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2)
2023(9536)
2022(7952)
2021(7641)
2020(6156)
2019(13715)
2018(13634)
2017(23428)
2016(14148)
2015(15872)
2014(15994)
2013(14327)
2012(12896)
2011(12028)
2010(12371)
2009(11121)
2008(10289)
2007(9338)
2006(8219)
2005(7479)
作者
(37663)
(31218)
(30873)
(29617)
(19485)
(15136)
(14352)
(12271)
(12234)
(11134)
(10670)
(10549)
(9916)
(9831)
(9779)
(9772)
(9744)
(9309)
(9271)
(8816)
(8289)
(7917)
(7508)
(7270)
(7261)
(7080)
(6979)
(6767)
(6525)
(6417)
学科
(43468)
经济(43424)
管理(29968)
(22856)
教育(21694)
(18384)
企业(18384)
中国(18331)
(16484)
方法(14371)
理论(13443)
地方(13222)
(12421)
数学(12093)
数学方法(11799)
教学(11147)
(9282)
业经(9085)
(8713)
农业(8006)
地方经济(7996)
(7947)
(7479)
环境(7443)
(7188)
技术(6998)
(6600)
金融(6592)
(6503)
银行(6476)
机构
大学(180758)
学院(180495)
研究(67553)
管理(57468)
(57057)
经济(55286)
理学(48559)
理学院(47780)
管理学(46505)
管理学院(46147)
科学(43881)
中国(42941)
(40697)
(37602)
师范(37284)
教育(35693)
(34867)
研究所(32015)
师范大学(30308)
(30150)
(29779)
中心(29271)
技术(28717)
(26654)
北京(26152)
业大(26112)
(25042)
职业(25006)
(23800)
农业(23486)
基金
项目(120184)
研究(95709)
科学(94137)
基金(78928)
(69177)
国家(68431)
科学基金(56639)
社会(55002)
教育(52702)
(51964)
社会科(51597)
社会科学(51586)
(45236)
编号(43459)
基金项目(40340)
成果(37720)
课题(34741)
自然(34597)
自然科(33727)
自然科学(33710)
自然科学基金(33001)
资助(31398)
重点(29481)
(29469)
(28277)
(26478)
规划(25738)
项目编号(25538)
(24865)
(23909)
期刊
(67198)
经济(67198)
教育(62628)
研究(60374)
中国(49074)
学报(29768)
(26954)
科学(25595)
大学(22406)
技术(22406)
(20518)
管理(19700)
学学(19237)
农业(18923)
职业(18318)
业经(12282)
技术教育(12167)
职业技术(12167)
职业技术教育(12167)
(10969)
金融(10969)
图书(10882)
(10864)
论坛(10864)
经济研究(10659)
(9904)
(9653)
财经(9623)
(8839)
(8470)
共检索到281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顶国   刘秋婷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选择课程形式、了解课程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面临着教育智慧运用与功利评价心态的冲突、课程构建多主体与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失衡、综合素养发展与僵化评价方法的对立等问题。运用教育现象学,从运用教育智慧、倡导多主体评价、重视课程体验与技能获得的动态过程、重视非预期效果、丰富评价方法等维度,重新构建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经验科学"课程之抽象、单薄、无身等属性直接消解了教育教学的"完整性",遂导致人与世界、知与行、一般与个别等范畴在各自维度上发生分离,该现象在职业教育领域尤显严峻。而现有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诸模式虽在解构学科课程方面卓有成效,但只是部分解决了"二元"分离之弊。基于"经验科学"批判,通过解析具身、个别、完整与具象等属征,提出"现象学"课程方向,并在此关照之下,重新诠释范例、行动、情境与叙事之课程意义,且就定位、开发、组织与实施等相关问题做出初步探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一个是课程内容的序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程内容序化的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在于如何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容易地接受这一序列。因此,课程序化的教育学思考强调的是有生命的“机体”(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应与“机体”在工作过程中的行动实现融合。课程不再片面强调建筑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实际上,“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姜大源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程内容序化的哲学思考在于:作为一种知识序列,课程内容序化的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在于如何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容易地接受这一序列。因此,课程序化的教育学思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课程不再片面强调建筑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实际上,“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继业  张栋科  
