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9)
- 2023(13866)
- 2022(11116)
- 2021(10485)
- 2020(8060)
- 2019(18079)
- 2018(17736)
- 2017(31772)
- 2016(18114)
- 2015(19651)
- 2014(19480)
- 2013(18029)
- 2012(16153)
- 2011(14514)
- 2010(15067)
- 2009(13923)
- 2008(13853)
- 2007(12432)
- 2006(11129)
- 2005(10363)
- 学科
- 企(72758)
- 企业(72758)
- 济(70056)
- 经济(69966)
- 业(69948)
- 管理(66608)
- 方法(27148)
- 业经(25281)
- 财(25105)
- 中国(21813)
- 教育(21563)
- 理论(20421)
- 务(19320)
- 财务(19307)
- 财务管理(19295)
- 数学(18506)
- 企业财务(18333)
- 数学方法(18262)
- 技术(16438)
- 农(15854)
- 和(15579)
- 地方(15439)
- 学(15280)
- 划(14969)
- 制(14352)
- 环境(14039)
- 策(12506)
- 企业经济(12477)
- 体(11776)
- 经营(10987)
- 机构
- 学院(247045)
- 大学(243500)
- 济(93333)
- 管理(92670)
- 经济(91203)
- 研究(79791)
- 理学(79390)
- 理学院(78417)
- 管理学(77190)
- 管理学院(76673)
- 中国(56530)
- 京(52162)
- 科学(46907)
- 财(45748)
- 范(41380)
- 师范(41096)
- 江(39895)
- 所(38108)
- 财经(36151)
- 中心(35237)
- 研究所(34476)
- 教育(34209)
- 北京(33397)
- 师范大学(33260)
- 经(32573)
- 州(31684)
- 院(29958)
- 技术(29801)
- 业大(29295)
- 经济学(28567)
- 基金
- 项目(159645)
- 科学(129694)
- 研究(127495)
- 基金(112771)
- 家(95956)
- 国家(94925)
- 科学基金(83473)
- 社会(80631)
- 社会科(76229)
- 社会科学(76212)
- 省(65752)
- 教育(65437)
- 基金项目(58442)
- 划(55422)
- 编号(54373)
- 自然(50531)
- 自然科(49263)
- 自然科学(49252)
- 自然科学基金(48399)
- 成果(45128)
- 资助(43621)
- 课题(40476)
- 重点(37959)
- 发(36576)
- 创(35891)
- 部(35721)
- 年(33999)
- 项目编号(33708)
- 规划(33124)
- 创新(33033)
- 期刊
- 济(110919)
- 经济(110919)
- 研究(79652)
- 教育(59458)
- 中国(54350)
- 管理(39614)
- 财(39422)
- 科学(30806)
- 学报(29904)
- 技术(27602)
- 大学(24465)
- 农(24340)
- 学学(21655)
- 业经(19920)
- 财经(18377)
- 融(17772)
- 金融(17772)
- 职业(17123)
- 经济研究(17071)
- 农业(16744)
- 经(16081)
- 问题(12987)
- 技术经济(12354)
- 财会(12156)
- 商业(11601)
- 发(11588)
- 现代(11584)
- 坛(11470)
- 论坛(11470)
- 技术教育(11190)
共检索到37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蕊竹 李晨
校企双元育人既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本质,又是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职业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逻辑主线。借鉴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视角、理论与方法,构建校企双元育人生态系统模型,深入剖析校企双元育人的逻辑结构、层次功能及育人机制,并基于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内在属性提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以构建校内治理共同体为实践起点,向内构建需求导向的育人共同体,向外辐射多方融合的校外发展共同体,最终形成多主体互利共生的有机整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玉曼
当前,我国校企人员"双向流动"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流动机制的缺失导致人员流动意愿低迷、企事业人事制度的分离导致低水平流动、先前工作成果的割裂导致流动人员生涯发展的"断层"等。实现校企人员高水平"双向流动"需要教育系统内外部力量通力合作,不断推动顶层制度设计,构建"双向流动"常态运行机制,以用人机制为抓手推动校企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流动人员工作成果互认,逐步破除校企人员低水平流动的障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晔
人工智能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先破后立",按照"理论分析—目标确立—实践路径"的逻辑框架,借助"生态系统即结构"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然样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明确提出培养"完整职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构建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并立足我国传统实践哲学的框架,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翠凤 张雅静
校企双元育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需要政行校企等多元主体为其提供内外部保障。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多主体间的协同共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与高职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的保障机制构建有高度切合性。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解决双元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权责界限不清、信息资源不对称、共同利益诉求难以实现等现实困境提供理论基础,为有效政府、有能行业、有为院校、有责企业的构建和校企双元育人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野 焦江丽 张莉娟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推进高职教育治理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要转变教育治理理念,明晰治理主体多元、治理机制规范、治理结构开放的生态式内涵特征,推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微观生态系统改革,以规范运行为中心的院校治理中观生态系统改革,以协同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共治宏观生态系统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治理共同体、依法治校的校园治理共同体和价值共创的协同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教育生态 高职教育 治理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慧刚 项建国
校企协同背景下与企业开展合作是专业型学生社团育人实践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合作过程充分体现了行动主体的独立自主、行动模式的合作互惠、行动规则的民主协商和行动目标的职业导向等基本特征。学生层面的满意度提升需求、社团层面的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和企业层面的创新合作需求为社企合作提供了演化动力。社企合作育人新模式的构建应着力从施行"双导师—多顾问"制、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共创品牌活动课程、共颁社团奖助学金、共孵创新创业项目等路径上下功夫,把专业型社团打造成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皿"。
