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0)
2023(9911)
2022(8686)
2021(8571)
2020(6968)
2019(16572)
2018(16778)
2017(30959)
2016(17816)
2015(20231)
2014(20497)
2013(19459)
2012(17695)
2011(16034)
2010(15904)
2009(14000)
2008(13313)
2007(11441)
2006(9975)
2005(8603)
作者
(47855)
(39369)
(39152)
(37401)
(25117)
(18855)
(17945)
(15583)
(15181)
(14152)
(13705)
(12988)
(12343)
(12282)
(12260)
(12120)
(11851)
(11799)
(11160)
(11160)
(9856)
(9729)
(9345)
(8988)
(8924)
(8806)
(8742)
(8666)
(7823)
(7798)
学科
(59660)
经济(59595)
管理(45139)
(41590)
(35122)
企业(35122)
方法(29724)
数学(25642)
数学方法(25321)
教育(22178)
中国(20878)
(16178)
(15771)
理论(14589)
(14385)
业经(13308)
地方(12372)
技术(11247)
(10603)
农业(10488)
(10175)
贸易(10171)
(9855)
环境(9607)
教学(9446)
(9268)
(9233)
财务(9210)
财务管理(9196)
研究(8935)
机构
大学(241858)
学院(235582)
管理(93182)
(82237)
理学(81690)
理学院(80709)
经济(80090)
管理学(79231)
管理学院(78786)
研究(78724)
(53118)
中国(50894)
科学(49982)
(41325)
师范(41082)
(38703)
(36367)
教育(35814)
研究所(35711)
业大(34598)
中心(34428)
北京(34267)
师范大学(33865)
(33641)
(33292)
财经(30016)
(28667)
技术(28618)
(27735)
(27375)
基金
项目(165416)
科学(131022)
研究(127869)
基金(116613)
(100112)
国家(99123)
科学基金(85050)
社会(76429)
社会科(72086)
社会科学(72066)
(65841)
教育(65395)
基金项目(62528)
(57265)
编号(55270)
自然(55085)
自然科(53761)
自然科学(53751)
自然科学基金(52747)
资助(47492)
成果(46825)
课题(40087)
(37708)
重点(37611)
(35542)
(34582)
项目编号(34262)
教育部(32944)
(32777)
规划(32143)
期刊
(86090)
经济(86090)
研究(76471)
教育(58251)
中国(48571)
学报(35830)
科学(32920)
管理(32027)
(29540)
大学(27986)
(25416)
学学(24506)
技术(24005)
农业(21494)
图书(15257)
业经(14286)
(14172)
金融(14172)
职业(13647)
财经(13535)
经济研究(12894)
理论(11905)
科技(11544)
(11367)
实践(11276)
(11276)
情报(11048)
(11014)
问题(10893)
(10869)
共检索到33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学术研究的传统是致力于人的发展和对教育真谛的把握。然而,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传入,教育的学术传统被割裂,给教育学的发展带来诸多的困惑。继承传统是教育学创新的前提,也是教育学发展的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兵波  
现代学术传统是中国教育学研究发展与创新的文化基础。只有回归现代学术传统,秉承学问与人生相结合、关怀历史与现实、恪守学术独立的现代学术精神,重视现代学术传统的实践价值,才能摆脱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迷惘和学派理念的空洞,才能形成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实现教育学研究的新生。为此,需要教育学研究追寻现代学术传统的精神,沿着现代学术扎根实践的实践之路,蕴育出中国教育学术的文化生态,形成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实践情怀;需要从现代学术精神中汲取营养,扎根现代学术传统这片沃土,在现代学术传统基础上形成教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术理念;需要培育教育学研究的创造力倾向,使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学形成稳定的学科身份和地位;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民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学术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不同的命运:由被批判、排斥与边缘化,到被重新认识与评价,进而成为教育学术民族化的思想之源,再到创造性的转化为现实教育变革的资源。当代教育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否定",反映了教育学术现代性诉求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选择由"自弃"走向"自尊"、"自信"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是中国教育学术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它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依归,在展现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术传统,饱含浓郁的人文气质和道德品格。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范式渐趋成熟,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学术研究被误读,甚至被窄化为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现象。在扬弃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回归教育的学术传统,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尤铮  
英国人崇尚传统,珍爱自己的文化遗产,将学校教育视为文化复制、保护、传承、创新或更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和身体方面的发展是英国国家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英国在中小学主要通过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与设计等正规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通过宗教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行道德熏陶和绅士风范的培养,同时注重以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充实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吴原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活动。教育研究直指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以往,受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化理论被宏伟叙事的话语所掩盖并被学科化,完整的教育被割裂,创造性被扼制。要恢复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就要关注教育活动的"草根"性,这是教育科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瑞芳  
