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4)
- 2023(11902)
- 2022(10199)
- 2021(9966)
- 2020(7987)
- 2019(19048)
- 2018(19380)
- 2017(35533)
- 2016(20283)
- 2015(22967)
- 2014(23316)
- 2013(22185)
- 2012(20346)
- 2011(18373)
- 2010(18543)
- 2009(16359)
- 2008(15968)
- 2007(13798)
- 2006(12153)
- 2005(10644)
- 学科
- 济(72117)
- 经济(72027)
- 管理(54403)
- 业(49356)
- 企(42883)
- 企业(42883)
- 方法(35254)
- 数学(29397)
- 数学方法(29021)
- 中国(23458)
- 教育(23320)
- 学(19835)
- 理论(19180)
- 农(18244)
- 财(17213)
- 业经(16591)
- 地方(14198)
- 技术(13691)
- 和(13091)
- 农业(12210)
- 贸(12062)
- 贸易(12055)
- 教学(11658)
- 易(11627)
- 制(11565)
- 环境(10928)
- 务(10729)
- 财务(10670)
- 财务管理(10654)
- 划(10476)
- 机构
- 大学(281865)
- 学院(275345)
- 管理(107742)
- 济(98100)
- 经济(95520)
- 理学(94024)
- 理学院(92876)
- 研究(91323)
- 管理学(91149)
- 管理学院(90638)
- 京(61617)
- 中国(61019)
- 科学(57291)
- 范(46820)
- 师范(46519)
- 所(44998)
- 财(44555)
- 研究所(41344)
- 江(40357)
- 中心(40093)
- 北京(39637)
- 业大(39254)
- 教育(38365)
- 农(38289)
- 师范大学(38260)
- 财经(36304)
- 州(33390)
- 院(33175)
- 技术(33061)
- 经(33005)
- 基金
- 项目(189502)
- 科学(149722)
- 研究(146301)
- 基金(133725)
- 家(114857)
- 国家(113735)
- 科学基金(97598)
- 社会(88123)
- 社会科(83070)
- 社会科学(83050)
- 省(74977)
- 教育(74258)
- 基金项目(71131)
- 划(64594)
- 编号(62783)
- 自然(62463)
- 自然科(60941)
- 自然科学(60927)
- 自然科学基金(59832)
- 资助(54379)
- 成果(53650)
- 课题(45476)
- 重点(43065)
- 部(43013)
- 发(40184)
- 创(39854)
- 项目编号(38978)
- 教育部(37698)
- 年(37380)
- 创新(36675)
共检索到399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兆璟
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发生的机理在于合理地认定双方主体的知识身份。要使教育理论知识活性化,在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确立知识分享的理念是必需的,这也是破解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知识理路。而对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主义”的消解是被一种叫做“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来完成的。在当前的情形下,对教育理论“普遍主义”的“合法化”消解就是教育理论流派的创生。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 知识向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时见 邵佰东
生态文明教育既体现教育涵化属性,又彰显公共管理属性,具有公共性、耦合性、全面性、长期性等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的场域下,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性工程,不仅要在理论内涵上体现中华民族生态复兴的教育愿景、人民中心生态民生的教育立场、民众生态心智形塑的教育目标、本土生态资源整合的教育特色,而且行动方略上要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任务,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性发展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夯实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责任自觉,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协同治理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志敏 纪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刘燕楠
教育研究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描述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教育现象即回答教育"是什么"、解释教育行为即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何以如此",改变教育实践则需要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是"属于理论理性,"应该"与"做"属于实践理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仅回答"是"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不能满足实践者对"应该"与"做"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从对"是"的认识延伸至对"应该"与"做"的全面把握,实现与教育实践和谐、理性地统一起来,构建出真、善、美的理想的教育客体,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学英 张东 刘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文章归纳了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三个层面的价值意蕴,即有效匹配新质生产力需求、助推建构可持续生计、实现弱势区域/群体发展的起点公平。诠释了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起点,在推高层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稳中层面促进传统产业/行业转型升级、赋能存量劳动力就业迭代,在提低层面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结合共同富裕的内涵阐释了教育强国赋能过程富裕、差别富裕、逐步富裕、全面富裕的内在机理,分析了教育强国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向度: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教育包容性发展切断贫困的不利循环,以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赋能区域均衡发展;增强教育民生属性赋能完整人培养以实现全面富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郝晓帆
