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8)
- 2023(3520)
- 2022(2836)
- 2021(2833)
- 2020(2208)
- 2019(5252)
- 2018(5321)
- 2017(8057)
- 2016(5734)
- 2015(6626)
- 2014(6673)
- 2013(5836)
- 2012(5553)
- 2011(5284)
- 2010(5442)
- 2009(4663)
- 2008(4474)
- 2007(4222)
- 2006(3952)
- 2005(3722)
- 学科
- 教育(18610)
- 济(11099)
- 经济(11080)
- 中国(10506)
- 管理(8095)
- 学(7228)
- 理论(6521)
- 业(6278)
- 教学(5654)
- 企(4846)
- 企业(4846)
- 方法(4638)
- 发(4059)
- 数学(3929)
- 数学方法(3811)
- 发展(3796)
- 展(3674)
- 农(3393)
- 研究(3349)
- 革(3334)
- 思想(3276)
- 改革(3187)
- 财(3164)
- 高等(3086)
- 政治(3085)
- 技术(3075)
- 思想政治(2911)
- 政治教育(2911)
- 治教(2911)
- 德育(2889)
- 机构
- 大学(75637)
- 学院(69271)
- 研究(33164)
- 教育(27223)
- 科学(21442)
- 范(20394)
- 师范(20191)
- 京(19212)
- 济(18048)
- 所(18021)
- 中国(17366)
- 经济(17327)
- 师范大学(16913)
- 研究所(16608)
- 管理(16186)
- 农(14791)
- 理学(13507)
- 技术(13316)
- 北京(13237)
- 理学院(13175)
- 江(12983)
- 中心(12919)
- 管理学(12609)
- 管理学院(12471)
- 院(12201)
- 农业(12004)
- 业大(11442)
- 职业(11222)
- 教育学(10138)
- 研究院(9968)
- 基金
- 项目(44046)
- 研究(35741)
- 科学(34954)
- 基金(27779)
- 家(25781)
- 教育(25533)
- 国家(25416)
- 科学基金(19372)
- 划(19076)
- 省(18621)
- 社会(18487)
- 社会科(17062)
- 社会科学(17056)
- 成果(16470)
- 编号(16424)
- 课题(15948)
- 基金项目(13241)
- 年(13197)
- 自然(12835)
- 自然科(12516)
- 自然科学(12507)
- 重点(12342)
- 自然科学基金(12288)
- 资助(11977)
- 部(11409)
- 规划(11017)
- 发(10981)
- 教育部(9871)
- 性(9859)
- 项目编号(9609)
共检索到12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静芳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道家思想对后世者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如何为官有着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文章取道家思想之精华,挖掘它的积极意义,阐释了它的重要作用,希望它对当今为官者有所启发、思考。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为人为官者 老子 庄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东
把为人民服务写进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落实。教育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实践为人民服务,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强化服务观念,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教育方针 高等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宝根 郦昕阳
高职教育从育人的功能来讲,一是成人,二是成才,二者应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是为人生奠基的二个方面。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教育方面做得较好,为成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或多或少有些疏忽了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从为人生奠基内容完整性的要求出发,教育还应该完善这些内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洪堡等研究高等教育功能虽各有侧重,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在人、自然环境与科学技术越来越高度融合的时代趋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应当重构德育与素质教育体系,强调培养批判性与研究性学习习惯,重塑体育精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为人生奠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巍
《论语》是我国传承至今的千年经典,在数千年的诵读与传承中,《论语》及其承载的智慧精神都逐渐化作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渊薮。从内容上看,《论语》广泛记录儒家先贤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哲学、政治、教育、生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何为人、如何为学、如何为政。由陆卫明和李红合著的《〈论语〉智慧与现代文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传统《论语》文本的基础上,角度新颖地探讨了《论语》智慧与现代文明之间
关键词:
《论语》 现代文明 价值阐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明
试析孔子“学为人”的教育思想张慧明重视“做人”的教育,是古代社会各国教育的共同特征,在我国尤其突出。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构造了一套完整的“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大变革的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年代,诞生于这个年代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满忠坤
学科归属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关乎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规约着学科构建的有效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类型的根本依据,确证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厘清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前提和依据。教育学不仅不应归为社会科学,而且归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提法也不妥当。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是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它规约了教育学是基于理解和认同的人文科学属性。确证教育学的人文科学归属,旨在强调教育研究的价值涉入和"主体赋予性",有助于警醒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认识,而且从各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教育理论)。加强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对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以人为本唤起我们对教育学改造必要性的思考。人在哪里?谁的教育学?工具理性为何畅行?超越的声音怎样在低旋?人文课程的地位焉在?人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导我们思考改造。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学改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双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活世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尹璐 于伟
儿童礼仪教育是伊拉斯谟教育哲学的核心理念。在教育对象和内容上,伊拉斯谟由上层社会儿童进而面向所有儿童,就儿童身体表现、服饰、餐桌等方面的礼仪进行了系统规范,展现出儿童性、生活性、社交性等特点。在教育逻辑上,伊拉斯谟的儿童礼仪教育是基于独特的哲学逻辑基础之上的,即独特的"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人性认知因果逻辑,身心一致论的行为逻辑和重建社会秩序的现实逻辑。伊拉斯谟的儿童礼仪教育倡导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赋予了儿童的身体和灵魂以新的时代价值内涵,促进了欧洲人礼仪行为举止的文明化和标准化,夯实了西方文明社会的根基。
关键词:
伊拉斯谟 礼仪教育 儿童 人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李丽红 曾崯
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机制。情感教育促使人文知识内化的过程应从情感体验、情感渗透、情感转移三个层面考察。情感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可从启动、认知、协调三个方向拓展
关键词:
人文知识 人文素质 情感教育 内化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仁伟
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应把职业生涯辅导作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各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与专业课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联系,结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