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7)
2023(5546)
2022(3895)
2021(3637)
2020(2667)
2019(5995)
2018(6289)
2017(10219)
2016(6879)
2015(7890)
2014(8234)
2013(6969)
2012(6064)
2011(5550)
2010(5762)
2009(4927)
2008(4873)
2007(4523)
2006(4258)
2005(4178)
作者
(16510)
(13527)
(13438)
(13196)
(8578)
(6396)
(6329)
(5501)
(5176)
(4918)
(4557)
(4524)
(4401)
(4396)
(4385)
(4233)
(4181)
(4137)
(3983)
(3928)
(3671)
(3380)
(3340)
(3260)
(3155)
(3077)
(3057)
(3037)
(2779)
(2712)
学科
(18982)
经济(18966)
教育(18666)
中国(14920)
管理(11800)
(10673)
(7586)
(7521)
企业(7521)
理论(7495)
(7227)
发展(6775)
(6652)
教学(6424)
(6227)
业经(6175)
农业(5079)
地方(4751)
方法(4547)
技术(3946)
研究(3932)
产业(3910)
(3869)
(3612)
(3585)
数学(3559)
信息(3478)
数学方法(3476)
总论(3285)
思想(3268)
机构
大学(88314)
学院(84082)
研究(34027)
教育(27073)
(26512)
经济(25654)
管理(23616)
(22852)
师范(22752)
(20822)
理学(19843)
理学院(19503)
科学(19447)
管理学(18919)
中国(18910)
师范大学(18848)
管理学院(18742)
(16712)
研究所(15192)
(14774)
北京(14049)
中心(13847)
技术(13522)
职业(13287)
(12592)
(12282)
(11492)
(11464)
教育学(10401)
业大(10062)
基金
项目(51914)
研究(46399)
科学(42468)
基金(33680)
教育(29494)
(28398)
国家(28005)
社会(27350)
社会科(25510)
社会科学(25505)
科学基金(23299)
编号(21922)
(21802)
成果(20729)
(20179)
课题(18723)
基金项目(16533)
(16152)
规划(13801)
重点(13500)
(13214)
项目编号(12812)
(12805)
(12659)
资助(12535)
自然(12209)
自然科(11937)
自然科学(11935)
(11817)
自然科学基金(11714)
期刊
教育(46444)
研究(36976)
(31343)
经济(31343)
中国(28300)
职业(11619)
(11578)
技术(11446)
学报(11301)
科学(10389)
大学(10027)
(9266)
管理(8856)
农业(7924)
技术教育(7619)
职业技术(7619)
职业技术教育(7619)
学学(7591)
(6070)
论坛(6070)
(5876)
金融(5876)
(5753)
高等(5324)
业经(5255)
成人(4982)
成人教育(4982)
财经(4963)
经济研究(4927)
图书(4745)
共检索到140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北生  
教育是属人的世界,人性是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坚实基础。教育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为了人的发展和人自身素质提高的实践活动。教育必须以人性为基础,真正开展人性化教育,具体做到:教育要以人性为基础,关注"育人"与"成人";教育人性化要克服"人的空场",并善用"惩罚";教育人性化要坚持鲜明的生命立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我国教育人性化思潮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复杂的思想文化背景。教育人性化思潮由不同思想倾向构成,其中抽象人性论思想倾向占有主流地位,左右着整个思潮的基本发展方向和主要理论特征。"新课程理念"和抽象素质教育论是教育人性化思潮中抽象人性论倾向的主要体现。个人全面发展是最完善的人性,个人全面发展教育才是真正人性化的教育。应该区分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两个不同层次上的人性化,努力提升教育的人性化水平。加强和深化对人性问题的研究,是克服教育人性化思潮中抽象人性论倾向的重要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武娜  黄正泉  杨红辉  
人性是教育的基础,教育人性化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精英化转为大众化,人才培养的任务更加艰巨,对于人性化建设的把握和推进需要全新的定位。从生态的视角分析和认识人性,以生态化的理念对待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教育人性化作为一种应然的追求,是教育对人性的适应和改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教育人性化作为实践的指导原则,在现实中需要立足于个体差异和个人尊严,依据个体永恒存在的本性和自主发展的特性,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增进每个人的实践智慧,培养具有个性自由的个人。在现代教育的时代境遇和价值危机背景下,教育人性化既需要强化个体价值取向,又需要维持个体化和社会化之间必要的张力,通过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实践完成个体社会化,实现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景贵  
人性假设是构建心理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性是不同心理学学派间争论的焦点之一,有认同也有分歧。就心理教育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而言,心理教育应该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因此,重塑现代人性是心理教育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天平  
管理是以人性为基础或前提的。管理是人的活动即管理的属人性使管理的人性基础成为可能。人性假设对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使管理的人性基础成为必要。从管理对于人性的这种可能与必要的合题中,人们所得出的必然的逻辑结论就是:管理也是一种伦理价值选择活动,它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管理无法拒斥伦理而保持"价值中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向平  
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对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生产方式以及管理者的职责转变进行了比较。文章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性化管理的几个方面含义以及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苏卫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企业的管理也必须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括优良的道德品质以及从事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种能力。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领导者还必须日瑧完善自己,以迎接新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新的挑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人性化管理”是指基于人性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从理论层面看,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与实施者愿望不一致的结果。问题在于人们对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有多种不同的见解,由此也导致人性化管理本身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确定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有假设原则、特定原则和一致原则。人性假设是由动机层面的利己假设、目的层面的满意假设及策划层面的理性假设构成的三维结构。人性化管理就是基于人的利己假设、理性假设、满意假设而实施的管理方式。也即,基于人的利己、理性、满意实施的管理方式才是人性化管理方式,反之,不基于人的利己、理性、满意实施的管理则不是人性化管理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刚  
随着我国当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改善和提升,尤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近年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逐步得以贯彻。文章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提出强化人性化管理的对策,包括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注重个性化创新、培养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执行上多种模式并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炳常  
分析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涵义,指出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从服务理念、服务设施、借阅环境、服务方式、站点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飞  齐珊  
税收服务人性化治理是在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对由税务机关等涉税主体向税收服务对象提供的涉税活动和过程所作的符合人的合理诉求的安排。税收服务人性化治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治、公平、效率、财政、透明和认知原则。税收服务人性化治理体系包括税收服务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税收服务人性化治理不仅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彬  
教育学的独立,来自于社会对人性化教育目标的首肯;教育学的建构,是人类利用教育理性的过程,而教育学则是这个过程的成果。在教育学的发展旅程中,总是在人性化教育目标的独大或者理性化教育学的独断中徘徊;教育学的未来,不可能完全寄希望于对绝对教育理性的依赖,也不可能对人性化教育目标的顺从,而是来自于两者的对话,并在对话中为彼此设定共同的"最近发展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