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5)
2023(2738)
2022(2175)
2021(2254)
2020(1639)
2019(3892)
2018(4010)
2017(5626)
2016(4387)
2015(5137)
2014(5481)
2013(4476)
2012(4170)
2011(3832)
2010(3985)
2009(3237)
2008(3198)
2007(2996)
2006(2673)
2005(2555)
作者
(9066)
(7411)
(7272)
(7102)
(4679)
(3584)
(3579)
(3060)
(2797)
(2773)
(2580)
(2498)
(2386)
(2350)
(2332)
(2280)
(2242)
(2215)
(2204)
(2087)
(2087)
(1965)
(1949)
(1787)
(1728)
(1726)
(1650)
(1607)
(1584)
(1556)
学科
教育(19332)
中国(9422)
理论(7214)
教学(5774)
(4593)
经济(4590)
管理(4106)
(3989)
思想(3971)
政治(3829)
研究(3819)
文化(3725)
思想政治(3690)
政治教育(3690)
治教(3690)
德育(3655)
(3296)
(3252)
发展(3198)
高等(3169)
(3167)
企业(3167)
改革(3149)
(3076)
(2780)
教育改革(2780)
学校(2696)
学法(2668)
教学法(2668)
方法(2429)
机构
大学(52257)
学院(47943)
教育(26002)
研究(19893)
(19246)
师范(19208)
师范大学(16001)
(13119)
职业(11390)
科学(11332)
技术(10207)
教育学(10122)
管理(9878)
(9504)
北京(9349)
(9079)
研究所(8659)
理学(8240)
理学院(7979)
(7887)
职业技术(7825)
中心(7641)
管理学(7586)
教育学院(7453)
管理学院(7452)
经济(7337)
中国(7229)
(7095)
(7034)
技术学院(6799)
基金
研究(28694)
项目(27487)
科学(22684)
教育(22560)
成果(15787)
编号(15132)
基金(15055)
社会(14894)
课题(14146)
社会科(13704)
社会科学(13703)
(12855)
(12840)
(12726)
(11878)
国家(11568)
规划(10127)
(9069)
项目编号(9065)
科学基金(8995)
研究成果(8693)
(8297)
年度(8281)
重点(7947)
(7782)
(7760)
(7756)
阶段(7734)
(7653)
教育部(7418)
期刊
教育(45741)
研究(25324)
中国(20711)
职业(10988)
(9836)
经济(9836)
技术(8145)
技术教育(7136)
职业技术(7136)
职业技术教育(7136)
学报(6497)
大学(6393)
高等(5449)
科学(5193)
(4998)
论坛(4998)
成人(4932)
成人教育(4932)
高等教育(4821)
(4357)
学学(4110)
(4010)
图书(3878)
发展(3838)
(3838)
职教(3818)
(3497)
管理(3410)
比较(3335)
书馆(3159)
共检索到84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自从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兴起以来 ,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评价范式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主导价值倾向。在理性主义的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规范下 ,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以及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活动 ,也渐渐地被边缘化了 ,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之物。这不能不再度引发人对教育本质意义的思考 ,本文便根据自然主义、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领域的哲学观点 ,来阐释教育中生命意识的意义 ,并强调只有灌注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的教育为学生敞开的才不会是一个符号化和数字化了的抽象世界 ,而是一个人时时刻刻与之发生交流的真实生活世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关怀生命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构筑关怀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初状态即教育起点与原点的追问,离不开教育之生命意识的确立。整全的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与根基,关怀生命的教育需要确立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与发展生命的生命意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辉  刘小宇  王亮  柯丽娜  
荒野区域是濒临灭绝动植物的栖息地,是自然变化的历史记录者,是人类与自然的契合点。本文从时间和事件两个维度出发,梳理荒野思想的发展进程和美国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以园内土地94%是荒野的美国约瑟米蒂国家公园为例,剖析约瑟米蒂荒野管理的两大重要因素:公园管理和游客参与。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介入与支持,实现了约瑟米蒂荒野的商业服务、设备使用、游径设置和承载力监管;游客参与包括国家公园荒野管理计划制定、遵守荒野管理规定和支持荒野管理创新等。事实证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参与荒地管理,既保护了荒野,又满足了游客的游憩和教育,其模式值得研究、借鉴与推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运好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在的双重悖论的表征;始终摇摆于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之间,是汉晋士族生命意识的双重悖论的表征;试图消解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使生命呈现和谐的状态,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族渴望建构的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然而,这种境界以消解价值人生为前提,以超越现实为基点,以退归心灵为归趣,在诗意化的消解过程中,也逐步走向丧失了社会责任的冰点人生境界。因此,诗意斑斓的背后,浸透着一份不得已的生命苍凉。深入研究生命的二元悖论关系,既可勾勒汉晋士族生命意识发展的基本曲线,也可昭示人类生命所面临的深层次的精神困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北生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其目的在于育人,因此,教育应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和育人价值。一、人的生命的内涵 人之生命是什么?笔者认为:“三个统一”和“四个面对与和谐”构成了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飞  
