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5)
2023(8162)
2022(6758)
2021(6644)
2020(5442)
2019(12382)
2018(12344)
2017(20932)
2016(12019)
2015(13326)
2014(12660)
2013(11789)
2012(10753)
2011(9931)
2010(10317)
2009(9250)
2008(9169)
2007(8565)
2006(7857)
2005(7066)
作者
(29694)
(24796)
(24675)
(23618)
(15790)
(12076)
(11441)
(9580)
(9473)
(9165)
(8419)
(8295)
(8169)
(7907)
(7664)
(7632)
(7392)
(7312)
(7311)
(7278)
(6445)
(6032)
(5905)
(5844)
(5841)
(5623)
(5529)
(5462)
(4968)
(4919)
学科
(36273)
经济(36119)
管理(32250)
(29967)
(28535)
企业(28535)
教育(20906)
中国(18064)
理论(13860)
技术(13318)
方法(13292)
(10966)
业经(10431)
(10031)
(9624)
技术管理(9054)
数学(8627)
教学(8516)
数学方法(8424)
(8037)
(7833)
地方(6838)
(6114)
(6107)
金融(6106)
(6058)
(6006)
银行(5998)
关系(5914)
(5838)
机构
大学(155398)
学院(148769)
研究(56700)
(52683)
管理(52016)
经济(51321)
理学(44043)
理学院(43420)
管理学(42486)
管理学院(42130)
中国(37216)
(34663)
教育(32172)
科学(31681)
(30908)
师范(30713)
(27610)
(26686)
师范大学(25391)
(24974)
研究所(24688)
中心(24323)
北京(23101)
(20395)
技术(20019)
财经(20011)
(19836)
(19617)
(18156)
职业(17635)
基金
项目(93793)
研究(77608)
科学(76485)
基金(65091)
(55555)
国家(54863)
社会(48713)
科学基金(47077)
社会科(44715)
社会科学(44698)
教育(44430)
(37544)
(33615)
编号(33457)
基金项目(32922)
成果(30943)
自然(27986)
自然科(27438)
自然科学(27432)
课题(27012)
自然科学基金(26953)
资助(24970)
(22687)
(22640)
重点(22534)
(22489)
规划(21016)
项目编号(20882)
创新(20864)
教育部(20656)
期刊
(63217)
经济(63217)
研究(58841)
教育(56105)
中国(47426)
管理(23229)
(21882)
学报(20874)
科学(19867)
技术(17732)
(17646)
大学(17490)
学学(14097)
职业(13928)
(12228)
金融(12228)
农业(11746)
财经(10371)
图书(10309)
经济研究(10288)
(10195)
论坛(10195)
业经(9394)
技术教育(9340)
职业技术(9340)
职业技术教育(9340)
(9099)
(8143)
书馆(7836)
图书馆(7836)
共检索到254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金申   诺亚·W.索贝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的重要起草者之一,诺亚·W.索贝教授基于其学术研究和参与报告起草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这份报告建立在三地平线框架、变化理论、未来素养、渴望能力、涌现思想等坚实的学理基础之上。在报告的内容层面,“新的社会契约”理念体现了民主参与式的教育转型思路,其实现过程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应变,并需不断地迭代与完善。未来学校将呈现复数形态,成为新兴的、充满创造力的、开放式的代际交流场所。就当前的学术争论而言,该报告展现了一种修复未来的政治立场,但在如何凸显教育的“弱”、展现教与学的不确定性特质,以及探索国际教育合作的具体路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林可  王默  杨亚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面向全球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本研究以报告英文版为主要分析文本,结合霍布斯、洛克、卢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社会契约的经典理论,解读其副标题"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之意蕴,聚焦"教育需要何种新的社会契约""新教育社会契约如何实现"以及"我国新教育社会契约的本土话语与实践"三个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厘清社会契约的"旧传统"和"新注解",发现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契约概念,而是从教育学领域切入,探讨教育如何成为、如何建构、如何引领一种新的社会契约;强调从人类视角、生态视角和技术视角解读新教育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择要分析教育学、课程、教学、教师、学校、学术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非国家机构等教育要素与主体的变革方向;思考新教育社会契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民选  卞翠  
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教育文件。从学会生存、学习的四个支柱到共同利益、社会契约等理念的提出,既呈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教育领导者的全球性思维和全球视野,也体现了其一贯坚持的人文主义传统,并在传承中创新。面对全纳教育危机、学习的贫穷、学习的非认知能力培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的教育危机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1年11月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中提出,要为教育构建一份新的社会契约,通过契约精神维护与践行"教育是一项共同利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直  
三十而立。到今年8月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创刊整整30周年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引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30年。它一直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高学术水准和极具实用性的价值,为读者提供最前沿、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经典文章,是中国人力资源领域最有权威性和实用价值的专业核心期刊。30年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一直是人力资源理论研究、人才及人力资源政策研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清涛  彭正梅  
