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7)
- 2023(4537)
- 2022(3561)
- 2021(3655)
- 2020(2838)
- 2019(6545)
- 2018(6484)
- 2017(10736)
- 2016(7101)
- 2015(7642)
- 2014(7962)
- 2013(6995)
- 2012(6410)
- 2011(5924)
- 2010(6056)
- 2009(5076)
- 2008(5019)
- 2007(4607)
- 2006(3949)
- 2005(3730)
- 学科
- 教育(18588)
- 济(15654)
- 经济(15631)
- 管理(12251)
- 业(12213)
- 中国(11751)
- 企(9336)
- 企业(9336)
- 方法(7922)
- 学(7224)
- 理论(7162)
- 数学(7036)
- 数学方法(6906)
- 教学(5936)
- 财(5410)
- 技术(4659)
- 农(4476)
- 发(4151)
- 发展(3817)
- 展(3695)
- 制(3546)
- 研究(3425)
- 务(3357)
- 财务(3352)
- 财务管理(3345)
- 革(3308)
- 企业财务(3269)
- 融(3266)
- 金融(3266)
- 思想(3227)
- 机构
- 大学(91012)
- 学院(85477)
- 研究(34757)
- 教育(27433)
- 济(26069)
- 经济(25226)
- 管理(24453)
- 范(22473)
- 师范(22341)
- 理学(21336)
- 科学(20952)
- 理学院(20908)
- 京(20819)
- 管理学(20309)
- 管理学院(20091)
- 师范大学(18659)
- 中国(18297)
- 所(17592)
- 研究所(16269)
- 中心(14268)
- 江(13912)
- 北京(13844)
- 技术(13436)
- 农(13424)
- 财(13291)
- 院(12495)
- 职业(12036)
- 业大(11808)
- 州(10923)
- 财经(10804)
- 基金
- 项目(57096)
- 科学(46709)
- 研究(46631)
- 基金(39100)
- 家(34385)
- 国家(33948)
- 教育(30598)
- 科学基金(27997)
- 社会(27388)
- 社会科(25695)
- 社会科学(25689)
- 省(23056)
- 划(22314)
- 编号(20278)
- 基金项目(19680)
- 成果(19386)
- 课题(17917)
- 自然(17383)
- 自然科(17033)
- 自然科学(17027)
- 自然科学基金(16745)
- 资助(15860)
- 年(15120)
- 部(14857)
- 性(14829)
- 重点(14807)
- 规划(13649)
- 教育部(13376)
- 发(13077)
- 项目编号(12196)
共检索到133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娟 何婷婷
以往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文章,多采用相关性分析或简单的OLS回归,但由于个体能力的不可观测性,OLS估计值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本文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2002)为基础,将外生事件"文化大革命"(CR)作为工具,研究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教育受到"文革"影响的父亲(实验组)比没有受到"文革"影响的父亲(对照组)的受教育年限低2.485年,并且"文革"对于子辈的受教育年限没有影响。以"文革"作为工具变量可以克服估计中的内生性问题,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值。PRObIt回归结果表明,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上大学的可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斌开 张淑娟 申广军
提高代际流动、促进机会均等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在省份间的实施时间差异作为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义务教育政策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显著提高了代际之间的教育流动性,原因在于父母教育水平、职业层次、收入水平较低的孩子,受教育年限提升得更多。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应当进一步发挥公共政策在提高代际流动性方面的作用,通过教育机会均等化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总体偏低,而且近年还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婚配等。在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对我国居民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消除户籍歧视及由其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社会资本,并改变在婚姻中的劣势地位。因此,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对于社会平等至关重要。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性 高等教育 社会平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教育不公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教育的代际流动性下降,父代的学历、职业、子代的户籍、居住区域、年龄、家庭中的排行等因素都影响到子代的受教育程度。公共教育支出如果不能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也无法促进代际教育流动性的提高。为了促进教育的代际流动,需要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给中下阶层群众提供更多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 公平 公共教育支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小鸽 司海平 庞嘉伟
本文从居民幸福感的角度回答了代际流动为何重要,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我们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构建了省级层面的代际教育流动指标,并将地区层面的宏观数据与微观个体数据相匹配,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代际流动会影响居民幸福感,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从提高居民幸福感的角度看,代际流动并非越高越好。当前中国的代际流动低于最优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代际流动以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地区代际流动可以缓解贫富差距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对当前生活的满意程度与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程度是地区代际流动缓解贫富差距负面影响的重要渠道。更换样本及指标之后,上述结果保持稳健。研究代际流动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不仅能够为客观评价代际流动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新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楠楠 段义德
在中国不完善的教育分流机制下,每一次升学转换对子女的最终教育成就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2013),通过线性固定效应与Mare升学转换模型,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实际影响,并具体识别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关键结点。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父代教育传递、家庭城乡背景对子女升学的影响,促进教育代际流动性。其中,初中升高中阶段是财政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促进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公共支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投入,并适当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升学转换 财政支出 教育代际流动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宗樾
