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9235)
- 2022(7754)
- 2021(7629)
- 2020(6018)
- 2019(14034)
- 2018(14090)
- 2017(23785)
- 2016(13888)
- 2015(16280)
- 2014(16195)
- 2013(15163)
- 2012(14162)
- 2011(13153)
- 2010(13386)
- 2009(11538)
- 2008(11213)
- 2007(9961)
- 2006(8789)
- 2005(8254)
- 学科
- 济(43890)
- 经济(43847)
- 管理(29112)
- 业(27051)
- 中国(23984)
- 教育(21299)
- 企(17696)
- 企业(17696)
- 方法(17107)
- 数学(15025)
- 数学方法(14875)
- 农(13476)
- 贸(12985)
- 贸易(12973)
- 易(12759)
- 理论(11279)
- 学(10666)
- 财(10454)
- 制(10368)
- 教学(9649)
- 业经(9459)
- 发(8806)
- 银(8462)
- 银行(8457)
- 农业(8408)
- 行(8218)
- 工作(7735)
- 发展(7375)
- 融(7302)
- 金融(7301)
- 机构
- 大学(183245)
- 学院(179743)
- 济(70823)
- 研究(69068)
- 经济(69055)
- 管理(57430)
- 中国(49063)
- 理学(47847)
- 理学院(47128)
- 管理学(46287)
- 管理学院(45907)
- 京(42213)
- 科学(38140)
- 范(35697)
- 师范(35502)
- 所(34133)
- 财(32799)
- 教育(32714)
- 研究所(30661)
- 中心(29928)
- 师范大学(29117)
- 北京(28578)
- 江(28347)
- 财经(25489)
- 院(25106)
- 技术(23954)
- 经(23388)
- 经济学(23007)
- 职业(22930)
- 农(22734)
- 基金
- 项目(110913)
- 研究(93993)
- 科学(88402)
- 基金(76392)
- 家(65180)
- 国家(64462)
- 社会(57145)
- 科学基金(53775)
- 社会科(53760)
- 社会科学(53751)
- 教育(51478)
- 编号(42081)
- 省(41959)
- 基金项目(38461)
- 划(38062)
- 成果(37784)
- 课题(32629)
- 资助(31075)
- 自然(29866)
- 自然科(29143)
- 自然科学(29137)
- 自然科学基金(28641)
- 年(27946)
- 部(27406)
- 重点(26892)
- 发(25959)
- 性(25153)
- 项目编号(24728)
- 教育部(24613)
- 规划(24205)
- 期刊
- 济(81538)
- 经济(81538)
- 研究(67937)
- 教育(58597)
- 中国(51148)
- 财(24801)
- 学报(22958)
- 科学(21812)
- 管理(21058)
- 农(20704)
- 技术(20624)
- 大学(19255)
- 职业(16897)
- 学学(15764)
- 融(15604)
- 金融(15604)
- 图书(14920)
- 农业(14723)
- 经济研究(14270)
- 财经(12843)
- 坛(11988)
- 论坛(11988)
- 业经(11969)
- 贸(11900)
- 书馆(11419)
- 图书馆(11419)
- 经(11414)
- 技术教育(11338)
- 职业技术(11338)
- 职业技术教育(11338)
共检索到29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指教育活动对个人职业存在与发展,对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该问题是一个为学习者、教育者、社会用人方等多主体意愿决定的主体间性问题。文章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从教育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以职业存在及演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为基点,系统分析了职业需要教育为它做什么和教育能够为职业做什么的问题。并从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有限性的现实出发,对教育实践中的策略选择和改革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朝晖 杨开忠
高等教育按开放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同时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国需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进一步多维度扩大高等教育开放程度。促进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而对于地方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来说,如何通过与开放的高等院校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双赢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春麟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其目标在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在此背景下建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提出保证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得以实施的相关机制与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晟
大学教学理念体现着特定的教育信念和追求,直接指引着大学各类教学活动的开展。科学的大学教学理念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优化教学活动,并保障高的教育质量。现代大学必须深入审视大学教学理念存在的误区,确立科学的理念。
关键词:
大学教学理念 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超美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学质量管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长期困惑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教学质量 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相对照,探讨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SWOT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 就业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苏芃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长期的中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管理 高等教育大众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佘远富 刘超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社会适应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刘在洲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增长导致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紧缺,引发部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驱动,缺乏通过外延式发展来适应规模增长,从而引发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许涛
本文中的"对冲"(hedge)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金融概念,它是一种哲学方法和工作机制:当一种政策制定后,应当考虑其他未被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否用一种对冲的政策去引导解决,以减低风险,保持社会的稳定。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偏重的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社会需求成为第一要素;按照对冲理论,还应当有一种与之互补的教育形式,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愿望。因此,本文按照这一机制去设计开放大学的定位,从办学的逻辑起点、功能定位、教学组织等15个方面对对冲的两极进行了比较,从而形成了开放教育独特的内涵存在。
关键词:
开放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对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群丹 黄伟锋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何协调多元的质量观形成社会共同接受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当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形成了有特色的、创新的教育质量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加忠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师生关系出现师承关系弱化、淡漠甚至对抗化倾向。高校自身在管理上的转变与社会的合理期望,是教育大众化时代建构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高校师生关系 异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伟杰 姜宇
在遵循规律与扩大规模间前行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发展平衡的困境,诱发了定位混乱、功能趋同、改革落后、关怀缺失、非合作化明显以及教学质量下降等信任危机,对高等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十分不利。因此,为了化解危机,必须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特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入手,参透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从更迭学制、共享竞争、回归本质等方面出发,促进多类型高校均衡发展、高校财政市场化改革及高校关怀教育伦理化发展,扫清教育改革的拦路虎。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艳丽
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使得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却没有及时提升,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扩招速度过快、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和教学方式落后,是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要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丰富充实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改革教学工作,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保证高等教育朝着一个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质量 提高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