中国城市园林造境艺术蕴含着最直接、最生动、最玄妙的宇宙思维模式,而城市山林、壶中天地、法天象地、俯仰乾坤的造园格局正是古典园林造境艺术的精神写照,其创作原理是凭借各种自然构成要素的整合、重构、升华,以达求人化自然、融通宇宙、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它无疑代表了东方城市园林造境文化苑囿的最高旨归,也是世界城市景观设计理念中最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充分彰显着中国传统儒道释文化生命哲理的审美观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曹越  杨锐  
荒野保护和再野化是目前国际上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首先梳理荒野保护和再野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进而总结其对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启示,提出以下四项建议:加大荒野保护和再野化研究力度、贯彻复杂生态系统修复中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我国荒野保护与再野化制度体系、加强荒野保护和再野化相关国际交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一山  郭金涛  陈勇  
该文对原产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园林树种国槐的栽培历史、深邃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回顾和挖掘.对我国人民爱好的"希望之树、幸运之树、神奇之树、美丽之树"做了叙述,同时对国槐的园艺品种,包括新选育出的金枝槐、抱印槐等做了介绍,并对其繁殖方法及发展前景做了论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建业  
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存在急功近利的误区,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可从语文陶冶性教学的生命意识陶冶教育入手,探讨语文陶冶性教学在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欧阳康  
一、话题的提出:从"两极缺失的卓越"谈起近些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参加了几个活动,一是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二是宁波江北区组织的慈孝节活动。从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存在一种现象,即"两极缺失的卓越"。刘易斯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读后深受震撼。但是,同时我发现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来果  
文化营是通过挖掘或培养产品及企业的文化价值,大限度满足顾客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企业和顾客文化价值共振、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陶艺文化企业通过三层次、推进式产品文化营、品牌文化营和企业文化营以及创新文化营(主题营、教育营、国际化营)的战略构建,突出文化营人本性、独特性、导向性特点,以深入发掘陶艺文化中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使陶艺文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鲜明的差异性、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的影响力,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领  
由于研究角度使然,民间美术及工艺美术的研究多将着眼点放在了艺术学和美学上,而缺少从特定区域和环境的发展角度去深刻揭示工艺文化物觉的过程和自觉地趋向自然生态的动力机制。然而"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是自然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不仅是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吕雪梅  
美国大学新生荒野体验项目是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荒野环境中进行各种历险活动,达到帮助新生成功转型、成长发展的目标。大学新生荒野体验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有效人际关系,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信任、互助、合作、关爱、宽容、负责等优良品质,对我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玉丽  钱炜琼  
蕴含生命意义的学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的人文性、制度文化的人道性和精神文化的生命性三个基本特征。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对学校文化进行诊断,主要是诊断学校文化的类型以及生命意义的体现程度。诊断结果可以为学校生命文化重构提供参考。本研究依据自主设计的问卷,在对多所学校进行诊断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两所特点不同的学校为案例,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构建学校生命文化,要注意营造人文乐园,重视制度上的情感关怀,在精神文化上加强文化陶冶,丰富生命体验,回归生活世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志刚  叶军峰  
技艺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技艺,技艺则是一种文化。技艺文化育人作为一个当代职业教育命题,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它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深层结构,即揭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文化的特殊关系;同时,它还是技艺传承的一种当代范式,即通过学校来传承传统技艺成为可能。技艺文化育人需要探寻有效的路径,如技艺精英充实教师队伍,技艺研修成为课程设置,技艺作品融入人文景观,技艺精神提升学生境界等。技艺文化育人并不是对前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简单回归,相反它是对立德树人的一种特殊探索和主动回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