关键词:
专业型社团 社企合作 内涵特征 动力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秀丽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经济制度、共同富裕、对外开放四个方面规定了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构成了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共享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经济全面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推进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琳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增长,职业教育改革广度及深度不断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实践教学既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对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从理论层面把握其内涵与建设路径。其中,内涵建设应把握其完整性与实践性;路径建设从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及制度建设入手,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协同实践教学 内涵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惠坚 刘洁 康思琦 郭立银 关冬梅 龙立功 朱立伟 张雅丽 吴云溪 王红梅 王少华 李桂霞 陈斗雪
成果项目基于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适应性理论,依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和原则要求而进行的"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成果项目从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载体、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路径设计,并选择软件技术等11个专业开展改革实践;项目成果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职教集团"、"教学企业"、"互聘共培、双岗双薪"教学团队等核心理念与实践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忆雯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有利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校企师资双向流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得到政府支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和社会各子系统的参与,与协同理论契合。基于协同理论,可采取最优化结构、模型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协同化运行等措施,有效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不同类型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关键词:
协同理论 职业院校 双师结构 教学团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兴亚 周晶
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体系建设是当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培育和塑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是其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培育和塑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需构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文化理解机制,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宣传机制,构建国有企业校企合作文化引领机制,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技术文化传承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文化机制 治理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彦
科教融汇是科研与教育的融合,也是科学与教育、科技与教育、科研与教研、科技与教研等的相融互通。科教融汇是探索科学理念与职业教育育人理念、科研项目与职业教育实践实训、前沿科技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为缓解重点领域数字化与智能化人才紧缺问题,我国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以培养主要面向研发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育人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基于科教融汇视域探索现场工程师的理论内涵及培养路径提出:注重理论教学科学性,开发科教融汇专业课程体系,筑牢现场工程师精神内核;重视实践实训过程科研性,充分发挥研发创新平台作用,夯实现场工程师科研水平;崇尚职业发展可持续性,将科教融汇与技能大赛、数字化资源建设相结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扬 牛彦飞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强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为核心,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内外相关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和范本,后续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坚持以能力与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与高端性;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责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坚持以服务终身教育为类型特征,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终身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进 刘立新 李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文阐述了治理、治理结构的内涵,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的应然性,探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建峰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大数据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培养理念入手,剖析了智慧教育对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对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与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智慧教育带来教育资源融合与管理的"俯视";智慧教育促进"自适应"教育的大范围推行;智慧教育带来"产、学、研"的深化合作与发展。基于智慧教育理念,高校教育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第一,将智慧教育理念融于高校"产、学、研"融合之中;第二,建构智慧课程学习管理平台,促进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高;第三,以智慧方式促进学习者"自适应"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智慧教育 高校 教育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