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7)
2023(16527)
2022(13915)
2021(13418)
2020(10871)
2019(25142)
2018(24859)
2017(46277)
2016(25586)
2015(28909)
2014(28389)
2013(27253)
2012(25179)
2011(22988)
2010(22900)
2009(20619)
2008(20035)
2007(17442)
2006(15190)
2005(13520)
作者
(68691)
(57227)
(56722)
(54104)
(36463)
(27326)
(25723)
(22328)
(21739)
(20282)
(19469)
(19269)
(18070)
(17856)
(17673)
(17453)
(16996)
(16669)
(16400)
(16262)
(14236)
(13905)
(13471)
(13000)
(12700)
(12629)
(12621)
(12524)
(11367)
(11307)
学科
(97831)
经济(97723)
管理(71579)
(67825)
(57287)
企业(57287)
方法(44593)
数学(38124)
数学方法(37725)
中国(33384)
(25317)
(23972)
教育(23619)
业经(22436)
(22001)
技术(21467)
理论(20144)
(19287)
贸易(19273)
(18793)
(17588)
地方(17535)
农业(16897)
(15667)
(15571)
银行(15535)
环境(15157)
(15006)
金融(15005)
(14931)
机构
大学(358271)
学院(350708)
(143478)
经济(140549)
管理(137463)
研究(122203)
理学(119828)
理学院(118461)
管理学(116605)
管理学院(115938)
中国(87367)
(77421)
科学(72160)
(64049)
(59573)
研究所(54662)
(54097)
师范(53754)
中心(53354)
财经(52027)
北京(50063)
(49201)
(48295)
(47707)
业大(47338)
经济学(44566)
(44309)
师范大学(44308)
经济学院(40224)
教育(40072)
基金
项目(240747)
科学(192779)
研究(184465)
基金(175089)
(151301)
国家(149944)
科学基金(129332)
社会(117501)
社会科(111269)
社会科学(111245)
基金项目(91948)
(91761)
教育(89556)
自然(80654)
(79149)
自然科(78821)
自然科学(78804)
自然科学基金(77436)
编号(75151)
资助(70779)
成果(63096)
(55891)
重点(54668)
课题(53968)
(53478)
(52099)
教育部(49176)
创新(49172)
国家社会(48618)
人文(46596)
期刊
(150660)
经济(150660)
研究(113950)
中国(72629)
教育(65378)
管理(50732)
学报(50653)
科学(48818)
(46496)
(43596)
大学(40000)
学学(36163)
技术(32519)
农业(31205)
(27553)
金融(27553)
财经(25642)
经济研究(25398)
业经(22873)
(22109)
问题(19275)
图书(18365)
科技(17455)
(17444)
技术经济(16838)
(16394)
理论(15949)
职业(15808)
(15773)
论坛(15773)
共检索到51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孟大虎   许晨曦   吴克明   王琦  
基于200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企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教育的创新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第二产业、高科技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人力资本聚集效应是教育的创新效应得以激发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以强化教育的创新效应为主线,重塑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为实现高技能劳动力的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将高技能劳动力更多地配置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以及第二产业、高科技行业和非国有企业中。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飚   仇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阶段,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创新所造成的影响已成为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城市创新的理论机制,采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城市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抑制效应和要素成本效应对城市创新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高水平城市创新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协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建君  
中国模式平稳转型的理论依据,是现有经济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的转型之谜。本文从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是指市场经济存在着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微观层次、以企业组织形式为核心的中观层次和以宪政性法律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层次。市场经济的这种层次性制度安排,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可行的逻辑线索,即通过微观层次价格机制的形成、中观层次企业制度的突破和宏观层次经济体制的完善这样三个改革阶段,实现向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平稳转型。中国模式正是通过微观先行、中观突破、宏观完善的转型次序,完整地体现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建构逻辑;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实践历程的实证考察,可以更清楚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教育是探究性的社会活动,"必然无知"驱动着教育行动,使其有了多种发展可能。通过探究教育活动的"必然无知"不仅可以更好地揭示教育行动的逻辑,也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需要。教育行动是沿着自身的实践逻辑展开的,充分揭示默会知识之于行动的价值是重构教育理论的必要条件。为此,教育理论要具有情境适应性,能够准确地揭示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并深度介入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植根于坚实的民族文化传统,创新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和方式,回归教育原点讨论问题;要用符合自身学科立场的思想方法去审视教育理论,追求教育理论自身的品格和特性,始终把人作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广  王刚  
过度的金融创新经由多重渠道引致和强化了忽略风险、复杂风险等新型风险形态,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文章应用全球银行数据库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监管从业务匹配、周期协同性和风险承担激励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错配问题。以资本充足为核心的监管强度呈现出典型的顺周期性,危机前的宽松监管与之后的严厉监管未能起到周期平滑效果;混业与综合经营方面则表现为业务监管错配,组织架构上的重复监管与监管真空并存;从激励上看,监管未能有效抑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文章进而从金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性角度对二者错配的制度根源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继国  
