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2)
- 2023(12257)
- 2022(10529)
- 2021(10159)
- 2020(8535)
- 2019(20007)
- 2018(20091)
- 2017(37880)
- 2016(21452)
- 2015(24303)
- 2014(24590)
- 2013(23447)
- 2012(21752)
- 2011(19593)
- 2010(19624)
- 2009(17814)
- 2008(17527)
- 2007(15693)
- 2006(13424)
- 2005(11893)
- 学科
- 济(79040)
- 经济(78960)
- 管理(57249)
- 业(54958)
- 企(44460)
- 企业(44460)
- 方法(40075)
- 数学(36156)
- 数学方法(35638)
- 中国(24860)
- 农(22954)
- 财(22835)
- 教育(20852)
- 学(16655)
- 贸(16018)
- 贸易(16015)
- 业经(15819)
- 易(15612)
- 理论(15363)
- 地方(15178)
- 农业(14847)
- 制(14104)
- 务(14063)
- 财务(14011)
- 财务管理(13979)
- 企业财务(13240)
- 技术(12898)
- 策(12417)
- 银(11776)
- 银行(11753)
- 机构
- 大学(293880)
- 学院(291810)
- 济(116102)
- 经济(113537)
- 管理(111786)
- 理学(96836)
- 研究(96374)
- 理学院(95775)
- 管理学(93985)
- 管理学院(93407)
- 中国(67789)
- 京(61488)
- 科学(57146)
- 财(54014)
- 所(47120)
- 范(45706)
- 师范(45364)
- 中心(45363)
- 农(44947)
- 江(44697)
- 财经(42951)
- 研究所(42880)
- 业大(41411)
- 经(38992)
- 北京(38781)
- 教育(36859)
- 师范大学(36643)
- 农业(35429)
- 经济学(35355)
- 州(34947)
- 基金
- 项目(193809)
- 科学(154398)
- 研究(147778)
- 基金(138552)
- 家(118846)
- 国家(117762)
- 科学基金(101701)
- 社会(91226)
- 社会科(86351)
- 社会科学(86328)
- 省(77287)
- 教育(75513)
- 基金项目(72640)
- 划(66458)
- 自然(65259)
- 自然科(63742)
- 自然科学(63723)
- 编号(62996)
- 自然科学基金(62577)
- 资助(57357)
- 成果(52756)
- 课题(45320)
- 部(45056)
- 重点(44517)
- 发(42499)
- 创(40651)
- 教育部(39390)
- 项目编号(38041)
- 创新(37758)
- 大学(37606)
共检索到42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大鸣
教育"平等"与"卓越"之辩证关系的认识,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宏观决策和教育战略,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对用多长时间或在何种程度上实现这一愿景的基本估计。本文基于对美、英教育政策思想和政策实践的回顾,从平等概念的发展及平等实现的困难、"平等"与"卓越"的不可割裂性以及要实现有个性的"平等"和有选择的"卓越"等角度,讨论、分析了教育"平等"与"卓越"的关系,并提炼出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三条启示。
关键词:
平等 卓越 义务教育均衡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韩国自20世纪40年代实施义务教育制度以来,一直将"平等"作为义务教育的实施理念。而进入21世纪,韩国两度颁布《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宣布要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其义务教育理念也随之改变。本文对韩国义务教育理念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韩国 义务教育 平等 卓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清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主旋律,其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人的幸福、尊严和美好人生成为社会的心声。我们的教育正是遵循着这个根本原则,为每一个学生创造美好人生,为每一个学生家庭创造幸福,为我们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科 刘辕
近年来,德国针对世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并重视精英教育的新形势,提出并实施了"卓越计划",力图通过加大对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集聚促进国内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优质资源,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向追求卓越发展的理念过渡,最终实现德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复兴目标。虽然"卓越计划"在各方博奕及均衡发展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存在着经费不足等困扰,但其推动德国高校之间加大竞争力度的战略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德国 卓越计划 精英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2002年,美国公立大学联合会设立"卓越教师教育奖",到2014年,共有25所致力于从职前培养阶段为中小学培养卓越教师的公立大学获得该奖。该奖及其获奖院校呈现出从竞争走出的卓越、基于实践需求的培养取向、依托协同合作的培养过程、重视对成效的量化追踪评估等特点。2014年刚刚起步的我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该从卓越教师培养年度质量报告、协同培养、培养全程的高标准严要求、挖掘与发挥中小学的作用与影响等多方面展开努力,以确保"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真正卓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威廉G.蒂尔尼 戈鑫
认为研究生教育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教师的质量、学生的质量及教育培训的方式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重要要素;分析了一门高质量的研究生课程所面临的挑战;对实现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 课程评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英才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发展英才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英才教育与教育公平政策并不冲突,反而是实现人的充分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才教育有一定发展,但与许多国家相比依然比较落后,要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走出有关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完善英才教育政策与立法,制定多样性的英才儿童选拔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于英才儿童进行系统甄选,建立健全英才教育体系和英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提高英才教育研究的质量,为英才教育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英 文丽娟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卓越教师和教师领导者为目标,构建起了以基于满足多样化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实践反思和角色建构的教育实习课程为主体的优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彰显出学会学习、基于研究、反思探究、多元文化、理念引领等特征,凸显出对高质量教学的追求,体现了学习中心取向、专业发展取向、多元文化取向三个鲜明的课程建设取向。
关键词:
密歇根州立大学 卓越教师 教师教育课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红燕 王寿欣
卓越集团成立于1996年,业务涉及地产开发、资产运营和金融投资三大产业,包括城市更新、综合开发、资产管理、商业管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股权投资等七大业务板块。2015年,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行业环境,也为了配合集团规模扩大及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卓越集团决定建设基于商业智能的经营计划分析平台,通过搭建经营计划编制平台和经营分析平台强化战略管控,确保管理层能快速及时地获取决策支持数据。一、卓越集团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难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卓越计划"专门要求是针对我国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和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专门提出的要求,归纳起来共10条、涵盖6个方面:学校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教育面向世界,学校支持保障。"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针对专门要求的评价检查,它既要准确把握专门要求的本质内涵、客观公正地进行,又要能够鼓励不同试点专业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本文从试点专业和评估专家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每条专门要求,使得双方对专门要求均有系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在继续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更好地贯彻落实专门要求,高效地开展和接受对专门要求的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辉
教材建设作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卓越计划"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以及重点任务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载体,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工程技术专门人才的基本保证,对于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世飞 辛越优
就职前后,特朗普提出的教育政策主张既反映其"保守"的政治性,又反映其作为商人的"市场观"。其教育政策主张包括:支持学前教育向"平民化"转变,基础教育的"地方化"改革,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发展,改善教育治理的"集权化"现状。这些教育政策主张一方面透视了美国未来教育改革的行动理念,如简政放权、直面挑战和追求卓越等;另一方面它又充满争议,最终能否落地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越 李曼丽 乔伟峰 李雪 赵薇 张晓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在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建立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四是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人才培养标准。该计划面向工业化,合理调整政策与资源,协同创新,为"卓越计划"的后续实施和最终目标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卓越计划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