验是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父母在对孩子的期望中产生教育意识,要从“替代父母”的关系来理解教师的角色,并从中获得教育学启示。儿童具有多种可能性,这需要教育者具有特定情境下的教育智慧和机智。他反对教育研究的理论化、抽象化倾向,认为教育研究应该指向实践。他提倡通过反思写作的方式把教育生活体验用文本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与文本对话形成一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汤晓蒙 刘晖
高等教育学科在30年的发展中,其方法论经历了由"单学科"研究到"多学科"研究,再到"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单学科研究因其对自身学科的固守而走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多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学科发展,但因其研究视角的分散和割裂使其难以胜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法论的重任;跨学科研究作为当今其他学科广泛运用的研究范式,成为现代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教育研究应尽快实现由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向,并以此方法论推动学科建设发生根本性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多学科 跨学科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霄 丁邦平
现象图析学是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学系的研究团队发明并使用的一种教育研究方式,属于教育研究领域一种中观层面的方法论,拥有独特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假设。现象图析学的本体论假设,即知识并非绝然的客观真理,而是个体观念与外部现实世界交互式作用的结果。认识论假设,即描述是获得个体对于具体事物观念的基本认识方式。方法论假设,即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探索性特征以及数据分析过程中的情境性特征。现象图析学旨在对个体对于周遭世界体验的现象进行描述,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阶观点和二阶观点、差异、质的差异的(理解)方式、描述的分类
关键词:
现象图析学 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军燕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应从确立职业价值观的目标出发,立足职业道德,回答"做怎样的人";强化职业认知,成为"合格职业人";探求职业发展,培养"和谐职业人"。分析职业院校学生智能、思维结构类型,厘清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的特质,强调其对主体的重视,对个体职业生活体验的重视,对作为一种"内心"评判的重视,作为一种对"职业生活"理解的重视,从而创设可以激活学生体验的情境和活动,探讨在回归职业生活、回归内心体验情镜下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实施路径。
关键词:
职业生活 体验 职业价值观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