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0)
2023(10605)
2022(8775)
2021(8576)
2020(6922)
2019(15968)
2018(16083)
2017(28828)
2016(16482)
2015(18527)
2014(18473)
2013(16860)
2012(14907)
2011(13564)
2010(13984)
2009(12554)
2008(12128)
2007(10866)
2006(9409)
2005(8468)
作者
(41119)
(33727)
(33417)
(32469)
(21430)
(16185)
(15559)
(13157)
(12994)
(12260)
(11520)
(11209)
(10770)
(10519)
(10487)
(10361)
(10221)
(10057)
(10022)
(9646)
(8537)
(8365)
(8099)
(8020)
(7791)
(7642)
(7601)
(7520)
(6803)
(6714)
学科
(51129)
经济(51076)
管理(40759)
(36102)
(30665)
企业(30665)
方法(23485)
教育(21633)
数学(20092)
中国(19912)
数学方法(19460)
理论(15722)
(15284)
(14854)
(13661)
教学(12222)
业经(12062)
农业(9672)
(9647)
(9531)
贸易(9524)
(9263)
技术(9203)
(8741)
财务(8688)
财务管理(8659)
(8431)
(8280)
地方(8177)
(8110)
机构
大学(211917)
学院(211399)
管理(74473)
(71882)
经济(69885)
研究(67136)
理学(63830)
理学院(63054)
管理学(61343)
管理学院(60932)
中国(45704)
(45514)
科学(40133)
(39889)
师范(39639)
教育(36778)
(35718)
(33758)
(32128)
师范大学(31908)
中心(30980)
北京(29419)
技术(28896)
研究所(28813)
财经(28090)
(27448)
业大(26543)
职业(26455)
(26169)
(25385)
基金
项目(134943)
研究(109548)
科学(107493)
基金(92182)
(78163)
国家(77363)
科学基金(66644)
社会(64976)
社会科(61231)
社会科学(61218)
教育(60531)
(55694)
编号(49615)
(48268)
基金项目(46556)
成果(43221)
自然(40976)
自然科(40047)
自然科学(40041)
自然科学基金(39271)
资助(38049)
课题(37496)
(32374)
重点(32029)
(30738)
项目编号(30404)
(29743)
规划(29129)
(28720)
(28165)
期刊
(80721)
经济(80721)
研究(70806)
教育(65128)
中国(50733)
(29334)
学报(27668)
管理(27606)
科学(25332)
技术(24976)
(24095)
大学(22604)
学学(19188)
职业(17768)
农业(16653)
(15269)
金融(15269)
业经(15165)
财经(13397)
经济研究(13210)
图书(12992)
(11630)
技术教育(11449)
职业技术(11449)
职业技术教育(11449)
(11096)
论坛(11096)
(10202)
统计(10087)
(9512)
共检索到321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博  
教育现象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对于教育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同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教师担负起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在教育现象学的视角下,教师的教育标准和教育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这些都是相伴而生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实现教育改革,完善教师的教育标准和教育模式,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现象学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星华  
教育现象学是一种通过"直观的方式"对事物本质进行认识的方法,其所坚持的"回归事实本身"原则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中。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当前我国校长培训中呈现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培训内容上趋于学科化、培训主体上趋于专家化、培训场所上趋于报告化、培训方式上趋于理论化,究其本质在于未回到校长培训本身。根据教育现象学观点,校长培训应从校长本身及其经验出发,还原校长工作本身。该理论的应用对解决校长培训现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光明  陈向明  
本文以加拿大学者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两种教育研究方法为例,比较了教育叙述探究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在理论来源、研究方式和文本呈现等方面的差异,以期凸显两种研究取向的区别特征,从而加深对二者的理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萍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实践主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技术理性的主宰下,教师教育违背了教育应有的人文特性。教育现象学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人文视角。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认为,富于教育机智是其视域下好教师的标准,引导教师保持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并引导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是培养好教师的优化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教育意向性是个体进入教育情境之中的态度,即个体以何种姿态进入教育情境及其所涉及的诸种事物。教育意向性的开启也就是个体之身体、生命的唤起,即唤起个体身心转向,进入与世界、与教育事物的意向性结构之中,唤起个体"欢乐地看-世界"、"欢乐地看-教学事物"。"兴"作为孔子所代表的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技艺,其要旨正在于以个体身心的唤起而唤起个体积极的教育意向性结构。"兴"的技艺意在唤起个体的教育意向性之时,给个体教育发生提供一个意义生发的境域,这对于应对当下学校教育乃至儿童发展中严重的厌学、内心虚无等问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裨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永光  
驻校合作被称为美国教师教育培养的第三条道路,在政府资金与管理组织的共同支持和维护下,担负起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历史使命。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地实践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师培养模式。本文通过文献参考法对美国驻校合作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历史背景、管理组织、师生甄选、培养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国内教师教育与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华勇  
通过聚焦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阐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内容和构成要素,厘清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状况及其不足之处,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提出建设性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及相关部门重点施行教师教育标准化的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的教师专业标准化和教师教育标准化进行一系列梳理,分析研究认为:艾柏克报告和冉穆瑟报告是教师专业标准化发展的两大奠基性报告,而教师教育标准化的发展有赖于教学质量国家工程和优质教师工程两大工程的建设实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文富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本文总结了上海电大在“主体性教育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以及“教育信息化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的过程。基于上海大都市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当班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电大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践先后经历了“四种媒体——七种手段”的初步探索阶段,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教育者导学为辅”的中期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交互手段助学为基础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慧珠  
本文探讨了16所大学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出台后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大学课程改革多样性背后的社会背景。研究发现,首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领域以及小学教育基础领域的课程设置的最为广泛。其次,多数大学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周数超过了标准提出的18周。这些结果都表明《标准》对现阶段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次,16所大学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技能偏向型,学科教学偏向型,教育理论偏向型等三个类型。不同的类型反应了该大学的历史渊源以及大学所在地的小学教育需求的实态。最后,多数学校代表的技能指向型大学尤其反映出其受《标准》影响的程度之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钟亚妮  
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对 2 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在一些欧美国家获得发展并保持生机。现象学教育学把教育理解为参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 ,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 ,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 ,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 ,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日益频繁使用的生活、情境、意义、理解、建构等等话语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到实事本身、交互主体性、生活世界等现象学概念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人的存在是身体和心智的统一。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启示我们教育应返璞归真,回归其原初状态的"逻各斯"。胡塞尔的经典现象学强调的是意识体验,梅洛-庞蒂则将意识体验替换为身体的知觉体验,把意识现象学转变为身体现象学。受现象学影响,具身心智理论强调身体对认知的塑造作用,认为身体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认识的客体,而是认识的主体,发挥着构建知识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身体感觉—运动模式。认知是身体活动的结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身体体验。具身的教育与教学强调身心统一观,主张从表征主义知识观到具身知识观的转变,把具身学习的原则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始终,促进教育观的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亢利平  
教师企业实践主体开放模式是不同于现行模式的新型实践模式,是指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实施主体的作用,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规划,企业自主设计和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包括设计方案、选取适宜的实践内容和方式、管理与考核等。这一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遴选管理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职责以及强化政策投入支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富  
教育现象学是我国需要发展和丰富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胡塞尔超验现象学精神,对教育现象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内容包括教育现象学的内涵、主要思想、研究步骤、研究意义和评价等。文章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提供启发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