2015年,新中国第一本教育学术专业期刊——《比较教育研究》,迎来50周年华诞;2015年11月,由顾明远先生任丛书主编的"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丛书出版。为此,2015年11月7日,《比较教育研究》创刊5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比较教育研究50年"丛书首发式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比较教育研究者、教育学术期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薛晓阳  
 教育研究是一种人文研究,而人文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显现存在的真理和人的意义,人文研究的这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正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得到表现。任何教育研究都不能借故价值中立以躲避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教育事实可以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但事实本身不能自然地、直接地给出包含在事实中的意义和真理,而必须通过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得到呈现。所谓价值中立实际绝不是不要价值,而是不要有偏见、带主观臆断性的价值。价值中立原则不是要削弱价值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反它是要提高人们对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的关注。从价值中立原则中不仅不能推导出对价值的否定,相反却只能更加表现出价值问题在教育研究中的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建良  
要建构学术规范首先必须围绕其内涵对研究生展开学风建设:在操作层面上,训练形式规范;在实践层面上,提倡道德自律;在价值层面上,鼓励创新立身,创新是学术规范的核心和意义所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方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教育界对教育研究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推进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客观性、民主性、实用性,有必要从教育研究者学术责任的角度探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并从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入手,拓展了对教育研究者学术责任的认识,为教育研究界的学术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逐渐走出了“文革”的阴影,加速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这一转型在教育理论界的反映,便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不少教育学者意识到,关于教育现代化或现代性问题的探讨,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俊三  
教育研究是一种成人的研究,一种事理的研究,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对伦理、事理和道理的追问,促进了教育学崇高学术品格的形成。教育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明确的理论导向,自觉的学术追求,它的理想境界主要体现在固本归元、兼容并包、出神入化的学术追求之中。教育研究要勇敢迎接新的挑战,抓住新的机遇,介入新的场域, 既建设学科,又化解学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学术生命。只有这样,教育研究才会发展,教育学才会得到新生和永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实证主义,或称经验主义,强调科学的理性,特别推崇对事实的证明,而不是推测。实证主义的经验研究方法一直是西方教育研究的传统,教育管理的研究也一直遵循着实证主义的传统。由于实证主义者把现实看作是有序的、客现的,他们希望通过收集数据来做出假设。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这种理性的人类行为必然呈现为人类行为的规律性,人们可以在不改变组织现状的情况下,来收集数据,研究组织。实证主义者认为,不论是学校组织、商业组织、政治组织,还是健康护理组织,其本质基本是相似的,其管理角色也是相似的,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会通过奖励和制裁来维持组织秩序,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范式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者研究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范式本身应是不定的、动态的,其自身随着新的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的研究范式作为方法论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其结果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这既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也不利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应突破单一的西方化的思维模式,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与研究的自主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质性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传统,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也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后,质性研究为我国的教育研究带来一股新风,催生了大量以经验现象为基础的实征研究。质性研究方法发展至今,在方法论、研究路径、资料分析、理论推衍等方面出现不少新进展。本专题旨在介绍质性研究范式下几种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