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能标准有效对接是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世界有效衔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关键环节。立足技术知识论视角,职业教育课程作为技术知识的组织形式,是技术知识流动重要载体,而职业技能标准是面向具体职业岗位的技术知识体系,因此,技术知识流动是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职业技能标准有效对接的底层逻辑。从技术知识体系的组成结构和技术知识流动的实现路径两个方面,分别建构了包含理论性课程、分解性课程、整合性课程和伦理性课程的多类型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包含岗位通识课程、职业特定课程、行业通用课程和核心素养课程的进阶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系统搭建了对接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架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萍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实践主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技术理性的主宰下,教师教育违背了教育应有的人文特性。教育现象学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人文视角。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认为,富于教育机智是其视域下好教师的标准,引导教师保持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并引导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是培养好教师的优化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凤兰  
从理论的角度看,国内职业教育课程系统、教学体系是一个薄弱环节。不仅制约了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而且制约了课程教育体制实践的提升。因此,实践导向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门类的开发探讨势在必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芳  
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述评,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从评价目标、真实任务、评价标准、评价量规、评价反馈5个维度构建了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上,该体系以“企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准;在真实任务上,该体系以“企业真实工作情境”为导向;在评价标准上,该体系以“重参与、有深度、讲态度”为原则;在评价量规上,该体系以“规则透明、等级分明、榜样鲜明”为标准;在评价反馈上,该体系以“勤于思辩、动态调整”为宗旨。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对该体系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证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宝利  
在不同层面,"表征主义"、"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的长期霸权,终使"人之退隐"、"物性遮蔽"与"个人知识排斥"等教育之弊持存,在职业教育领域如是。基于"现象学"理念,与"生活世界"相适切的"叙事"之课程价值得以被重估,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叙事"超越"命题"的内在涵蕴,以及"具身性"的"个人知识"体验犹使当下课程困境得以破解。与传统有别,基于"生活世界"的"文本"收聚、基于"同类主题"的"文本"择类、基于"模糊规则"的"文本"呈现等构成"叙事"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教学实施则在"文本在先"、"文本寓居"、"文本释义"、"文本重构"中展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宝利  刘延翠  
"现象学"语境下,"范例"教学转向"范例"课程,又基于"模糊规则"的"类比思维"机制,终使"范例"取代"命题"的优先位置。以此为前提,中经收聚、择类、组织等步骤开发出与职业教育课程"知识——能力"单一逻辑相迥异的"范例"课程,且范例在先、主体浸濡、初级模仿、默会本质、高级迁移等课程实施环节,使得"范例"课程的"现象学"意蕴得以完满呈现。在理论上,遂使当下职业教育领域"知识不完整""组织不完整"与"主体不完整"等课程之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破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需要借助社会学的视角和公共空间的概念来重新审视其课堂教学。公共空间是职业教育课堂的应然诉求,不仅是一个物化空间,也是一个系统,一种关系,更是一种场域。一个有效的职业教育课堂需要从物质、行为和精神层面系统构建公共空间,这对于职业教育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俊  
随着职业教育深化发展,课程改革呼声越来越高。课程改革要从多方面入手,只有遵循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三对接"路径,才能实现深化改革目标,而职业教育教师在"三对接"路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由徐国庆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10月出版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一书,系统阐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与相关理论基础,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晓琴  朱德全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提高课程水平的关键问题。针对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课程评价标准"普通化"、课程评价内容"陈固化"、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化"、课程评价结果"零散化"等问题,提出建构以走向可持续为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课程阶段性评价体系,从纵向视角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对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或有裨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徐湘  胡弼成  
“抽象的人”是概念中的人,而“具体的人”是生活中、活动中的人,传统教育学仅仅把人当作概念对象来把握,因而是抽象的;教育现象学把人理解为生活世界中的感性存在,因而是具体的。关注“具体的人”即关注具体人的生存、生活与生命;研究“具体的人”强调指向教育生活体验,解释教育生活“文本”,面对教育事实写作。构建以“具体的人”为基础的教育学意在追求教育实践智慧,重视教育生活体验,珍视师生生命创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庆斌  
能力本位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桥梁。以冰山层次模型为理论基础,以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为载体,整合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建立由对应的平台课程、方向课程、拓展课程和公共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职教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