作为联合国专门负责教育事业的国际性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领全球教育变革与发展动向。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教科文组织最新颁发的全球性教育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发现该世界性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来源于:因气候变化、数字技术、民主倒退以及不确定的就业市场等多重时代危机叠加,致使全球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与理想承诺间尚存在显著差距为问题源流;由未来教育国际委员会所构成的政策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议题并建言献策为政策源流;以教科文组织成立75周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全球教育治理的历史使命与根本宗旨为政治源流;最终,三大源流在“政策企业家”及相关政策“外溢效应”的助力下实现耦合,成功推开世界教育宣言的“政策之窗”,开启全球共同擘画未来教育的新议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得军  
佐藤学是世界知名课程论专家,被誉为"行动研究者"。通过对佐藤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杜威和维果茨基等人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新教育运动"、日本传统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并直接参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对佐藤学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共同体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而是学校改革哲学,学校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大学教授不要轻易下校进行指导,需怀揣着向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教育实践者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和实践者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桂香  
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消费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期,也正值我国传统消费向现代消费转变的过渡期。在这场消费领域的变革中,加强对消费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了。王启云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消费经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有关消费经济的论文。最近,王教授精选了其中的52篇论文,收录于《现代消费经济探索》一书中,于2012年1月由湘潭大学出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京都大学栀田叡一(Kajita Eiichi)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教育学。曾任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大阪大学教授、京都大学教授、京都女子大学校长。现任兵库教育大学学长、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教师教育部会会长)。栀田教授的代表作有《自我意识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3卷本)、《创新大学教育》等。他的学术研究的经历、教育行政的经验,以及他的一系列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日本教育学术界权威学者的地位。本文围绕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实施的形成性评价问题,梳理了提田教授有关教育评价的主要见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晓芳  
《中国高等教育》与改革开放相生相伴,与高等教育工作者相熟相知,一路走来,如春风沐浴,如阳光温暖,如雨露滋润,让我们获益良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政治引领,立意高远。《中国高等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紧扣社会关切,紧随师生需求,每一篇卷首语,都是提纲挈领的政论文。同时,刊物准确及时传递党和国家
关键词: 学术理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仝曼曼  刘宝存  
2017年是比较教育学科创立200周年。1817年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创建了比较教育学。200年来,比较教育虽历经不同的历史时代,其发展多有起伏,但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又重新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今天,在比较教育学科诞生200周年之际,回顾其历史发展,审视当前的发展现状,把握比较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蔡艳艳  
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工程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我和我的同学们也有幸共同走过了六年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岁月。白鹭岛美丽的海滩,厦国会菁菁的草坪,教学楼整洁的桌椅……昔日点滴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可能再没有哪种在职培训会让人如此记忆深刻了。我在六年的培训岁月里,拓宽了视野、锻炼了意志、促进了成长、收获了友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皓  
两周前刚刚定稿的这套丛书带着纸墨的芳香终于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套6本、140万字、140多位教师共同编写的丛书,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因而显得分外沉甸甸的。这套丛书的全称叫《这五年,我们一起走过》,说的是上海电视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缘起和过程,分别由"教改扬帆正起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冷静  刘梦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保健与体育的论题,梳理了日本学校体育的理念及其历史发展。日本的学校体育经历了"身体教育"、"基于运动的教育"、"运动教育"三个里程碑。今后的学校体育需要超越以往时代侧重于某个方向的局面,保持上述三种方向的和谐共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慧敏  
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W.Apple)教授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伴随着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所产生的愤怒长大。他认为,知识分子的活动是一种投身于真实生活,饱含着情绪和认知的活动。愤怒是其中的一种情绪,它与希望同在,是很多东西的混合体。早期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现实的持续关注和对大学责任的期许可以保持着一个人的愤怒。在教育领域,愤怒的使命是要持续地发出促进社会公平,改变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呼吁,激发实际的行动,理论用之于现实。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是劳动者,无论是写书还是教学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关注社会良心。而未来的批判教育学要做真正的批判性工作,根据社会现实而发展自己的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