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0)
2023(2185)
2022(1715)
2021(1828)
2020(1317)
2019(3281)
2018(3458)
2017(4412)
2016(3776)
2015(4387)
2014(4679)
2013(3785)
2012(3680)
2011(3497)
2010(3791)
2009(3106)
2008(3006)
2007(2969)
2006(2826)
2005(2853)
作者
(8042)
(6439)
(6405)
(6324)
(4161)
(3138)
(3121)
(2757)
(2588)
(2465)
(2300)
(2226)
(2166)
(2158)
(2102)
(2062)
(2055)
(2052)
(2043)
(2001)
(1897)
(1721)
(1698)
(1572)
(1548)
(1540)
(1506)
(1420)
(1361)
(1354)
学科
教育(18405)
中国(9036)
理论(5965)
教学(5479)
(4639)
经济(4631)
管理(4251)
(4088)
(3326)
(3277)
发展(3206)
改革(3147)
思想(3115)
高等(3098)
(3082)
研究(3012)
政治(2978)
(2910)
思想政治(2826)
政治教育(2826)
治教(2826)
德育(2805)
教育改革(2772)
学校(2602)
学法(2450)
教学法(2450)
(2404)
企业(2404)
(2308)
技术(2281)
机构
大学(46822)
学院(41392)
教育(25413)
研究(19188)
(17623)
师范(17593)
师范大学(14802)
(12418)
职业(10472)
科学(10289)
教育学(9890)
(9569)
技术(9220)
北京(9155)
(8773)
研究所(8504)
管理(8313)
(8191)
中国(7921)
经济(7652)
教育学院(7277)
中心(7189)
职业技术(7157)
(6752)
(6485)
理学(6456)
理学院(6234)
技术学院(6037)
管理学(5923)
管理学院(5807)
基金
研究(23674)
项目(20645)
教育(20374)
科学(17678)
成果(13757)
编号(12874)
课题(12792)
社会(11606)
(11321)
基金(10720)
社会科(10609)
社会科学(10607)
(10517)
(9572)
规划(8829)
(8162)
(8083)
国家(7906)
研究成果(7615)
项目编号(7482)
年度(7405)
(7122)
(6808)
(6779)
阶段(6764)
(6603)
(6479)
教育部(6446)
重点(6421)
阶段性(6211)
期刊
教育(43957)
研究(26599)
中国(20454)
(11370)
经济(11370)
职业(10451)
技术(8105)
技术教育(6800)
职业技术(6800)
职业技术教育(6800)
高等(4926)
(4784)
论坛(4784)
成人(4612)
成人教育(4612)
(4463)
大学(4425)
高等教育(4403)
学报(4135)
职教(3819)
(3775)
科学(3648)
发展(3526)
(3526)
比较(3377)
(3209)
教研(2885)
高教(2885)
图书(2829)
管理(2783)
共检索到82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秀琪  
网络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离不开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技术培训、运行维护等多种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持。网络教育中的网络本身是为教育服务的工具,教育才是网络教育的本质内容。因此,网络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目标网络教育需要服务,但是网络教育不就是服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少刚  
新的一年刚刚来临,看到了沈光辉教授的新著《转型发展中的社区教育问题研究》书稿。在翻开之前,思绪万千。认识沈光辉教授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当时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关注点皆在学历教育上,而他却在福建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拓荒与耕种,而且成绩斐然。随后,他先人一步投身终身教育领域,做得又是风生水起,现在担任福建省终身教育专家组组长。我们知道,我国第一部省颁终身教育法规出在福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云龙  
一、从社区教育泛化现象说起把社区教育当成一个“筐”,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社区卫生等,只要是产生教育影响的事,什么都可以往这个“筐”里装。这种现象,逻辑学上叫做概念模糊泛化现象。社区教育的这种“模糊泛化”现象,在目前,似乎还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依我之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它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依归,在展现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术传统,饱含浓郁的人文气质和道德品格。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范式渐趋成熟,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学术研究被误读,甚至被窄化为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现象。在扬弃近代以来专业化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回归教育的学术传统,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鹏  
目前创业教育政策存在"以创业促就业"的政策预期,由于政策预期与实际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双低的政策效果存在分歧,因此从创业教育理念和外部环境视角进行分析,应当回归创业教育本质,在政策层面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建立协调社会创业教育资源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发与建设本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育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创业实践教学环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进入激烈竞争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但经济全球化却泯灭不了文化的民族性。多元文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也是世界繁荣的标志。文化的多元化就需要国际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共同繁荣。教育,特别是比较教育肩负着国际理解的重要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川武  
教育理解就是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在与教育文本(理解对象)对话的过程中在感情、认知与行为方面不断筹划并实现自己的生命可能性,它具有工具性与目的性、求真性与向善性、占有性与超越性、智慧性与感情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师生与教育文本对话并达成共识是教育理解的生成机制。教育文本包括文化文本(自然与人文)与人际文本(自我与你我),判断理解文化文本的标准是正确性(自然文本)和共识性(人文文本);判断理解人际文本的标准是实践接纳性。顺利对话应具备一定条件,听者要有倾听品格和对语用力量的敏感性,以及较强的“理话”能力;说者应富有说服力,能把言说的“合知理”与“合情理”统一起来。教育理解坚持有利于师生生命可能性的筹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母国光  
什么是大学教育 ?母国光院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他对大学教育的领悟。第一 ,现代大学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大学正从幕后走向前台 ,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第二 ,大学教育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 ,只有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办学 ,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第三 ,大学是为大学生办的 ,应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必要的氛围 ,应给大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第四 ,大学要强化改革意识 ,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第五 ,大学应当是综合性的 ,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搞好学科建设 ,使学科结构适应社会结构。本文系母国光院士今年 4月在原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对“远程教育”的“教育”本质认识不足,导致业界将更多智力与资源,投在技术与硬件配备上,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长久以来对教学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轻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陶美重  
教育消费是为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受教育者本身与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教育消费不单纯是一种消费,还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消费属于生活消费的范畴,是一种文化消费,也是一种发展消费。教育消费要求消费者参与服务过程,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一定要求。教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阶段性和非重复性等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迎旗  唐克军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也就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学校应是爱的家园,关爱学生并被学生理解和接纳,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有能力关爱他人、充满爱和可爱的人,具备创造民主正义世界的内在动力;学校应是一个道德的、关心每一个人需要的和分享其传统的社群,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条件,让学生协商与对话,积极参与改善学校和周边社区环境,才能让学生获得参与民主的经验与能力,成长为民主社会的未来主体。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智运  胡德海  
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几十年来争论迭起。本文阐释了教育的基本概念 ,从新的视角对教育的本质进行再认识 ,简介并评说了不同的观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苗睿岚  薛晓阳  
生命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层面的需求没有取得同步和一致。许多研究者用哲学领域的生命诠释代替教育领域生命教育的知识建构。生命教育需要确立自己作为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以及满足实践化、课程化及可操作性的要求,避免与德育和心理教育产生严重重叠和冲突。作为独特的知识领域,生命教育应当主要定位于生命健康教育。但生命教育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命的教育,也应通过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实现精神生命的教育和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