长久以来,体育运动的功能意义处于被小视或忽视的状态,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亦如此。体育课程被一种零散化、非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带偏,体育运动应有的含义或功能未得到正视与发挥,学生也就难以塑造完整科学的体育运动素养。实际上,体育教育远不止教会学生如何运动那么简单,学校应当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塑造过硬的心理品质、如何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进行体育审美为基本目标,而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具体的运动技巧反而是体育教育中最初级、最容易的事。由程明吉、解煜编著的《大学体育教育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一书正是系统揭示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科学含义的系统性体育著作,全书在梳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本着让大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塑造强健身心素质的目的,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创新论述,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颇具参考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建华
会展教育可分为会展理论教育和会展实践教育两大领域。本文分析了会展理论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本文认为,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有着4种基本范式。本文还认为,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会展教育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应该确立起会展理论教育与会展实践教育新的关系范式。
关键词:
会展理论 会展实践 旅游教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李淼
按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本属于一个老话题,就其结论而言,应不啻于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不过,事实上,这可能依然是一个有待澄清、现实意义深远的问题,在旅游学术界尤其如此。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摆着,其逻辑和事实根据是:首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明确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辨证唯物论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李淼
按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本属于一个老话题,就其结论而言,应不啻于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不过,事实上,这可能依然是一个有待澄清、现实意义深远的问题,在旅游学术界尤其如此。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摆着,其逻辑和事实根据是:首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曾明确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辨证唯物论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星
以往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以静观的理论分析为思路,如逻辑分析、理论分层和哲学演绎。伴随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关于二者关系的新认识也得以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关系问题是二者关系的核心;二者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仅是哲学、逻辑学问题,更是教育学问题。从方法论层面来看,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创生的转换意味着前提预设、分析单位、思维方式和学科立场的转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胡佳新
在实践育人中,知识既是内容也是目的。实践育人是对知识的解读和建构,是对能力的塑造。基于知识视域下的教与学关系、知识创生模式与系统,总结出教学与学习活动中的价值性、情境性和过程性,概括出实践育人的智性、实用理性与主体悟性三个特征。从外到内的通感体验、从小到大的整体行动、从知到行的"意蕴"生成,是知识视域下实践育人的意义向度。融合知识与教育、实践与育人是教育改革之应然。
关键词:
知识论 实践育人 教育理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黛舒
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有本土的原因,也有解决脱离问题的本土条件。不能把产生本土问题的责任直接归因于某些国外现实的或历史的因素,也不能寄希望于别国供给彻底解决本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脱离”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纸上谈兵的解决也还是让有关“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理论继续脱离“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实际。“新基础教育”研究认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是简单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滋养”的新型关系,并通过自己“研究性的变革实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滋养。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本土问题 新基础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汪凌勇
论述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本质特征,揭示知识、信息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知识管理不仅要努力发展新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更应对人的因素予以特别关注,并结合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从“实践逻辑”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会发现教育理论与实践间的隔阂、脱离是双向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教育理论与实践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进行真诚的合作、对话,而非相互埋怨、疏离,并应展开基于问题情境的沟通、交流。
关键词:
实践逻辑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郝文武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错位和相互结合、适应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永恒追求。教育是在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引领下的指导学习或以言行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统一的活动。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和终极追求。教育理论既是对教育实践的系统认识,又是引领和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合理性认识。正确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逻辑特点、优化教育理论队伍结构、提高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他们对教育实践的全面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认识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科学关系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