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8)
- 2023(6555)
- 2022(4821)
- 2021(4518)
- 2020(3388)
- 2019(7466)
- 2018(7889)
- 2017(13054)
- 2016(8558)
- 2015(9697)
- 2014(10056)
- 2013(8723)
- 2012(7729)
- 2011(7237)
- 2010(7658)
- 2009(6882)
- 2008(6896)
- 2007(6568)
- 2006(6200)
- 2005(5983)
- 学科
- 济(26489)
- 经济(26464)
- 教育(19450)
- 管理(19039)
- 中国(16520)
- 业(15731)
- 企(11640)
- 企业(11640)
- 农(10685)
- 学(10189)
- 理论(9989)
- 发(9064)
- 业经(8644)
- 环境(8202)
- 发展(7862)
- 展(7739)
- 农业(7229)
- 地方(7079)
- 教学(7005)
- 方法(6261)
- 财(5622)
- 制(5463)
- 生态(5434)
- 和(5254)
- 划(4945)
- 技术(4828)
- 体(4673)
- 产业(4367)
- 策(4347)
- 研究(4346)
- 机构
- 大学(118701)
- 学院(114957)
- 研究(44760)
- 济(36915)
- 经济(35812)
- 管理(32850)
- 教育(29346)
- 范(28377)
- 师范(28262)
- 京(27727)
- 科学(27358)
- 理学(26990)
- 中国(26976)
- 理学院(26513)
- 管理学(25799)
- 管理学院(25559)
- 师范大学(23193)
- 所(22727)
- 研究所(20669)
- 江(20355)
- 北京(18619)
- 财(18511)
- 中心(18092)
- 农(16657)
- 州(16198)
- 技术(16190)
- 院(15947)
- 职业(15370)
- 业大(14447)
- 财经(14291)
- 基金
- 项目(69000)
- 研究(59460)
- 科学(55431)
- 基金(45180)
- 家(38557)
- 国家(38066)
- 社会(35430)
- 教育(34704)
- 社会科(33139)
- 社会科学(33128)
- 科学基金(31397)
- 省(29081)
- 编号(27106)
- 划(26158)
- 成果(25186)
- 基金项目(22835)
- 课题(22702)
- 年(19420)
- 重点(17740)
- 发(17309)
- 规划(17014)
- 自然(16926)
- 资助(16655)
- 自然科(16390)
- 自然科学(16387)
- 部(16086)
- 自然科学基金(16065)
- 性(15633)
- 项目编号(15449)
- 发展(14486)
共检索到190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泽斌
过度关注诸如获奖、等级、"帽子"等数字和符号的教育现代化实践方式,建构了教育的"数字现代化"和"景观现代化"状态。教育数字现代化的实质是一种浅层主义的教育发展、表层主义的教育实践、工具主义的教育评价和虚假主义的教育繁荣。我们需要一种超越数字和符号的、整体的、体验的、温暖的教育生态现代化。教育生态现代化是教育的传统气质在现代体制下的回归与超越,是教育向传统与现代的双向敞开,是积淀着传统气质、洋溢着现代精神、"最现代"和"最传统"的教育形态。推进教育生态现代化的转型发展,需要深化三个方面的反思性实践。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景观教育 教育转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少波
对于教育现代化而言,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因素和衡定教育现代化程度的因素。这两种因素既有联系,又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都是不可穷尽的。就笔者看来,前一类型的因素主要指的是教育外部的因素,也即社会的因素,如教育现代化的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背景、人口资源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整个过程,因而常常被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界定性因素。后一类型的因素主要是指教育内部的因素,如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经费的补给、教育价值观念、课程结构、教育管理水平、办学条件等等,它们从总体上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程度。这两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速度与深度。弄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王东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 ,而公民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化教育包括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等。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实施“重点投入 ,优先发展”、“确保基础 ,高层统筹”、“集中几点 ,放开一片”、“经济制导 ,法规制约”四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国家 教育 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娟
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强国梦的根本基础,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将生态文明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陈宝生部长提出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环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化,其中,创新发展是引领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当前要重点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制度与科技创新。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教育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相关研究很多,但对教育现代化的概念却众论纷呈,莫衷一是。本文仅以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发生为基点,通过探讨其本质特性及内在涵义,对它的概念及演变作一粗略的阐述,希望能对研究有所启迪。①一、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性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金国峰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厘清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分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教育现代化 方向目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本文认为工业化与教育现代化并无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并不是工业化,而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而推动国民教育制度产生的动力来自于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工业化 国民教育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迈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正沿着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磅礴之势,壮丽雄姿,创造着辉煌业绩。我国的城市现代化,不仅仅依靠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同时体现了城市的生态化、特色化、人性化建设。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生态化 特色化 人性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小平 张展
国家理性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维。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在体制机制和国家理性上与之相适应。就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国家治理需要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治理对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善治目标,即推动国家理性的生态化转向,将生态理性上升为国家理性。现代生态伦理孕育了生态正义、自然价值、动物权利等核心理念,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理性的出场。为此,现代生态伦理需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休止的范式之争,以“和”的尺度圆融争议,形成一种和合的生态伦理。明确国家理性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即引导治理主体依据和合的生态伦理,遵循平等原理进行天人交往、物我交往,对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小平 张展
国家理性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维。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在体制机制和国家理性上与之相适应。就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国家治理需要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治理对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善治目标,即推动国家理性的生态化转向,将生态理性上升为国家理性。现代生态伦理孕育了生态正义、自然价值、动物权利等核心理念,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理性的出场。为此,现代生态伦理需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休止的范式之争,以“和”的尺度圆融争议,形成一种和合的生态伦理。明确国家理性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即引导治理主体依据和合的生态伦理,遵循平等原理进行天人交往、物我交往,对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鸿
教育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周鸿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改革的过程。在过去,人们往往片面地注重传统与现代相对抗的方面,在教育改革中多是以现代否定传统而放弃反映民族特色的传统,忽视了传统与现代之间互补互动而必须整合这个重要方面。在当今世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有治理现代化相匹配,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瓶颈问题出发,形成解决问题的价值导向、体制活力、制度保障以及运行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可以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解析。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治理现代化 基本内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国祥
邓小平现代远程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包括:(1)提倡多渠道办学、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导向和重视远程学习的新教育理念;(2)穷国办大教育的思想观念;(3)三个面向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远程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晗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物证与重要的革命文物,在时间、内涵与价值上均自有其特性。但因工业遗产管理多遵循"年代优先"原则,这导致大量红色工业遗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加上文旅产业介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时,也多考量工业遗产的年代价值、区位价值或审美价值,而对其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关注、开发不够,导致目前国内红色工业遗产总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近年来在"四史"教育工作之下又渐受重视。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建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路径机制上,应重点理顺空间争夺与收益分配两大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先登
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同步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积聚强固环境生态力的新时代。新时代建制市在行政管辖空间几乎覆盖国土空间全域发展的态势下,更要深刻认识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进程中,遵循一般性规律,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广义性鲜明特征;遵循特殊性规律,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特指性鲜明特征。要按照“地球生命共同体”科学论断指引的发展方向,建制市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积聚强固环境生态力的大逻辑,把生态“绿色烙印”镌刻进城市全域可持续发展基因;通过一以贯之的政策措施,以“六个相适应”,加快释放环境生态力越来越大的内生新动能,在城市全域城乡经济一体化中同步实现“环境生态”一体化,不断提高积聚强固环境生态力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