本文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政策变量纳入实证模型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通过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子代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的差异,进而改善代际流动性。基准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进而削弱了子代初始禀赋不均等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了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贫困的家庭能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改善收入的不均等状况。此外,本文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代际收入流动性 义务教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毅航 谢尚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梳理了“村改居”政策与教育代际流动性变化的特征事实,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村改居”政策冲击提高了子代教育向上流动性,改善了改制村居的教育代际流动性水平。鉴于不同学历程度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认知型社会资本积累对家庭财富的弹性差异,“村改居”政策的家庭财富冲击引致异质性教育深化效应,使得低学历家庭子代获得更大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改善,这对于摆脱教育代际黏性引致的贫困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俊武 黄珊
基于Raymond(2009)的代际流动性测量方法,文章构造了一种新的代际流动性指数,它具有一些良好的数理特性,突破了这两方面的限制。然后应用CGSS调查数据,利用该指数分析了中国代际教育流动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阶层差异,发现:(1)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代际教育流动性依次递减;(2)城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高于农村,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3)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代际教育流动性差异不明显;(4)我国整体的代际教育流动性略有增加。
关键词:
代际流动性指数 代际弹性 教育公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彤进 万广华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金融市场,金融是否能够弱化教育代际传递效应,从而改善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通过构建两期代际交叠模型,分析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显著降低了父代对子代教育的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个维度,发现持有金融负债对于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系列的发现在考虑内生性、分样本回归、改变变量度量方式等情况下仍然稳健。据此,本文建议应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持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并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与此同时,全社会应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波 苏佳
代际收入流动性理论认为,政府的财政支出,特别是关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可能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差异,从而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半参数可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来估计该影响,避免了线性模型所导致的模型误设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县级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增加能降低代际收入弹性,有助于机会均等的实现,而文教科卫支出和全口径财政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青青 刘泽云 吴合文
教育是促进代际流动、减小社会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小学教育资源投入的影响大于初中教育资源投入的影响;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农业户口群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非农业户口群体没有影响;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80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正向影响大于“90后”;义务教育资源投入通过减弱父代收入对子代受教育年限和子代非农就业机会的影响来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继续增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投入,将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改善教育机会公平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楠楠 段义德
在中国不完善的教育分流机制下,每一次升学转换对子女的最终教育成就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2013),通过线性固定效应与Mare升学转换模型,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实际影响,并具体识别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关键结点。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父代教育传递、家庭城乡背景对子女升学的影响,促进教育代际流动性。其中,初中升高中阶段是财政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促进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公共支出在基础教育阶段,
关键词:
升学转换 财政支出 教育代际流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金峰
本文用2002年的CHIPS数据,对城市的收入代际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介于0.27-0.32之间,且非常显著;进一步利用土改时家庭成分划分的数据,对家庭成分的影响做了量化分析,笔者认为其增强了代际流动性。
关键词:
代际流动 家庭成分 城市 户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卢盛峰 陈思霞
代际间不平等对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公平产生了不利影响,并日益成为集结多种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它已经构成中国当前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09年8次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居民代际间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以及经济地位的流动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代际间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固化严重,经济地位代际间流动性相对较强;(2)1989—2009年间居民社会地位的固化程度在弱化,而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代际间传承关系在加强;(3)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省区中,居民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代际间流动性相对更强,而经济地位流动性更低;(4)随着代际的拉长和延...
关键词:
社会地位 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代际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