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3)
2023(4560)
2022(3670)
2021(3708)
2020(2837)
2019(6783)
2018(7045)
2017(11213)
2016(7431)
2015(8578)
2014(8988)
2013(7952)
2012(7564)
2011(7195)
2010(7709)
2009(6989)
2008(7136)
2007(6890)
2006(6315)
2005(5867)
作者
(19679)
(16373)
(16105)
(15583)
(10457)
(7877)
(7513)
(6513)
(6325)
(6092)
(5643)
(5470)
(5252)
(5238)
(5209)
(5209)
(4889)
(4882)
(4813)
(4731)
(4480)
(4032)
(3979)
(3900)
(3813)
(3783)
(3687)
(3580)
(3306)
(3251)
学科
(22391)
经济(22362)
教育(19998)
管理(16387)
(13102)
中国(12635)
(12485)
企业(12485)
理论(12121)
方法(10213)
(10172)
教学(7337)
数学(6956)
数学方法(6668)
(5940)
业经(5307)
(5108)
(4906)
(4665)
(4518)
研究(4352)
发展(4348)
技术(4315)
思想(4304)
(4252)
(4224)
政治(3923)
(3743)
金融(3741)
(3741)
机构
大学(111709)
学院(105161)
研究(37985)
(31992)
管理(31563)
经济(30904)
教育(29095)
(26201)
理学(26200)
师范(26121)
(26099)
理学院(25755)
管理学(24973)
管理学院(24735)
中国(22595)
科学(22469)
师范大学(21461)
(19045)
(18178)
(17920)
北京(17662)
研究所(17185)
技术(15669)
中心(15420)
职业(14906)
(14555)
财经(14082)
(13330)
(12500)
业大(11416)
基金
项目(59137)
研究(52109)
科学(47660)
基金(38437)
教育(33303)
(31928)
国家(31474)
社会(29480)
社会科(27518)
社会科学(27507)
科学基金(26312)
编号(24902)
成果(24826)
(24329)
(22788)
课题(20899)
基金项目(18300)
(18066)
资助(16168)
项目编号(15444)
规划(15225)
重点(15059)
(14810)
自然(14491)
(14285)
自然科(14151)
自然科学(14148)
自然科学基金(13864)
教育部(13577)
研究成果(13313)
期刊
教育(50856)
研究(44505)
(38994)
经济(38994)
中国(30621)
(15406)
学报(15219)
技术(13786)
大学(12759)
科学(12596)
职业(12529)
管理(11783)
学学(10052)
(9497)
财经(8442)
技术教育(8059)
职业技术(8059)
职业技术教育(8059)
图书(7612)
(7392)
(6891)
论坛(6891)
农业(6289)
高等(5986)
(5976)
(5922)
金融(5922)
统计(5646)
成人(5641)
成人教育(5641)
共检索到17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泽元  
教育研究创新须进行教育理论的本土建构。"本土"是指出于当时、当地情境下的世界视角和传统视角的交融,这一概念最终将"本土构建"与"本土化"区分开来。在方法论的理路上,需要依据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目的和教育本土实践的本性来进行本土构建,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教育理论本土构建的"一二三":一个自我反省的监督,两个重要解释与理解的背景框架,三个理论构建的核心路径。诠释学视野下的研究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建构主义的要求,在上述理路观照下,三种诠释学传统下的具体方法论路径被选择出来: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和扎根理论,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秦玉友  
由于教育理论中普遍主义倾向和对教育实践落后的自认,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理论本土化不良,呈现出表面化的特点。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教育理论本土化可以从观点层面、文化层面和方法层面推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叶六奇  石晶  
认为知识地图作为一种知识管理工具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即如何构建出面向用户需求的知识地图,以方便用户对知识的检索、获取。深入分析各类知识地图的基础上,提炼出构建知识地图的基本方法论,即要素识别、关联分析和结构化展示,其支撑着知识的分类、链接和多结构化显示的要求,贯穿于知识地图构建、评价和优化的动态化全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托尼·史密斯  王晓冬   魏旭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已成为替代库恩范式和弗里德曼实证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范式。新古典经济学者将其分析范式理解为一个拉卡托斯式的研究纲领,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科学研究纲领方面却鲜有涉及。事实上,《资本论》关于经济范畴逻辑发展的系统辩证法更适合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角度予以理解。《资本论》的社会形式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硬核。马克思主义研究纲领的理论硬核、启发法以及保护带,无论在新事实的预测,还是对资本主义现实及其发展动态的解释方面,都优于新古典经济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比较教育学所采用的两种有影响的研究方法(即地区差异分析法和民族志法)和世界秩序模式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勇  底会娟  
近年来,国内教育学界有关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即从原先注重思辨哲学、形而上学思索、哲学运思探究的研究范式转向注重经验、基于证据、推崇量化的实证主义范式。这一呼声有其必然性和重要价值,但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只是诸多研究取向中的一种范式,不应作为主导教育研究的唯一范式。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立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应该坚持"协同"的辩证方法论。与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所可能造成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教育活动"不同,以"协同"辩证方法论为基本立场的教育研究是敞开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法学学科的理论定位、理论性质、理论内容及理论形式等问题,是建构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前提性问题。从定位看,教育法学学科既可建构学科群的理论体系,也可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从性质看,教育法学既是法学也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教育管理学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研究领域;从内容看,教育法现象及教育法学学科现象与教育法学学科理论之间存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从形式看,既可以著作形式也可以教材形式展现教育法学的学科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燕楠  
任何新形式教育理论的诞生,都包含着其背后方法论的创新与突破。新时期教育学科的转型和发展亟待来自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和规范,借鉴、吸收相关领域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成果,以思维转换和方法创新带动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探应从概念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三条路径展开。在理论维度,须重构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系统性地认识方法论各层次的结构、功能与相互关系;在历史维度,需要进一步对西方教育学发展中的方法论背景进行历史考察,注重教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我国教育学产生的方法论影响;在实践维度,须以中国教育实践为背景,特别是从本土原创教育理论和其背后的方法论背景入手开展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交互性研究,将方法论变革作为新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突破口,确立我国未来教育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本文概述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主要内容。从CAS的7个基本点: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积木,论证高职教育系统是一个CAS。高职教育的评价要考虑高职教育作为CAS的属性特征。与传统的高职教育评价比较,基于CAS理论的高职教育评价的方法论原则包括:扬弃还原论的桎梏,导向涌现为特征的演化观;消弭线性归因,把握层次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认知多样性,关注"适应性的创新";把握随机性与确定性的统一,尝试模糊的教育评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桂起权  
笔者从科学哲学观点看待经济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评价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可以通用的概念框架。文中具体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学纲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纲领,分析了这两个典型纲领极为不同的硬核及其对建构经济理论的启发与调节作用,认为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经济规律性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红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德聪  
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一种知识体系,一种复杂的探索领域,一种涉及广泛的社会职能,一种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管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有宏观、中观、微观的,有高级、中级、初级的,有战略、战术、战役的;按门类来说,有诸如经济、军事、科技、行政、教育、人事、信息的,按管理方法手段来说,有会计、统计、计划、财务、计算机应用以及作为总体的、综合的、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科学等等。这就构成了一个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涛  
To begin wirh.rhe paper reassure that the traditional indexes such as Paasche's index and Fisher‘s ideal index all have their own merits and limits,and then rhc econcomic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kinds of indexes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system ana}y515,the paper designs a index methodology system. The paper also combines the economic meaning of index with index system,thus builds a theoretical back- ground for China's factor analysis syste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