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5)
2023(2626)
2022(2012)
2021(2117)
2020(1497)
2019(3597)
2018(3681)
2017(4889)
2016(3935)
2015(4569)
2014(4711)
2013(3931)
2012(3570)
2011(3360)
2010(3587)
2009(2991)
2008(2747)
2007(2633)
2006(2465)
2005(2389)
作者
(7963)
(6494)
(6451)
(6424)
(4129)
(3147)
(3125)
(2767)
(2484)
(2405)
(2279)
(2203)
(2183)
(2082)
(2079)
(2042)
(1996)
(1957)
(1929)
(1916)
(1884)
(1711)
(1700)
(1549)
(1547)
(1500)
(1482)
(1406)
(1383)
(1380)
学科
教育(18331)
中国(8927)
理论(5522)
教学(5513)
管理(4206)
(4117)
经济(4113)
(3796)
(3610)
发展(3470)
(3347)
(3245)
改革(3153)
思想(3136)
高等(3023)
政治(2995)
研究(2936)
思想政治(2866)
政治教育(2866)
治教(2866)
(2865)
德育(2842)
教育改革(2783)
学校(2566)
学法(2454)
教学法(2454)
(2306)
计算(2276)
算机(2268)
计算机(2268)
机构
大学(46663)
学院(41630)
教育(25294)
研究(18577)
(17557)
师范(17514)
师范大学(14690)
(11976)
职业(10550)
科学(9946)
教育学(9873)
技术(9346)
(8883)
北京(8690)
管理(8610)
(8201)
研究所(8028)
(7873)
经济(7366)
教育学院(7232)
职业技术(7180)
中国(7124)
理学(7111)
中心(7088)
理学院(6870)
(6734)
管理学(6560)
管理学院(6437)
(6246)
技术学院(6068)
基金
研究(25676)
项目(23524)
教育(21104)
科学(19922)
成果(14230)
编号(13575)
社会(13110)
课题(13094)
基金(13001)
社会科(12001)
社会科学(11999)
(11683)
(11274)
(10506)
(10272)
国家(10001)
规划(9214)
(8468)
项目编号(8019)
研究成果(7925)
科学基金(7716)
年度(7659)
(7556)
(7092)
(7022)
(6989)
重点(6987)
阶段(6972)
(6892)
教育部(6884)
期刊
教育(43948)
研究(24398)
中国(20553)
职业(10542)
(9058)
经济(9058)
技术(8142)
技术教育(6926)
职业技术(6926)
职业技术教育(6926)
高等(5018)
大学(4798)
成人(4667)
成人教育(4667)
高等教育(4470)
(4410)
论坛(4410)
学报(4398)
(3862)
科学(3668)
职教(3565)
(3536)
发展(3495)
(3495)
比较(3297)
管理(3075)
(3039)
教研(2824)
高教(2824)
图书(2755)
共检索到7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登尼玛  
教育、尊严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教育是人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和使用知识的智慧的生命过程。尊严是人不可剥夺的义务、责任与权利。尊严贯穿人生命的全部过程。尊严产生于人对生命的理解,是情感、态度、价值、行为习俗的综合展现。人的权利需要依靠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来实现。教育既依据文化,又随个体身心的时空需要来审视文化,建构人的尊严。因此,实现人的尊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高等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传发  刘加志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教育政策也将立德树人这一任务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等职业教育同样必须依照这一政策要求,立足学生特点和高职教育特色,认真分析探讨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真正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初冬青  孟扬  张明月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等学校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任务和使命。高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本身、家庭社会环境不良影响、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意识欠缺等问题,可通过营造育人氛围、加强师德建设、引导自我教育等途径,健全完善高校领导体制与德育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三全"育人体系、改进考核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与长效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丹雄  
当前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新时空展开。透过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困境的宏观审视、中观反思和微观剖析,从中找出解决立德树人困境的对策,通过理论创新与更新观念相结合、力量整合与完善机制相结合、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主体激发相结合和师德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立德树人"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潮流。"立德树人"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命题。去年12月7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辉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全面培养、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侯光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艺术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北京电影学院承载着党和人民赋予的中国电影教育和优秀电影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开展艺术观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学校始终把加强艺术观教育作为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  
大学生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孙其昂、王莹、张建晓等编著的《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研究》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思维和社会思维为理论基础,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理论基础、内外结构、整合手段和保障条件进行全面探讨,并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佐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友志  冯建军  
尊严标识人的存在,而教育使人成为人,这就为教育关涉人的尊严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尊严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奠基性价值,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首要价值。教育的本己价值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和精神健全发展,促进社会合作与团结是其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因而尊严得以成为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追求。人的"未完成性"是尊严和教育的共同源泉,尊严源于人的内在的道德潜能,而教育唤醒和帮助实现人的潜能,这是教育关涉人的尊严的基本切入点。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尊严有所作为,是因为教育能够提升人的尊严,培养人有尊严生活的能力;教育的过程之所以可能是尊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剑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深入研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立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景安磊  
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强化理念意识,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打造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拓展立德树人实施途径,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健全立德树人协同落实机制,完善立德树人评价指标,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构建立德树人一体化工作格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蓝晓霞  张安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德育思想的传承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新时代教育的现实要求,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国亮  
立德树人强调教育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根本保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九个坚持"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