主流企业理论是企业的合约理论 ,而合约的“不完全性”又是其逻辑前提。例如 :委托代理理论、股东至上论、剩余控制权的“独享”或“分享”论等都离不开合约的“不完全性”命题。但是 ,这些理论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研究发现 ,矛盾根源于“不完全合约”理论自身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进一步分析发现 ,合约理论的“悖论”又根源于企业产权理论中的“两权分离”说。本文提出“资本分裂”说 ,以解决“两权分离”导致的矛盾。“资本分裂”说要求对企业的本质及其相关企业理论做重新解释 ,进行企业理论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分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和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两种模式:前者起步模式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理念,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而后者起步模式是"产业链拉动创新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思想,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弱的国家或地区。而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是一项涉及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在现实中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常常致使两者陷入相互割裂状态。通过分析可知,应从完善创新链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代明  刘佳  王方方  
创新网络集成是在全球价值链不断细化的背景下,依托创新网络发展而来的一种复杂化、高级化、系统化的集成形式,其不仅在微观上表现为对单一网络内部的资源整合,而且在宏观上体现为对多重创新网络间的资源优化。通过分析可知,中国的现代产业要形成以研发为驱动力的价值链集合,以价值集成为目标推动研发产业化从而进行二次创新与集成创新。创新网络价值集成驱动下研发产业化路径可划分为需求推动型路径、正向典型路径、逆向非典型路径三种类型,其中,逆向非典型路径属于研发产业化的高级阶段。三种路径有效结合可促进中国企业产业位势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廖敏伶  李明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三农”理论创新具有科学深邃、系统完备的逻辑理路。一是理论逻辑,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文化逻辑,在于对中华农耕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三是历史逻辑,在于对中国及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反思与借鉴;四是现实逻辑,在于对“新三农”问题的化解和回应;五是实践逻辑,在于对“三农”实践创新的指引和领航。通过以上“五重逻辑”审视习近平“三农”理论创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自觉自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国庆  
非逻辑认知是指从想象、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方式获得的认知,是一种试误的认知方式,是对逻辑演绎的否定。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尊重、宽容、激励、赞美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学会猜想,在“无为”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与强化学生的创造才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赫姣  
数字交往具有“数据”核心而非“价值”核心原则,具有“技术逻辑”而非“实践逻辑”导向,应厘清数字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逻辑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人的本质需求出发,超越对数字媒介的工具性运用以及对数字异化的有限规定。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提升创新逻辑、增强时代感召力为研究目的,加强人与物的要素关系、人与人的信任关系、数字话语与数字身份的全面关系建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逻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影  
<正>教育是让人能够终身受益的事业,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学校作为开展教育事业的主体,其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成效。因此高校这一特殊的组织机构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管理,引导学生成长为知识技能与精神素养兼具的精英人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定价体系紊乱,缺乏坚实的金融监管和创新的基本逻辑,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实践中摸索理顺定价体系的路径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突破或者规避金融监管往往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欧洲美元市场是人们常常提及的例子,欧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是人们为了突破当时美国监管部门对美国境内利率上限的限制。而中国的余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天一   刘灵辉   罗意   吕浩男  
【目的】揭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构建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内在逻辑模型,利用2020年957个县域截面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系统化分析数字乡村战略推广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数字乡村战略的顺利推广是内部决定模型、外部决定模型及官员行动模型共同协作的结果。②数字乡村战略推广受内部决定模型中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农民收入、初高中学生数,外部决定模型中邻近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均值、全国先进县域学习机会及官员行动模型中的官员任期、文化程度的显著影响。③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战略推广存在显著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内部决定模型中,东部地区农村收入,中、西部地区初高中学生数,西部地区GDP对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深度具有显著影响;外部决定模型中,东、中、西部邻近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均值、全国先进县域学习机会对数字乡村战略推广均具有显著影响;官员行动模型中,东部地区官员年龄、官员任期,中部地区官员上期工作来源地区,西部地区官员文化程度对数字乡村战略推广深度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应投资农村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之间合作交流,优化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及制定区域差异化数字乡村推广政策,促进数字乡村战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