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4)
- 2023(13533)
- 2022(11302)
- 2021(10890)
- 2020(9256)
- 2019(21511)
- 2018(21377)
- 2017(41153)
- 2016(23719)
- 2015(27120)
- 2014(27637)
- 2013(26999)
- 2012(25632)
- 2011(23489)
- 2010(24296)
- 2009(22800)
- 2008(23552)
- 2007(21578)
- 2006(19363)
- 2005(17813)
- 学科
- 济(90287)
- 经济(90193)
- 管理(69257)
- 业(65143)
- 企(53461)
- 企业(53461)
- 方法(39679)
- 财(37524)
- 数学(34364)
- 数学方法(33924)
- 中国(31519)
- 农(26891)
- 制(23274)
- 教育(22524)
- 学(21749)
- 务(20381)
- 财务(20341)
- 财务管理(20280)
- 业经(19377)
- 企业财务(19244)
- 银(18147)
- 银行(18107)
- 贸(18081)
- 贸易(18072)
- 地方(17813)
- 理论(17774)
- 易(17598)
- 行(17190)
- 农业(16904)
- 融(15637)
- 机构
- 大学(347098)
- 学院(342632)
- 济(136296)
- 经济(133081)
- 管理(121708)
- 研究(120579)
- 理学(102760)
- 理学院(101510)
- 管理学(99639)
- 管理学院(98958)
- 中国(89861)
- 财(75899)
- 京(75231)
- 科学(71674)
- 所(62974)
- 研究所(56257)
- 财经(55822)
- 江(55746)
- 农(55539)
- 中心(53681)
- 范(53195)
- 师范(52809)
- 经(50250)
- 北京(48772)
- 业大(46735)
- 州(44012)
- 农业(43697)
- 师范大学(42406)
- 经济学(42215)
- 院(42146)
- 基金
- 项目(206174)
- 科学(161516)
- 研究(157549)
- 基金(145653)
- 家(125445)
- 国家(124237)
- 科学基金(104331)
- 社会(96413)
- 社会科(90993)
- 社会科学(90964)
- 省(81085)
- 教育(78923)
- 基金项目(75334)
- 划(69979)
- 编号(67268)
- 自然(65159)
- 自然科(63565)
- 自然科学(63541)
- 自然科学基金(62394)
- 资助(61171)
- 成果(60138)
- 课题(49235)
- 部(48044)
- 重点(47952)
- 发(44916)
- 性(42472)
- 创(41852)
- 教育部(41486)
- 项目编号(40698)
- 年(39991)
- 期刊
- 济(158220)
- 经济(158220)
- 研究(118254)
- 中国(75171)
- 财(64152)
- 教育(62895)
- 学报(52362)
- 农(50072)
- 科学(46563)
- 管理(43937)
- 大学(40307)
- 学学(36520)
- 融(36128)
- 金融(36128)
- 农业(33195)
- 技术(30753)
- 财经(29578)
- 经济研究(25786)
- 经(25401)
- 业经(24586)
- 问题(21479)
- 贸(18875)
- 业(17174)
- 版(16744)
- 理论(16647)
- 图书(16485)
- 技术经济(16328)
- 职业(15840)
- 统计(15495)
- 国际(15400)
共检索到542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秀
一、理论和现实形成研究教育财经效应的必要性(一)文献归类形成两大特色。教育学、经济学和财政学三大学科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归纳起来形成两大类别。1.三大学科相互分离、平行发展。长期以来,教育学、经济学和财政学三大学科之间一直呈现出相互分离、平行发展的特点。一是教育本位主义采取就教育论教育的方法,研究主题广泛,这种研究侧重于教育学科本身的科学性问题,基本上与经济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秀
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政府宏观调节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现象。经典理论形成了低谷和顶峰两极时期的财政对策,但忽视转型期的调控政策。我国新一轮增长拐点时期,将过去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调控的目标、手段、方式都需要发生改变。稳健的财政政策目标应该由单纯追求增长率转变为扩大就业,由类行政的直接调控转变为利用市场对企业施行间接调控,当前财政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增长的平稳过渡,并由此延长经济增长期。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财政政策转型 农村教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永友 丛树海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issue of time lag of public financial policy.Even though it draws a common conclusion that public financial poli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tary policy,but the analysis is more deeply and detailed by comparing with normal analyses.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时滞 货币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华
一、从省际间人均财政收支变动系数看我国财政的一般性再分配功能众所周知,1980年代实施的财政包干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地方的经济活力,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源,使地方财政所占比重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中央政府对地区间的调节和再分配功能迅速下降。由于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分化,再加上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良初
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把握是做好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下,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更强的财政宏观调控对策,以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其中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解决财政政策顺周期性问题,使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小财政政策顺周期效应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财政政策顺周期性的特点及主要表现所谓顺周期性即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或实际运行效果)表现出与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昌文
财政手段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出财政手段在调控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与金融手段等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政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广玲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财政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财政调控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对象,既能进行总量调控,也能矫正经济结构,并能根据经济运行状态变化及时调整调控范围与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经济结构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张世平
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宏观调控卫生资源,其投入原则、投入方向等可以影响卫生福利政策。投入原则:(1)效率原则;(2)公平原则;(3)增长原则;(4)稳定原则。投入方向:划分中央、地方层次,医学科研招标,构建社区医院体系,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
理论概念 原则 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殿相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都把财政政策作为主要手段之一,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无疑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同,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很难在我国完全发挥作用。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在我国作用的特殊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阿俊
探讨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机制变异与理论创新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本文认为,宏观调控的一个核心仍集中于政策有效性,尤其是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在过去十年,中国一直习惯于使用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搭配,但对于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未作出明确的指示和研判,无益于宏观调控准确性及政策转型创新。本文在一个较为系统的中国式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下,运用TVP-VAR方法探究中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历史演变,以及演变的背景和制度因素。发现:财政货币两类需求管理政策效率总体趋于下降;财政政策工具尤其是税收政策,其冲击效应及政策有效性在大部分时间强于货币政策;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新常态、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尚希
财政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共治理中的难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涉及财政的观点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要求大幅度减税。税感焦虑弥漫于整个社会,减税的呼声不绝于耳。如有学者建议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1万元,又一次掀起了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热议,其实质是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否应当进一步减税的讨论。实践中,我国政府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